楊承軍
8月6日,在日本舉辦的紀念遭到原子彈打擊70周年的大會上,安倍晉三在例行講話中,首次沒有提出多年一直奉行的“無核三原則”,即對核武器不擁有、不制造、不運進。此舉也引起了國際社會、亞太地區各國及日本國內的高度警覺和強烈反對。
日本已經走向軍國主義的不歸路
二戰之后,日本歷屆政府多不承認其侵略歷史,不汲取歷史教訓。近年來,日本已經拋棄了“專守防衛”的安保政策,違背了國際社會在二戰后對其制定的一系列條約和協議,已經再次走上了軍國主義的不歸路。
首先,日本已確立領土擴張和資源掠奪的國家戰略。日本國土面積現為世界第66位,如果按照日本意圖,把與周邊國家有爭議的領土據為己有,可使本國的國土面積上升到世界第6位,從而成為世界大國,能夠在亞太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也為進入聯合國安理會鋪平了道路,還徹底解決了本國多年存在的能源匱乏問題??梢哉f,在日本不管是哪個黨派執政,都不會輕易放棄領土要求。
其次,日本走向軍國主義有堅實的政治理念和社會基礎。走向軍國主義道路,日本當局蓄謀已久,他們認為這樣可以謀取到更多的利益和好處,修改和平憲法和解禁集體自衛權也為日本對中國開戰奠定了法理基礎。一是企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他們認為,解禁了集體自衛權,就能夠以新的角色參與國際事務,可以通過更強的軍力提高自身的國際地位,可以強行實現本國的領土擴張。二是企圖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和礦產資源。他們認為,解禁了集體自衛權,日本將會憑借日益增長的軍力,更加無所顧忌的掠奪或侵犯屬于其他國家的海上利益和礦產資源。三是企圖加入北約集團。他們認為,當前只要俯身歐美、投靠西方,就便于更快地加入“北約”來獲得更多保護,從而增加與中國對抗的籌碼。四是企圖更多地介入國際事務。他們認為通過向海外發起或參與由其西方大國主導的軍事行動,可以插手非洲和烏克蘭亂局;可以在釣魚島方向發起軍事行動;可以以多種方式阻止我和平統一臺灣的進程;也可以利用一些與我國有主權爭端的國家聯合對我制衡。五是國內存在不容忽視的右翼勢力。日本右翼勢力空前囂張,這些年來,凡是倡導和平發展、主張搞好睦鄰關系的日本內閣,都是短命的;而宣揚軍國主義色彩的政黨或領導人,則會得到國內右翼勢力和多數國民的支持。日本右翼勢力在國內有較大的能量、市場和影響力,為了擺脫短命內閣的厄運,安倍不顧國家前途及國民命運,以多種形式迎合右翼勢力。
第三,已基本形成擴張性的軍事戰略。當前,日本當局已經完全掙脫了《和平憲法》對其走向軍國主義道路的束縛和制約。一是已確立了進攻性的軍事戰略。2014年日本當局已經解禁了集體自衛權,并將軍事戰略由防衛型轉為進攻型。二是持續大幅增加軍費。日本已完全掙脫了軍力數量規模的限制,正在打造與之進攻型軍事戰略相適應的武裝力量,近三年來日軍費連續大幅增加,2015年達到5.12兆日元,比十年前增長了46.5%。三是已解除了對武器裝備的發展限制。日本當局正在論證和啟動研發核武器,研制遠程導彈、航母、遠程戰略轟炸機等進攻性武器的步伐明顯加速。
第四,不斷拓展軍力。日本和平憲法規定,日本自衛隊數量不超過10萬人。但今天已超過27萬。目前正在優化軍種構成,擴大進攻性力量比例,并準備將自衛隊更名為國防軍。按照預案,日軍可在短時間內擴建到100萬。近年來加速引進和研制新型宙斯盾驅逐艦、預警機、戰斗機、“全球鷹”無人機、陸基中程導彈等;積極提升偵察預警、聯合作戰指揮、戰略投送、反潛反艦、防空反導及島嶼奪控能力;近期還在離釣魚島最近的宮古島部署了88式和12式陸艦導彈。這些軍力的拓展,可以說主要是針對中國。
警惕日本發展核武器
二戰期間日本就曾經試圖研制核武器,曾與當時的納粹德國進行過技術合作,納粹向其提供過核原料,但后來被國際反法西斯力量截獲而被迫中止。二戰結束后,日本作為戰敗國,被迫簽署了《核不擴散條約》,還曾宣布奉行“無核三原則”(不擁有、不制造、不運進),但一些官員和右翼勢力企圖擁有核武器的努力始終沒有放棄過。
