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靜
又一個有中國緣的澳大利亞總理
□徐海靜

6年前曾被托尼·阿博特逼下黨首寶座的馬爾科姆·特恩布爾’2015年9月14日“復仇”成功——在當晚澳大利亞主要執政黨自由黨舉行的議會黨團投票中’特恩布爾以54票對44票擊敗總理阿博特’當選黨首。次日’特恩布爾向總督宣誓’正式成為澳大利亞第29位總理。
不到6年時間’特恩布爾卷土重來’出其不意發動攻勢’將昔日勁敵挑落馬下’重登大位。熟悉澳大利亞的人不會對特恩布爾上位感到意外’以特恩布爾的性格和能力而言’非久居人下之人。
特恩布爾1954年出生于悉尼’他的母親是一名廣播劇演員、作家、學者。特恩布爾9歲時’父母離婚’母親離開澳大利亞。
盡管有個不完美的家庭’特恩布爾卻有一份完美的履歷。他中小學上的是名校悉尼文法學校’大學上的是澳大利亞“常春藤”之一的悉尼大學’攻讀法律’畢業后又拿到了有世界最富盛名獎學金之稱的羅德獎學金’前往牛津大學學習’獲得了第二個法學學位。
從牛津大學畢業后’特恩布爾返回澳大利亞’開始律師生涯。沒幾年’一起高曝光度的訴訟就使他成了全澳知名的大律師——他代表英國軍情五處前特工彼得·萊特’就后者自傳的出版與英國政府對簿公堂’并打贏官司。
二十世紀90年代’特恩布爾涉足通訊業’成為一家大型互聯網服務商的總裁。后來’他把這家公司賣掉’個人財富迅速升值。這也使得他后來當選聯邦眾議員公布財產時’身家過億’成為最富有的議員。他保持這個頭銜多年’一直到2013年礦業大亨帕爾默當選議員。
說到特恩布爾’就不得不提及澳大利亞的共和運動’這是一個反對澳君主立憲制度、希望在澳實現共和制的運動’特恩布爾曾在1993—2000年擔任其領導人。
2006年’特恩布爾被時任總理霍華德任命為負責水資源事務的總理議會秘書’處理嚴重的干旱問題。2007年起’他擔任霍華德政府的環境和水資源部長。
2007年’自由黨在聯邦議會選舉中敗北’成為反對黨。特恩布爾競選黨首’但以3票之差失利’隨即被任命為影子內閣國庫部長。但僅過了一年’他就在黨首選舉中獲勝’成為自由黨黨首和議會反對黨領袖。
2009年’執政的工黨提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減排法案。特恩布爾支持這一法案’并呼吁自由黨在這個問題上支持工黨。他的立場引發了自由黨內部保守派別的擔憂。
同年12月’阿博特站出來挑戰特恩布爾的黨首地位’并以一票優勢擊敗特恩布爾當選黨首。特恩布爾隨后被任命為影子內閣通訊部長。而特恩布爾瞄準的是澳大利亞的最高職位——總理’這次黨首選舉的敗北’對一直一帆風順的他來說’堪稱人生的重大挫折。
2013年9月’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在聯邦議會選舉中獲勝’特恩布爾擔任內閣通訊部長’也即他此次挑戰阿博特時的職位。
特恩布爾支持自由黨的自由市場經濟立場’但在許多社會問題上與自由黨的官方立場有頗多分歧。比如’他支持減排、支持同性婚姻和墮胎、支持干細胞研究’這些為他贏得了很多中間派選民的支持’卻令自由黨內的保守派特別不悅。
相比阿博特’特恩布爾給普通澳大利亞人留下的印象是智力超群’精通經濟。這也是特恩布爾有自信、敢于站出來挑戰阿博特的原因。他有信心扭轉自由黨在民調中落后對手的局面。不過’他的弱點也同樣明顯’那就是“傲嬌”。
特恩布爾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2015年9月14日他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自由黨的執政風格是集體合作領導’“總理不是總統’而是眾多平等的人中間的第一個而已”’自由黨的傳統文化就是充分的協商。這似乎既是表明自己改正缺點的態度’也在暗示阿博特執政風格出了問題。
2015年2月’自由黨發動推翻阿博特黨首的投票’重要原因就是總理在做一些決策之前沒有與內閣部長、后座議員商量’而一些決策出臺后遭到民眾的反對甚至嘲笑。
從特恩布爾宣布的新內閣組成來看’一些有能力的后座議員得到了提升’女性在核心內閣中從2人增加到5人’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更加自由、現代的觀點。不過’在氣候變化等重要議題上’他出言謹慎’第一時間表示繼續執行原有政策’也反映出他為團結全黨不得不作出妥協。
特恩布爾經常被拿來與前工黨領袖、前總理陸克文比較。兩人在從政之前都是專業人士’并取得了相當的成功’陸克文當總理前是一名高級外交官;而特恩布爾則涉獵記者、律師、銀行家、企業家等多種職業。
特恩布爾身家過億;而陸克文的家庭財富也相當可觀’在多個城市擁有房產。他們都有一位不遜于己’甚至更為優秀的“另一半”’特恩布爾的妻子露西出身名門’是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一名女市長;而陸克文妻子特里薩是位成功的企業家。特恩布爾與陸克文還都特別善用新媒體。特恩布爾也和陸克文一樣’雖然有著問鼎總理寶座的野心’卻屬于黨內的新興派和少數派。
但他們有一個更大的共同特點’就是都與中國有著不解的緣分。
特恩布爾就任總理后’澳大利亞媒體開始“深扒”新總理的過去和各種關系’其中費爾法克斯媒體集團的一篇《特恩布爾的中國緣》在澳大利亞華人圈迅速傳播。
其實’文章中提到的一些內容早已不是秘密。2012年《環球》雜志記者采訪特恩布爾時’就發現中國元素在他的辦公室里無處不在——桌上放著一本《中國30年》畫冊’客廳里懸掛著一張中國當代著名畫家的作品。他告訴記者’他早年曾在河北投資礦業’去過小城張北’他的兒媳婦是中國人。
從特恩布爾在公開場合的講話也能看出’他對中國歷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相對目前澳政壇其他人物來說更多、更深。今年8月6日’他在一次演講中盛贊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作用’并提醒澳大利亞人不要忘記中國是澳在二戰期間堅持最久的盟友。他說:“沒有中國面對日本侵略者的堅韌和勇氣’我們的戰爭歷史將會以完全不同的形式結束。”
在挑戰阿博特成功后’特恩布爾也提到了自由黨當前在議會最重要的議題’即通過中澳自貿協定。他認為’中澳自貿協定是澳大利亞持續繁榮的重要基石。在8月6日的演講中’他說’中澳自貿協定將為澳大利亞打開與中國發展更廣泛經濟接觸的大門’中澳經濟聯系將超越單一的商品進出口。
與一些過于關心中國市場短期數據的市場人士相比’特恩布爾把短期的市場變化放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來理解。他認為由于中國在人口增長、城鎮化速度方面的變化’對澳大利亞資源能源的需求將減少’因此澳大利亞應大力加強服務業。目前澳服務業主要集中在旅游和教育’特恩布爾對其他服務業的表現不盡滿意。
澳大利亞著名智庫羅伊國際問題研究所主任富利洛夫說:“在對中國的看法上’阿博特更悲觀’特恩布爾更樂觀;阿博特更加偏于非黑即白的邏輯’而在特恩布爾的光譜上有更多顏色’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
(摘自《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