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中

編者按:7月6日至7日,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在京召開,這在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對群團工作寄予了新要求、新期望。中央作出部署,湖北如何作為?為此,本刊約請湖北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的主要負責同志,結合湖北實際、結合工作實際,就如何學習貫徹中央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創新工作方法,開創湖北群團工作新局面,專門撰寫了署名文章。請讀者關注。
全省工會農民工入會和服務工作現場推進會
黨中央首次召開群團工作會議,充分體現了對群團工作的高度重視,在黨的群團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參加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聆聽總書記重要講話,倍受鼓舞,深感責任重大。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最重要最迫切的就是要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牢牢把握工會工作的正確方向,推動工會工作創新發展。
牢牢把握堅持黨的領導這個根本保證,保持和增強工會組織的政治性
總書記指出,政治性是群團組織的靈魂,是第一位的。群團組織要始終把自己置于黨的領導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貫徹黨的意志和主張,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承擔起引導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任務,把自己聯系的群眾最廣泛最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
工運事業與黨的事業緊密相連,工會組織在黨的領導下做職工群眾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必須聽黨話、跟黨走。工會作為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只有把黨的領導作為“定盤星”,堅持自覺接受黨的領導的優良傳統,堅決貫徹黨的意志和主張,才能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在前進道路上行穩而致遠。工會干部思考問題、說話辦事,必須服從服務于黨的宗旨、黨的中心工作。對此,每一位工會領導干部必須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高度自覺,切實做到認識清醒、立場堅定,時刻繃緊政治這根弦。
工會離職工最近,具有廣泛聯系職工的組織優勢。工會組織要強化政治引領,始終保持工人階級的團結和工會組織的統一,最大限度地把廣大職工凝聚在黨的周圍,不斷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要從黨的要求出發,自覺把工會工作置于大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去推動,更好地動員廣大職工為黨的中心任務多做貢獻。越是面對復雜的形勢,越是要更加堅定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群團發展道路,始終做到把工會工作置于黨的領導之下,堅決貫徹黨的意志和主張,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使黨的領導成為工會工作的“定海神針”,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在團結廣大職工緊跟黨走中承擔起重要的政治責任。
牢牢把握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這個時代主題,保持和增強工會組織的先進性
總書記指出,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先進性,必須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時代主題,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組織動員人民群眾走在時代前列,在改革發展穩定第一線建功立業。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真正成為黨執政的堅實依靠力量、強大支持力量、深厚社會基礎。
工會組織只有圍繞大局干、圍繞職工轉,才能大有可為、大有作為。要充分發揮在改革發展中的組織動員作用、在踐行核心價值觀中的教育引導作用、在促進和諧中的服務和維護作用、在創新社會治理中的協同作用、在民主政治中的協商監督作用,自覺成為在群眾中和在基層凝聚人心、堅守前哨、沖鋒陷陣的戰斗隊、工作隊,不斷增強凝聚力、戰斗力,把廣大職工組織動員起來、團結帶動起來,這是工會組織先進性的體現。
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工會組織維護職工隊伍團結、為改革發展凝心聚力的任務更加艱巨。工會組織要緊緊圍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團結動員職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同心共筑中國夢。要積極適應新常態,以技術創新為重點,推動勞動競賽向重點項目、新興產業、非公企業、小微企業拓展,引導廣大職工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爭當推動發展的主力軍。要大力實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掀起“百萬職工學技術”熱潮,推進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建設,努力建設有智慧、有技術、能發明、會創新的勞動大軍,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人才支撐。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廣泛開展“中國夢·勞動美”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廣大職工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團結動員全省職工為湖北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多作貢獻。
牢牢把握竭誠服務職工群眾這條生命線,保持和增強工會組織的群眾性
群團組織開展工作和活動要以群眾為中心,讓群眾當主角。要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挖掘服務資源,堅持從群眾需要出發開展工作,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困難群眾身上,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成為群眾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知心人、貼心人。總書記指出群團組織存在的問題,實質是脫離群眾。我們要認真對照總書記指出的問題,堅持問題導向,認識不足,找到差距,采取切實有效的破題之舉。
要做到企業在哪里、工會組建就要到哪里。突出基本組織、基本制度、基本隊伍建設,擴大覆蓋抓組建,突出建制抓規范,強化指導抓服務。深化黨工共建工作機制,堅持建會與入會并重,依法推動企事業單位普遍建立工會組織,重點抓好非公企業工會組建和會員發展工作,努力擴大工會組織對新產業、新業態的覆蓋面。堅持會員(代表)大會制度和會務公開,推行會員代表常任制,建立和完善常任代表的任期、年會、提案、監督、述職制度。依法選好配強基層工會主席,擴大基層工會主席直選面。開展“爭創模范職工之家、爭做職工信賴娘家人”活動,深化職工之家和職工小家達標創優活動,不斷增強基層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強化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在人財物等方面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
要做到職工在哪里、工會服務就要到哪里。要把職工群眾愿望作為“晴雨表”,按照職工“生物鐘”開展工作,把工作重心放在普通職工身上,不斷提升工會吸引力凝聚力。要多從職工角度思考問題,多從職工群眾立場謀劃工作,切實把工會工作做到職工身邊,做到職工需要的關鍵處。要高舉維權旗幟,把工會維權納入黨政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聚焦最普通職工,突出一線職工、農民工、困難職工等重點群體,著力解決勞動就業、技能培訓、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安全衛生等重點權益問題。要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著力強化源頭參與、工資協商、民主管理、勞動保護、職工維穩等工作,注重采取協商、協調、溝通的方式化解矛盾,推動勞動關系雙方協商共謀、機制共建、效益共創、利益共享。要竭誠服務職工,著力打造實體、網絡、項目“三位一體”的服務鏈條,加強職工服務中心(站點)建設,做實工會服務卡、職工醫療互助、工會小額貸款等普惠項目,不斷增強職工群眾的獲得感,讓職工群眾真正感受到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最可信賴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