1957年9月,首相岸信介公開表示,“不排除日本將擁有核武器”。
1961年-1963年,日本《讀賣新聞》社長正力松太郎多次利用旗下報紙竭力鼓吹擁有核武器的好處。
1983年4月,首相中曾根康弘公開宣稱:“日本發展核武裝只是政治意志問題,技術上無任何障礙”。
1994年6月17日,首相羽田孜在國會公然對記者說:“日本有能力擁有核武器”。
2002年4月6日,日本自由黨黨魁小澤一郎公開宣稱:“日本就是要制造核武器來反制中國崛起”。
2002年5月中旬,時任日本官房副長官的安倍晉三說:“毫無疑問,日本將會擁有小型原子彈”。
2006年日本政府還就《國內生產核武器的可能性》問題編寫過內部論證報告。
2012年安倍政權上任以來,不斷以應對朝核威脅為借口,多次叫囂要發展核武器;10月在聯合國組織簽署《減少核武器決議案》時,日本公然拒絕簽署,為日后研制發展核武器埋下了伏筆、預留了發展空間。
2013年多期的《日本時報》和網站上聲稱,日本應該擁有核武器。
2014年5月1日,安倍在倫敦演講稱將重啟核電站,還將與英國合作研發原子能核技術。
同時,日本右翼勢力更是一再叫囂必須擁有核武器,民間要求擁核的呼聲也日漸高漲。日本《讀賣新聞》2006年對此曾進行過民意調查,當時80%的受訪者反對發展核武器,但到了2015年5月,日本民調顯示已有89.3%的受訪者支持政府發展核武器,這個變化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和警惕。
第一,日本完全具備發展核武器能力。日本具有強大的綜合國力。日本是世界和西太地區的經濟大國,多年來日本的GDP一直位于世界第二位,目前雖然降至第三位,但2014年的GDP總量已超過了5萬億美元,其綜合國力、人均收入及經濟能力仍居世界前列。endprint
日本具有國際先進的核技術。首先,日本具有世界一流的核能技術。他們在10年時間里,耗資60億美元建成了“文殊”中子增殖反應堆;已擁有世界一流的核聚變技術,使用著世界唯一的大型螺旋核聚變實驗裝置。其次,日本擁有超強的核爆計算機仿真技術。雖然沒有進行過核爆炸,但一直使用計算機進行模擬核試驗研究。俄羅斯核專家弗拉基米爾·比洛烏斯認為,“日本有能力在一年內制造出核武器。即便不進行核試驗,也能運用高速大規模電子計算機,在三維空間對核爆炸過程進行全方位模擬和仿真”。最后,日本擁有核彈頭制造能力。日本東麗公司生產的耐高溫、耐燒蝕、抗強震,密度僅為鎢合金十分之一的碳/碳復合材料,已被美國民兵一Ⅲ核戰略導彈彈頭采用。
日本擁有世界一流的火箭運載技術。日本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研制運載火箭,迄今已使用L、M、N、H、J等5個系列的11種火箭發射了50多顆各種衛星,其運載火箭技術(飛行和射程控制、發射、推進劑、動力裝置等)達到了世界前沿水平;已試驗成功一箭三星,掌握了分導式多彈頭技術。除此之外,日本還在高速邏輯器件、亞微米光刻、圖像識別等關鍵技術上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日本已生產并貯存著大量核材料。國際媒體披露,日本已貯存著可以生產3900個核彈頭的核原料,有能力在極短時間內成為世界第三核大國。共同社2月報道,日本已生產、囤積約1.2噸高濃縮鈾及44噸分離钚;六個核燃料處理廠家钚年產量能夠提取9噸武器級钚,足夠制造2000枚核武器,這一產能不比美國低。
第二,日本擁有核武將嚴重威脅地區和平及我國家安全。日本一旦擁有了核武器,勢必會給西太平洋地區、特別是我國安全帶來重大威脅。一是將進一步刺激亞太地區核軍備競賽。會刺激朝鮮加速發展核武器,韓國可能重啟發展核武之路,俄羅斯將會調整針對日本的核武部署,也將迫使我國應對來自日本的核威脅。二是將使中日關系更加惡化。日本的領土野心將更加膨脹,外交上會對中國更加強硬。三是將使日本右翼勢力氣焰更加囂張。將會更加刺激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和右翼勢力,必將更加肆無忌憚的否認侵略歷史,更加無視國際社會的抗議和譴責。四是增大了發生核意外突發事件的可能性。日本的核防護技術并不先進,極易突發核事故;對外有可能先發制人,對別國實施核打擊,從而引發戰爭;還有可能導致有的小國家對日實施先機核突襲;會刺激周邊國家調整核政策、核戰略。
