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鎮海區成功創建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區"/>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陳志武 周瑞
安全監理
創建“平安”求和諧服務“三農”促發展
——寧波市鎮海區成功創建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區
陳志武1周瑞2
地處寧波北大門的鎮海,區域面積248 km2,戶籍人口22.8萬人,登記流動人口28萬人,下轄澥浦、九龍湖兩個鎮及招寶山、蛟川、駱駝、莊市四個街道。鎮海歷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杰地靈,素有“浙東門戶”“海天雄鎮”“商幫故里”“院士之鄉”之稱。鎮海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對外貿易和對外交往的重要口岸,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碇港。目前的鎮海港也是寧波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內大宗生產性資源商品的重要進出口港口,現有泊位18座,年吞吐能力4 200萬t,擁有我國最大的5萬t級液體化工泊位。鎮海交通便捷,舟山跨海大橋、繞城高速、世紀大道北延、東外環、北外環等建成,貨運鐵路北環線、輕軌2號線等重大交通項目相繼開工,鎮海正從區域交通末端轉變成為區域交通樞紐。鎮海人才輩出,涌現了以包玉剛、邵逸夫和應行久等著名人士為代表的鎮海籍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外籍華人5 000余人,走出了生物學奠基人貝時璋、英國諾丁漢大學原校長楊福家等28名鎮海籍兩院院士,孕育了賀友直、陳逸飛等一大批文化藝術大師。鎮海經濟實力較強,2013年,全社會實現生產總值(GDP) 611.51億元,人均GDP達26.6萬元,財政總收入82.5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4.97億元。
近年來,為進一步深化“平安農機”“平安鎮海”建設,鎮海區人民政府以創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區為工作目標,拓寬“平安農機”創建理念,提出了農機運行平安、推廣平安、生態平安和農機隊伍平安“四位一體”的創建工作思路,著力打造“源頭管理、安全宣教、執法監管”三大防線,以鞏固提高“平安農機”示范鎮(街道)、村、戶建設為載體,以提高農機安全監管能力和群眾安全生產意識為著力點,以落實預防各類農機安全事故工作措施為抓手,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機安全生產長效機制。鎮海區作為浙江省最早啟動“農機安全鎮村”活動的創建單位之一,多年來“平安農機”建設工作積極主動,打好基礎、做好防范,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區有省級“平安農機”示范鎮(街道)2個,省級“平安農機”示范村4個,市級“平安農機”示范村39個,市級“平安農機”合作社3個,建立農機安全片組33個。2013年鎮海區被認定為省級“平安農機”示范區;2014年通過考核驗收,成功創建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區。
1.1平安農機創建是平安鎮海的重要載體
隨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全面實施和補貼力度的逐步加大,鎮海區農業機械裝備總量不斷增加,農機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同時,隨之也帶來了事故增加、安全隱患突出的問題。為此,鎮海區高度重視“平安農機”創建,把“平安農機”創建作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保護農民切身利益的有效途徑,納入“平安鎮?!钡娜?,作為“平安鎮海”創建的重要載體,整合部門力量合力推進。
1.2平安農機創建是服務“三農”的前提基礎
近年來鎮海區“三農”工作不斷發展,農村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農村居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2013年全區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2.58億元,農業總產值11.1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 605元。鎮海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步伐明顯加快,2013年全區農機總動力達到6.4萬kW,栽插、烘干等糧食生產關鍵環節實施高效化、配套化機械作業的趨勢明顯,2013年全區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1.5%,2014年早稻機插率達到77%,進一步穩定糧食種植面積;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全年開展水稻生產“五統一”作業的面積1 526.7 hm2,特色農機專業合作社服務領域向水稻育秧、花卉蔬菜育苗、糧食烘干等拓展。農業機械化作為鎮海區“三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發揮節本增效、推動農業規模經營、促進勞動力轉移等重要功能,為全區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因此創建“平安農機”,加強農機安全管理,保障安全生產,是更好、更優服務“三農”的前提基礎。
