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生
日本剛剛通過了新《安保法案》,現在正在審議,估計在9月中旬會獲得通過,如果沒有極特殊的情況通過的概率是99%以上,所以說安倍政權是不可能因為民間反對,而放棄他對新《安保法案》的推動。新《安保法案》一旦正式通過,會有哪些變化呢?
新《安保法案》規定日本可以行使武力的三個條件。第一日本遭到武力攻擊;第二點和日本密切的國家遭受戰爭的時候,日本可以投入戰爭;第三國民生命追求自由幸福的權力遭遇到顛覆性威脅,日本可以進行戰爭,這和以前專守防衛的政策有了本質不同。
和日本新《安保法案》相關的日本政府行使軍事自衛權有三個假設。第一個灰色地帶假設,所謂灰色地帶是指在東海和釣魚島地區,日本政府設想一個大國不使用正規的軍隊,而是使用漁民組成的民兵,手持武器登上我國的島嶼,這個時候不能算戰爭,也不是和平,那么這種狀態就是灰色地帶。以前遇到灰色地帶的時候怎么辦呢?日本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現在新《安保法案》規定,海上保安廳介入,海上保安廳警力不足的時候,以軍事力量介入。這個介入歸根到底就是最終可以達到進行戰爭的狀態。
第二是存立危機的假設,就是威脅到了日本國民生命財產福祉、自由追求的時候,危害到日本國家存立的時候,要投入自衛隊的力量加以解決。我們認識到,這是很模糊的,也是可以由日本政府來任意解釋的。比方說臺灣海峽,中國進行解放臺灣的戰爭。按照日本存立危機,都可以解釋這個狀態。政府可以隨意解釋,怎么解釋呢?中國控制了臺灣,就控制了臺灣海峽,控制了臺灣海峽就控制了我國的石油航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將自衛隊等軍事力量投入戰場,這和中國是緊密相關聯的,非常危險。
第三是重要影響事態的假設。類似于美國進行伊拉克戰爭,伊拉克戰爭影響到世界的格局,影響到世界石油的供應,影響到日本石油的供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可以投入軍事力量。
日本發動戰爭與戰爭條件的改變。第一日本向海外派兵和發動戰爭,在這個法案最終成立以后變得更加容易。內閣首相具有向海外派兵的權力。過去內閣首相沒有這樣的權力,必須由國會討論立法,任何一個都要由國會立法。一旦到國會立法的程序至少要討論兩個月以上,這樣就影響了效率,所以日本為了排除政府沒有效率和權力的癥狀,制定了這樣的相關法案,首相可以通過電話會議決定派不派兵,作不作戰。
第二從專守防衛變為攻守兼備。專守防衛只有其他國家打我的時候,我可以進行反擊,但沒有到海外作戰的權力。現在因為解禁了集體自衛權,日本具有攻守兼備的政策條件。
第三打破地理界線在全球范圍內作戰。過去日本有一個《周邊事態法》,日本政府認為“周邊”不以地理作為限制,但是在概念上有這樣“周邊”的概念,“周邊”本身還是一個地理概念。周邊當時日本提供的最大支援程度就是進行后方支援,不能直接進行參戰,比如說為美軍供應材料、彈藥,要在后方的非交戰區,不能直接進入戰場。現在“新安保法案”最終成立的話,日本不僅能夠進行后方戰爭物資支援,還能夠直接參戰支援,地理范圍消失了。
現在日本針對中國的戰略目標,在東海加強防范,準備迎擊中國加強軍力,這里面有諸多的軍事、戰略、防衛上的部署,增加沖繩地區的系列安排。甚至在宮古島兩邊的島嶼上,部署了岸基導彈部隊。在印度洋地區,日本要布點設局,來配合美國的全球戰略,自身贏得在石油地區及其海洋航線的主動。在中國周邊地區,采取遏制中國的戰略。在全球范圍內,則是采取牽制中國的一些戰略部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