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燕
著名翻譯家傅雷從小跟著母親長大,13歲那年,有一次母親外出辦事,只留傅雷一人在家。看了一會兒書后,傅雷突然聽到外面有收廢品的吆喝聲,于是跑出去看熱鬧。
街上圍著許多人,大家都拿了一些家里不用的東西賣給收廢品的中年人。傅雷突然想起家里后院放著一些廢舊的鐵器,很久都沒見母親動過了。也許母親不用了,不如把它們賣掉算了,傅雷想到這便跑回家中把它們拿了出來。很快,傅雷便和收廢品的中年人談好了價格。就在傅雷從中年人手中接過錢開始數(shù)時,母親正好回來了。傅雷高興地向母親匯報:“媽媽,您不是一直說要培養(yǎng)我自立的能力嗎?我做到了。”聽完傅雷的匯報,母親的臉色突然一變,那個收廢品的中年人表情也極不自然,但母親隨即便恢復(fù)了常態(tài),只是平靜地對那個中年人說:“那是我們的錯?!北憷道谆丶伊?。
之后,傅雷才知道,他當(dāng)作廢品賣掉的東西其實是非常值錢的一套儀器。他不解地問母親,當(dāng)時為什么不阻止那筆交易?母親鄭重地對傅雷說:“孩子,既然要自立,就要承擔(dān)起自己的責(zé)任。是我們不知道東西的價值,所以那是我們的錯,我們就該為自己的錯誤負責(zé),而不是出爾反爾?!甭犕昴赣H的話,傅雷羞愧地低下了頭,繼而他又直起身子,對母親堅定地說:“媽,我一定會記住這次教訓(xùn)?!蹦赣H微微笑著,認(rèn)同地點了點頭。
“那是我的錯”這句話一直伴隨著傅雷,培養(yǎng)了他敢于擔(dān)當(dāng)、不推卸責(zé)任、不找借口的果敢和勇氣,并把這種優(yōu)秀的精神品質(zhì)傳給了下一代,感染了無數(shù)人。
(張志軍摘自《肥東晨刊》2014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