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5至1923年間,土耳其奧斯曼帝國面臨崩潰,土耳其人懷疑亞美尼亞人效忠敵對的俄羅斯帝國,遂把大批亞美尼亞人驅趕至沙漠餓死,把他們推進峽谷里等死以及集體槍斃。這次大屠殺被史學家首次稱之為種族滅絕。
今年是奧斯曼帝國屠殺150萬亞美尼亞人事件一百周年,但土耳其卻仍否認此事,拒絕認錯。
這一陣子,土耳其人非常不爽,從強勢霸道的總統到市井小民,都對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歐洲議會譴責土耳其人在100年前殺戮150萬亞美尼亞人,感到相當不悅;他們尤其憤怒教皇和歐洲議會把這件歷史大悲劇稱之為“20世紀第一樁種族滅絕事件”。
民調顯示,只有9%的土耳其人認為亞美尼亞人遭土耳其人種族滅絕。易言之,絕大部分土耳其人根本不承認有這件事。直至上世紀70年代,土耳其中小學歷史教科書才輕描淡寫地提到亞美尼亞人遇害事件。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去年曾公開安慰亞美尼亞人的后代,并表示政府會好好研究過去的事件;但他今年卻態度劇變,痛斥教皇等歪曲歷史、傷害土耳其,召回土耳其駐教廷大使;又稱歐洲議會有關亞美尼亞的言論,土耳其只會“從一只耳朵進來,又從另一只耳朵出去”。
歷史慘劇的緣起
150萬亞美尼亞人被土耳其人種族滅絕事件是有確鑿事實,并已成定論的歷史慘劇。這樁種族大悲劇發生于1915年至1923年之間,由土耳其人建立并已存在六百多年的奧斯曼帝國正處于崩潰瓦解狀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重要結果亦為對后世影響最大的就是奧斯曼帝國的敗亡,改寫了歐亞非三洲和中東的地圖,舊朝代消失,新興帝國主義竄起,歐洲權力集團出現。
亞美尼亞是個古老小國,位于安那托利亞(即小亞細亞),在土耳其的東邊,面積約三萬平方公里,現有人口約三百萬,人民都信奉基督教。奧斯曼帝國在17世紀并吞亞美尼亞,亞美尼亞人受到歧視和欺壓。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斯曼和德國(日耳曼)、奧匈帝國結盟,對付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因亞美尼亞近俄羅斯帝國,奧斯曼一直擔心亦懷疑亞美尼亞人會效忠帝俄(確有不少亞美尼亞人與帝俄合作)。因此在1915年4月24日把二百五十多名亞美尼亞知識分子,從首都君士坦丁堡趕到安卡拉后殺害。
1915年4月24日即成為亞美尼亞人遭種族滅絕的紀念日。
屠殺悲劇持續了八年
奧斯曼帝國面臨失去巴爾干半島和阿拉伯半島的黯淡前景,更加遷怒亞美尼亞人。奧斯曼使用各種方式消滅亞美尼亞人,一是把大批亞美尼亞人驅趕至敘利亞沙漠上,讓他們活活餓死;二是把他們推進峽谷里;三是集體槍斃。據史家統計,約有一百五十萬亞美尼亞人死亡。
1944年波蘭猶太法學家拉菲爾·連欽和其他學者首次使用“種族滅絕”一詞,形容土耳其人對亞美尼亞人的大屠殺。這項慘劇亦被稱為“20世紀第一樁種族滅絕事件”,教皇方濟各還把亞美尼亞的集體死亡和希特勒的殘害猶太人相提并論。
種族滅絕持續了八年,從1915年開始直至奧斯曼帝國在1923年滅亡。亞美尼亞在1920年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9月獨立。
亞美尼亞人的復仇暗殺
1923年,土耳其軍人凱末爾領導土耳其民族運動,打敗希臘,奪回奧斯曼所失去的部分領土,建立現代土耳其。土耳其一直不承認屠殺亞美尼亞人,更不認為那是種族滅絕。土耳其人強調,戰爭期間任何民族都有傷亡,土耳其人死傷亦多;土耳其又指控亞美尼亞人夸大死亡人數爭取同情。不僅是土耳其人殺亞美尼亞人,庫爾德族亦是殺手,殺害了不少亞美尼亞人。歐洲議會在1987年和2005年兩次譴責土耳其對亞美尼亞人的種族滅絕。
1920年,一批亞美尼亞人組成代號為“復仇之神”的暗殺行動,準備刺殺七名土耳其高干;翌年在柏林殺死一戰時代奧斯曼的內政部長。
復仇之神行動于1922年結束,但仍有一批亞美尼亞恐怖分子在上世紀70至90年代對土耳其官員進行暗殺活動。這逼使土耳其政府開始準許談論亞美尼亞事件,但都以土耳其的觀點和立場談論,基本立場是斷然否認種族滅絕。
土耳其以另一種方式紀念亞美尼亞事件百年,即慶祝奧斯曼在1915年至1916年的加里波里戰役。奧斯曼在亡國前夕,于愛琴海和達達內爾海峽之間的加里波里半島打了唯一一場勝仗,擊敗了既不知敵且輕敵又高估自己(英法)的一場歷時半年的戰役,18萬英法聯軍傷亡,25.3萬土軍傷亡。英法聯軍之敗,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二戰時出任首相)要負很大責任。
土耳其師長凱末爾即在此役中以英勇出名,使他日后成為“土耳其國父”。加里波里之役并未使綽號“歐洲病人”的奧斯曼扭轉命運,但土耳其人民一直認為該戰役使土耳其走向現代社會。(編輯/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