縝密規劃對日斗爭的戰略策略
第一,戰略上更加強硬、策略上更加多樣??b密謀劃和確立對日斗爭的長期戰略和策略,盡量防止和避免臨時決策。改變以往的平時沒有準備,屆時手足無措的被動局面,少講毫無意義的外交辭令。理念上在涉及國家主權的重大問題上,絕不動搖和妥協。方法上最大限度地爭取和平解決。法理上通過多種媒體形式和宣傳手段,努力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舉措上在合適的時機,應充分顯示我們保衛國家利益的決心和能力。
第二,在法理上加大對二戰成果的宣傳力度。二戰結束后,國際法庭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戰爭罪行及28名甲級戰犯進行了審判,在《波茨坦公告》中對日本非法侵占的領土進行了重新劃定,這段歷史已過去70年而不為多人所知,也有人故意對此歪曲和淡化。我們應通過多種方式喚起人們對歷史的記憶,一是宣傳《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基本精神,讓更多人了解歷史事實真相。二是宣傳有爭議領土的歷史法律依據,把相關歷史說清楚、講明白。三是使用好紀念館和相關遺址等,讓國人世代銘記日本的侵略戰爭帶給我們的災難。四是聯合多國共同弘揚二戰成果,包括二戰的相關國家、地區和日本人民。
第三,在力量上構建對日斗爭統一戰線。緊密監視解禁集體自衛權后的日本一系列的軍國主義動向,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起廣泛的統一戰線。一是與亞太深受軍國主義侵害的國家結成統一戰線,建立相應的政府和民間組織,以跟蹤、揭露、控訴、制裁、回擊等多種方法形成協作抗日機制和聯盟。二是支持日本國內的反軍國主義力量,從法理、輿論和物質等方面支持或支援,多角度反應其國內相關的抗議信息,以牽制軍國主義的無度蔓延。三是正確引導國內反日情緒,支持國內反對日本軍國主義行動的各種合法游行示威行動。四是盡可能削弱美國的干預,安倍搞軍國主義,也并不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我們應加強與美溝通,使其不忘二戰成果,不因一己之私、一時之利而做出有害國際和平的決策。
第四,在理念上增強國民的憂患意識。通過多種形式,激發和強化國民的國家安全理念和憂患意識,深刻接受歷史教訓,在全國形成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的抗戰熱情。
第五,在軍事上充分做好打仗準備。我們應客觀、理智的處理中日關系,盡最大的可能爭取和平解決爭端,但同時也必須充分做好軍事斗爭準備。一是丟掉幻想,準備打仗。深刻認識日本侵華戰爭帶給兩國人民的巨大創傷,特別是在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之后,雙方當前在領土主權問題上都更不會妥協讓步,中日之間極有可能擦槍走火。我們應按照打贏的要求做好各種準備。二是充分準備??茖W論證我國核武器、核力量的發展數量和規模,切實提高其反擊作戰的有效性。進行突然襲擊是日本的慣用伎倆(甲午戰爭、918事變、盧溝橋、珍珠港),我們應在制定多種方案、搞好目標整編、能夠快速集結上做出快速反應。三是調整優化部署。把遠程精確武器適度加強在主要方向的配置,保持好目前的高戒備值班狀態。四是抓好作戰配套。搞好作戰力量與保障力量之間的同步協調發展,在機制和行動上搞好聯合,形成有機的整體合力。五是從嚴施訓。緊密結合作戰對象和戰場實際搞好實戰化訓練,提高指揮和實戰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