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撾沙灣拿吉崇德學校坐落于市區,雙層學校校舍以四合院方式建造;半新半舊的學校建筑物到處可見中文標語,在校門的出口,斗大的紅色標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格外令人注目。
上課鐘聲響了,老師們站立在校門口雙手合十迎接學生進來,一臉羞澀的學生雙手合十向各個老師回禮。不久后,教室傳來學生集體朗讀中文的聲音,這在一個講老撾語的國家顯得非常新鮮與珍貴。
崇德學校是老撾政府承認的七所華校之一,有83年歷史。該校設幼兒園至高中教育,共有790名學生,其中一半是華裔,另一半是老撾族。該校校長李煥誠表示,學校實行雙軌制,課程一半以中文教學,另一半則以老撾文教學。老撾課本采用政府的教材與教學綱要,中文課本則是來自中國,因此,該校畢業生受到老撾及中國大學的承認,學生畢業后可以選擇留在老撾或中國繼續深造。
老撾政府對華校的設立采取開放態度,政府提供土地及辦學執照。不過,由于華校被定位為民辦學校,因此完全沒有獲得政府資助,必須自己尋找經費。雖然華校向學生收取學費,不過這遠遠無法滿足學校龐大的開支。
沙灣本土公神廟是當地華人最重要的廟宇,也是崇德每年學校經費的重要來源,學校董事會通過廟宇神誕籌募學校經費,讓學校得以年復一年繼續經營。與其他老撾華校一樣,崇德學校建筑物有點老舊,等待籌募資金重建。由于資金不足,該校只能分階段建設。
師資是老撾華校面對的另一個問題,老語師資還可在當地聘請,中文師資當地非常缺乏,所幸中國為老撾提供不少師資,這使老撾華校得以生存下來。
雖然老撾國立學校學生享免費教育,華校還是深受老撾人歡迎。老撾最大的華校萬象寮都公學擁有2500名學生,由于校舍不足,報讀學生人數太多,不少學生被拒于校門外。該校校長兼董事長林俊雄說,由于華校辦學認真,校風良好,雙語教學,出路廣,因此深受華族及老族家長的歡迎,甚至連老撾政府領袖的兒孫都送到該校求學。目前該校學生人數是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長。
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老撾沒有唐人街,也沒有中文報紙雜志出版,老撾唯一的中文書局設于萬象,是由中國人開辦,售賣中國出版書籍及老撾文書籍。
萬象中華公會理事長李燕金表示,當地華人接觸普通話的唯一管道是網絡及電視,當地衛星電視滿布,中國電視節目深受華人社會的歡迎。
雖然老撾華人都已入籍,能說一口流利的老語,并把自己視為老撾人,不過,在他們心中仍然牢牢有一顆中華心,把中國視為文化及血脈祖國。?笏(編輯/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