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菊
中國新聞門戶網站可視化新聞欄目對比分析
毛竹菊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本文通過介紹中國四大新聞門戶網站對可視化新聞的實踐概況,對比分析其中4個欄目的內容,發現中國新聞門戶網站的可視化新聞欄目呈現出兩種類型:一種是以網易數讀為代表的數據新聞,一種是以搜狐數字之道為代表的信息圖新聞。研究發現,可視化新聞的數據來源決定了其內容和形式。
可視化新聞;數據新聞;中國新聞門戶網站;信息圖
可視化新聞是近年來新聞業界實踐的產物,而新聞學界對數據新聞的理論探討稍顯滯后。本文通過對中國四大門戶網站可視化新聞欄目的對比分析,歸納中國門戶網站可視化新聞欄目現有優劣及特點。
經過文獻查閱后,發現學界對“可視化新聞”的概念尚無定論。在此,筆者將其定義為:可視化新聞是以數據為核心,以信息為支撐,以可視化形式為基本載體,以數據可視化、信息圖、交互式作品、動態信息圖等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新型新聞報道形式。
另外,本文將“中國新聞門戶網站”框定為四大門戶網站,即網易、新浪、搜狐、騰訊。在2012年前后,四大網站相繼開設了可視化新聞專欄,筆者根據開設時間、網站內容的接近性,各在四大門戶網站里選擇了一個新聞可視化欄目作為比較對象:《搜狐數字之道》《網易數讀》《騰訊新聞百科》《新浪圖解天下》。研究樣本截取了2012年至2013年的內容,以作比較。
2.1概況
四大可視化新聞欄目開設的先后時間依次為:《搜狐數字之道》于2011年5月21日開設,《網易數讀》于2012 年1月13日上線,《騰訊新聞百科》于2012年4月25日上線,《新浪圖解天下》于2012年6月4日上線。
2012年至2013年間,網易數讀發布了249篇;搜狐數字之道發布了221篇,其中包括10篇全國兩會熱點策劃;騰訊新聞百科發布了243篇,其中包括15篇“奇怪的美國”、2篇“解密高官貪腐”等策劃,“雙面中國人”等原創視頻策劃;新浪圖解天下發布了148篇,其中包括45篇熱點制圖,4篇關于“十八大”的特別策劃等。
筆者通過Tagxedo軟件簡單統計了一下4個可視化新聞欄目的主要關鍵詞(按從左到右、權重由高到低順序排列)。
從表1可看出幾點,一是4個網站的關注重點在集中的中國,網易數讀關注全球的目光稍微多一些;二是4個網站的關鍵詞有重合,除了表中的中國、奧運、美國等詞以外,地震、食品、養老等詞也多次出現。
2.2其他相似欄目
在網易新聞中心,不僅是網易數讀致力于可視化新聞,網易新聞專題報道也在做專題新聞可視化,前者側重于數據新聞,后者側重于熱點新聞的整合和梳理。
《騰訊新聞百科》設立于2012年4月,同年的12月騰訊新聞中心又設立了《數據控》欄目,兩者的區別可以從標語為切入口,前者的標語是“新聞說明書”,后者的標語是“用數據解讀新聞”。2014年初,《數據控》欄目停止更新。
《新浪圖解天下》與《搜狐數字之道》欄目都是其所屬新聞中心唯一的數據新聞欄目。
除了新聞頻道以外,四大門戶網站的部分頻道也推出了可視化欄目,詳情見表2。
3.1內容差異
《網易數讀》的內容偏向于呈現全球的(以美國為主)新聞,多以中西情況對比為主;其余三者的內容則偏向于呈現中國國內的政治、民生、財經等國內新聞。
3.2形式差異

表1 四大網站關鍵詞權重排序
從呈現形式上看,網易數讀的信息圖很少采用分段的形式,大多以一張整的信息圖呈現所有信息量;而其他三個網站均有使用過在信息圖內分段的方式解釋一個概念。

表3 2013年12月報道中四大網站數據來源的類型與次數
從主頁版面上看,網易數讀的頁面像一個普通的博客界面,而其他三個網站都主頁都是相關報道的縮略圖(也可調整為列表模式)集錦。
3.3數據來源差異
要深究《網易數讀》為何與其余三者在內容和形式上有如此差異,可追溯到四者在數據來源的選取上。
筆者統計了2013年12月報道中四大欄目數據來源的類型與次數,如表3所示。
從表3可看出,《網易數讀》的數據來源主要是國外的國際組織、非政府機構和國內的政府部門等,來源多樣;而其余三者的數據來源主要是國內的媒體,來源單一。
數據來源決定了媒體說什么,因此網易數據的內容偏向于中外比較,更具有國際視野;而其余三者的內容幾乎等同于國內其他媒體的內容。
數據來源也決定了媒體如何呈現故事,因此《網易數讀》獲得的數據可以通過數據可視化技術,呈現一個完整的可視化圖像;而其余三者的數據來源是國內媒體,媒體的文本時常采用在行文上十分有邏輯的分段式。因此,基于新聞文本的可視化新聞也呈現出分段形式。
數據來源還決定了媒體是否在進行內容再生產。《網易數讀》通過對數據的挖掘、統計分析和重新呈現,將數據呈現為了新聞故事,是一個內容再生產的過程;而其余三者則是將其他媒體的文本內容改編為可視化新聞,附之以圖表、表格等可視化元素,并沒有對內容進行再生產,屬于簡單的搬運和可視化。
因此,筆者在此有理由認為,應該對四者進行區分:《網易數讀》的內容屬于數據新聞,而其他三者的(大部分)內容屬于信息圖。如圖1所示。
3.4兩種類型
在上一部分對中國新聞門戶網站的可視化新聞欄目做出區分后,筆者在這一部分將繼續闡釋這兩種類型的區別。
以《網易數讀》為代表的數據新聞是什么呢?筆者在此援引有學者對“數據新聞”的定義:基于數據的抓取、挖掘、統計、分析和可視化呈現的新型新聞報道方式。生產數據新聞的幾個步驟包括獲取數據、分析數據、數據可視化、分享[1]。
以搜狐數字之道為代表的信息圖新聞又是什么呢?根據美國公共關系學家道格·紐瑟姆(Doug Newsom)的概括,信息圖包括圖表(chart),圖解(diagram),圖形(graph),表格(table),地圖(map)和列表(list)等。技術上把信息轉化為可視的圖,在學界被稱為視覺傳達。
前者是完全基于數據的挖掘、分析和可視化來呈現一個新的新聞故事,后者中的數據要求則不是硬性的,而是將重點放在可視化元素上。
因此,中國四大新聞門戶網站的可視化新聞欄目的實踐其實分屬兩種類型,網易數讀最接近數據新聞的形式。
[1]方潔,顏冬.全球視野下的“數據新聞”:理念與實踐[J].國際新聞界,2013(6).
毛竹菊(1992-),女,四川宜賓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新聞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