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杰

中國人說謊話的最高境界,是把謊話說成真話——你撒的謊所有人都相信,它就是真話;或者,你撒的謊所有人都不相信,撒了等于沒撒,它也是真話。
中國人說真話的最高境界,是把真話說成謊話——每個字都是真話,但真相截頭截尾,真話就變成謊言。這叫“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最含蓄的表達,也有最懂人情世故的聽眾去明白它的意思。美國心理學家保羅·埃克曼有個觀點,說監獄里的罪犯識別謊言能力較高,是生存環境充滿謊言磨練出來的。一個中國人能成為識別謊言的大師,也是同理——謊言與反謊言是生活中最習以為常的博弈,正所謂與人斗其樂無窮。
所以中國人最怕被人騙。中國曾有相親節目和真人秀動用測謊儀,人氣高漲,最后不得不被廣電總局叫停;但人們對淘寶上自稱可檢驗愛情的測謊儀依然熱情不減,“民用微型測謊儀”賣到斷市,正如真情實感一直缺貨。
有段子道盡中國人的口是心非——說股票是毒品,都在玩;說金錢是罪惡,都在撈;說美女是禍水,都想要;說高處不勝寒,都在爬;說煙酒傷身體,都不戒;說天堂最美好,都不去。
有帖子道盡《新聞聯播》的成熟語法——講話沒有不重要的,鼓掌沒有不熱烈的,領導沒有不重視的,看望沒有不親切的,進展沒有不順利的,完成沒有不圓滿的,成就沒有不巨大的,問題沒有不是歷史原因造成的。
在西方法庭上有一個“真話原則”:宣誓時必須保證所言是事實且為事實的全部。但中國人寫文章,春秋筆法登峰造極;中國人討生活,難得糊涂才是金玉良言。在我們的人生語法中,不說真話往往不是惡習,是智慧,也是美德——兵家說兵不厭詐;儒家說“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為親者諱疾”;《紅樓夢》說“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俗話說“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在熟人社會,說謊要講究圈子。五常中的“仁、義、禮、智、信”,“信”字排最末。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鄧曉芒有一個說法,中國人的“家里人”是最小的圈子,親戚、熟人、同鄉、同窗、同道、同種、同天下是越來越大的圈子——一旦稍有壓力,仁義之心就一層一層向內收縮,成員自覺維護集團利益,共同造假互不揭發、同行之間傳授造假技術、服從自己的小圈子、對局外人說謊,是道德也是情感圈子的潛規則。
曾有《中國傳統的謊言文化與中國人的避諱觀念》一文,認為歐美創造最重要學問就是追求真理的“科學”,中國沒誕生科學的原因,是因為中國人有不說真話的傳統。其實,中國誕生的重要學問不是“科學”,而是考驗情商的“人學”。
“人學”有獨立的“語法”,中文的表達習慣也適合撒謊——中國的語言是藝術,欲拒還迎,欲揚先抑,要當狀元先考八股,千年錘煉下來,中國的語言最懂得騙人。所以,西方人喜歡把觀點寫在文章段落第一句,但中國人喜歡把態度寫在文章最后,未到最后,誰也不知道你的態度。
門口有保安,就是“管家式服務”;門口沒有保安,就是“和諧的鄰里關系”。中文勝在表達靈活,因此“非真話”也種類繁多——出發點善良的是成全,基本無害的是情趣,欺騙敵人的是智慧,討別人歡心的是禮儀,陽奉陰違的是手段,為大局著想的是高尚,自欺欺人的是阿Q精神。至于只有損人利己的,我們叫犯罪;損人不利己的,我們叫犯傻——在中國人看來,毋庸置疑,犯罪的和犯傻的才是真正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