1.3平安農機創建是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
“平安農機”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具體體現,也是建設幸福美麗新家園的重要內容。鎮海區五個涉農鎮(街道),絕大多數人口是農業人口,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在農村,抓好農機安全保障工作,是社會行為,更是政府行為。只有把農機安全保障工作抓好,才能使新農村建設少了阻力、多了動力,才能有農村的平安和諧;因此創建“平安農機”是和諧社會、和諧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
2.1農機化水平迅速提升,結構組合進一步優化
在“平安農機”創建過程中,鎮海區始終將全區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的提高放在突出位置,截至2013年底,全區農業機械原值達到7 829萬元,主要農機總量達到5 395臺(套),其中上道路拖拉機377臺、純農田拖拉機(機耕船)358臺、聯合收割機42臺、插秧機261臺、育秧流水線13臺(套),最大限度地滿足了農業發展的需要。注重農機服務組織的培育,先后扶持了農機專業合作社6家、工廠化育秧中心2家、規?;砘?家,全年工廠化育秧22萬盤,烘谷總量達到426 t。加快引進功率大、性能優、效率高的先進農業機械,近年來機耕率、機收率、機械植保率均保持在99%以上,呈現出作業性能優良、使用安全高效、運行節能環保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態勢。
2.2平安創建效果初顯,管理網絡進一步完善
全區“平安農機”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平安農機”示范鎮(街道)占全區40%,“平安農機”示范村占全區90%以上。建成完善的農機安全管理網絡,每個鎮(街道)有專職農機站長,各行政村有專(兼)職農機管理員,各農機安全片組有片組長,農機合作社有專職安全員,形成了區、鎮、村、組四級農機安全監管網絡,全域實行目標責任管理,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健全。
2.3“三率”水平穩步提高,安全形勢進一步好轉
將農機監管“三率”(農機的注冊率、持證率、檢驗率)水平作為衡量“平安農機”創建的重要指標,截至2014年5月拖拉機“三率”分別達到90.16%,98.5%,89.41%,聯合收割機“三率”分別達到95.83%,99.1%,95.83%。加大農機生產安全監管力度,5年來,鎮海區未發生過1起農機亡人事故和3人以上傷亡事故,農機事故四項指標逐年下降,農機安全形勢日趨良好。據投保的陽光保險公司不完全統計,5年來上道路拖拉機事故總賠付件數、賠付總額、案均金額均成下降趨勢,尤其是2013年總賠付件數、賠付總額、案均金額分別為64件、16.3萬元、2547元,較2012年分別下降20.9%、30%、11.4%。


鎮海區“平安農機”創建工作接受核查
2.4協同監管成效顯著,主體責任進一步夯實
針對拖拉機違法隱蔽性強、監管難的特點,進一步強化屬地管理,細化拖拉機信息核查工作,特別是對外省籍拖拉機進行執法監管:發揮交警中隊現場執勤巡查作用,對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外省籍拖拉機及其駕駛人信息及時登記匯總;通過綜治力量進行地毯式排摸調查外省籍拖拉機及其駕駛人相關信息;發揮公安駐農機警務室巡查作用,定期對重點路段、重點作業區域開展上路巡查執法,對巡查發現的外省籍拖拉機現場進行信息登記,發放《交通安全告知書》。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對金屬園區、建筑市場、公路養護、綠化、保潔中心等企業下發了《關于雇用拖拉機企業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函》,共召集有關企業負責人座談8次,要求企業必須對雇用的拖拉機(尤其是外省籍拖拉機)依法認真履行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建立安全檔案22份。
3.1強化服務,落實源頭管理
轉變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模式,針對農機品種多樣的情況,鎮海區農機部門從農民申請農機購置補貼環節就開始介入農機安全服務。農機推廣部門選取安全可靠、維修簡單、售后服務好的農機具推薦給農民。農機培訓學校為購機農戶開展技能培訓和安全教育,講解安全操作、簡易維修知識,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強化農機使用人才培養,選派農機使用大戶和維修人員到廠家進行專業學習和培訓,提高使用維修能力,確保農機安全運行。強化農機檢修服務,在農忙開始前,農機部門組織開展全面地毯式檢修服務,保障機具性能正常。農忙時還出動農機“110”服務隊,開展巡檢工作,并監督農機銷售廠家做好“三包”服務。全面實施了政策性農機保險,2014年全區共投入34 360元用于補貼農機使用者保險自付部分費用,為285臺純農田拖拉機、40臺聯合收割機購買了政策性農機保險,提高了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戶抵御風險的能力。農機部門全力推進行政規范化建設,開展爭創“為民服務,創先爭優”示范窗口活動,進一步規范窗口管理制度,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還通過每年兩次集中召開的農機安全片組長會議,聽取機手對農機服務窗口的意見,提升為農服務水平。開展農業機械免費實地檢驗工作,確保機具性能良好,對檢驗不合格、需要報廢的農機進行報廢解體并給予報廢補貼和更新補貼。從1990年開展“送檢下鄉”起,24年間累計服務200余次,出動檢驗員2 600余人次,實地檢驗拖拉機2.8萬余臺次。5年來,農機部門借助農訊通、農民信箱等平臺,向服務對象發送農機安全信息、溫馨提示等,累計達到96萬余條。通過創新服務方式和下沉工作深度,服務對象對農機部門的服務滿意度始終保持在98%以上,未發生一起效能投訴和行政復議案件。
3.2強化協作,構建工作合力
以“平安農機”示范區創建為契機,切實加強對全區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出臺了《寧波市鎮海區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協調、整合部門力量,確保農機安全生產管理長效機制的落實。在警農聯合執法基礎上,采用邀請運管聯合執法和現場通知處罰手段,使拖拉機超載超限行為大幅下降。進一步提升公安駐農機警務室的規范化建設水平,規范警務室日常管理,專門出臺《關于切實加強鎮海區公安駐農機警務室建設工作的意見》,從裝備、設施、資金等方面保障公安駐農機警務室正常運行,并建立了由各自分管領導、農機監理和各交警中隊負責人參加的區農機局和區交警大隊定期工作交流制度,共同研究加強拖拉機管理的對策。從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警務室及各交警中隊共出動執法檢查79次,檢查拖拉機572臺,處理拖拉機違法67起,有效遏制了拖拉機交通事故的發生。

“農機質量月”檢修插秧機
3.3強化宣教,營造創建氛圍
以深化全員農機安全培訓工程為主線,多方位、多角度開展農機安全教育培訓活動,突出培訓實效。出臺了《鎮海區深化全員農機安全培訓工程實施方案》,2014年以來,已累計舉辦農機安全培訓班7期,培訓265人次,分別對鎮(街道)、村農機安全監管人員、“三項崗位”人員解讀了《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浙江省農業機械化促進條例》等法律法規,宣教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安全技能和隱患排查內容,提高農機監管人員思想認識,強化安全法制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多措并舉開展“平安農機”宣傳,共印制5 000余份《創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區倡議書》,發放到各鎮、村、學校、集市和農戶手中。從2013年起共制作5期“農機之窗”宣傳海報在全區43個宣傳櫥窗進行張貼,在《今日鎮海》《現代農機》等報刊上刊登“平安農機”相關文章18篇、印發“平安農機”簡報5期、發布部省市農機網絡信息130余條,在拖拉機較多的路口和事故易發路段相繼懸掛各類農機安全橫幅42余條,繪制“平安農機”系列墻畫和墻體標語36余幅,著力打造“平安農機”示范路,并在農機專業合作社、烘谷中心、農機手活動室內放置了一批安全操作規程和宣傳教育掛圖,警示廣大機手注意農機安全文明駕駛和操作。還在駱駝、九龍湖、澥浦等地開展了“送保下鄉”和“送教下鄉”活動,現場向參保組織和機手發放了保單,解讀了政策性農機保險政策及保險條款,并舉辦了專題農機安全培訓講座。
3.4強化領導,夯實財政保障
區委、區政府對創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區高度重視,專門成立由區長任組長、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和鎮(街道)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具體創建工作,全區各鎮(街道)均建立了創建領導小組,全區上下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農機主抓、部門協作、社會支持、群眾參與、綜合治理”的創建工作機制。全區還將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區政府對鎮政府、涉農街道辦事處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區、鎮、村、戶四級層層簽訂農機安全生產責任狀、農機手安全生產承諾書652份。積極加大創建財政投入,已累計投入創建工作資金550多萬元,用于農機安全生產基礎建設和各類農機安全管理的扶持,其中:累計投入達135萬元的規模化高品質育秧中心已投入運轉,保障了機插作業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避免了因秧苗品質導致的作業停歇;累計投入183萬元的現代化烘谷中心建成投產,避免了農民因惡劣天氣而搶收搶種的疲勞作業、突擊作業,導致農機事故的發生。2014年在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啟動田楊陳糧庫功能提升工程——集“農機服務、農機停放、農機檢修、農機檢測”四位一體的農機綜合服務中心,預計投入50萬元。減免農機使用費用,農機牌照費、檢驗費、考試費等項目收費全部免除。市、區兩級財政還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對創建成功的省級“平安農機”示范鎮(街道)、省市“平安農機”示范村、“平安農機”示范合作社給予5萬元、0.7萬元、1.5萬元的獎勵,提高基層的創建積極性。
創建“平安農機”示范區是打造平安鎮海、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自2003年啟動創建農機安全村、安全鎮活動以來,農機作業參與人的遵紀守法意識和文明交通意識明顯提高,包括大量外來人口在內的農民群眾安全意識有了明顯增強,農村道路出行秩序更加良好,使全區人民群眾享受到了創建“平安農機”的成果。今后將進一步鞏固、完善和提高“平安農機”建設成果,探索創建“平安農機”的長效機制,提升農機安全生產水平,全力保障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作者信息:1寧波市鎮海區農機局農機監理科;2寧波市鎮海區農機局辦公室:315200,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