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云帆


[摘要] 目的 對高壓氧不同時機應用治療重度顱腦外傷進行比較。方法 隨機選取該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間收治130例重度顱外傷患者,根據治療時機分為對照組(n=65例)和實驗組(n=65例)。對照組在傷后15~30 d給予高壓氧治療,實驗組在傷后10~15 d給予高壓氧治療。治療后,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GCS評分和蘇醒時間。 結果 ①實驗組的治療效果(治療總有效率為87.67%)優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2.31%),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實驗組的GCS評分(13.66±3.17)優于對照組(10.51±2.59),實驗組蘇醒時間(23.8±2.7)短于對照組(31.6±4.5),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盡早高壓氧治療重度顱腦外傷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減少后遺癥,縮短蘇醒時間,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高壓氧;不同時機;重度顱腦外傷
[中圖分類號] R651.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6(c)-006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hyperbaric oxygen at different timing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Methods 130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 were assigned to (n = 65 patients)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 = 65 patients) according the timing of treatment.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15-30d after injury, while thos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10-15d after injury. After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GCS score, and recovery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① experimental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87.67%)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72.31%), compared to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 ② GCS sco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3.66±3.17)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0.51 ± 2.59),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overy time (23.8 ± 2.7)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31.6±4.5), contras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early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can reduce mortality and improve the cure rate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shorten recovery time, therefore it is of significance.
[Key words] Hyperbaric oxygen; Different timing;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顱腦外傷是神經外科常見的一種疾病。多見于交通、工傷事故、火器傷、墜落傷及各種利器、鈍器對頭部的傷害。顱腦損傷往往傷情嚴重,死亡率、致殘率高。據統計重型顱腦損傷的死亡率為50%,約有15%留有腦功能后遺癥。國內報道[1]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療效的數量越來越多,治療效果顯著。但在選擇治療時機問題上仍然存在著爭議。該研究隨機選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間該院收治的130例接受高壓氧治療的重度顱腦外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就高壓氧不同時機應用治療重度顱腦外傷的效果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該院130例接受高壓氧治療的重度顱腦外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致病原因:交通事故45例,墜落傷32例,利器損傷23例,鈍器損傷20例。影像學檢查硬膜下腦血腫26例,硬膜外腦血腫29例,顱骨骨折55例,蛛網膜下腔出血25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5例,其中,實驗組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齡在28~67歲,平均年齡(45.5±12.7)歲,交通事故25例,墜落傷15例,利器損傷15例,鈍器損傷10例;對照組男性33例,女性35例,年齡在29~69歲,平均年齡(48.2±13.1)歲,交通事故30例,墜落傷13例,利器損傷12例,鈍器損傷10例;對照組和實驗組在年齡、性別、致病原因等基本狀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2]。
1.2 方法
對照組和實驗組給予相同的治療措施,包括脫水降低顱內壓、亞低溫治療、腦保護劑應用、抗感染以及糖皮質激素的應用[3]。對于開放性腦損傷、重度腦挫裂傷合并腦水腫意識障礙進行性加重或已有一例瞳孔散大的腦疝表現應該實施手術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在傷后15~30 d給予高壓氧治療,實驗組在傷后10~15 d給予高壓氧治療。治療壓力一般采用2-2.5ATA,吸氧60~80 min,1次/d,10 d為1個療程,連續3~4個療程。如病情需要繼續高壓氧治療,應該間歇1~2周,再繼續治療。
1.3 評價指標
①GCS評分(格拉斯哥昏迷評分),主要包括睜眼反應、語言反應和肢體運動3個方面,3個方面的分數加總即為昏迷指數[4]。②治療效果③蘇醒時間。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GCS評分和蘇醒時間的比較
實驗組的GCS評分高于對照組,蘇醒時間短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交通事故的增多,顱外傷的發生率逐年升高[5]。國內外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取得顯著效果。
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的優點如下:①迅速改善病灶區域腦組織缺氧[6]:高壓氧治療可以立即使患者動脈血氧分壓增加,血氧含量、組織氧含量和氧儲備增多,增加組織內毛細血管血氧彌散半徑。3ATA下吸純氧,大腦灰質中氧的有效彌散距離由常壓下吸空氣時的30 um增加到100 um。②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力:在高壓氧環境中腦血管收縮,顱內血管容積縮小,顱內壓力降低,使腦水腫得到改善[7]。2ATA下吸純氧,腦血流量減少21%,顱內壓降低36%。高壓氧降低顱內壓力迅速,無脫水藥物的某些不良反應,可以減少脫水藥物用量。③促進蘇醒:高壓氧使椎基底動脈擴張,使腦干、小腦能獲得較多的血液供應和充足氧氣,加速腦干、小腦損傷的恢復,改善網狀結構的功能,利于患者恢復意識和清醒。④促進病灶炎性的吸收:高壓氧可以迅速糾病灶區域缺氧,增加吞噬細胞吞噬和消化死亡組織、細胞能力,加速病灶清除和血腫吸收[8]。⑤加速組織修復:高壓氧環境中病灶區域缺氧得到糾正,膠質細胞分化增值,產生大量膠質纖維修補損傷的組織,側支循環建立增加病灶供血,毛細血管再生加快。⑥高壓氧使血腦屏障通透性可逆性增加:藥物易于向腦組織內滲透,增強藥物療效。
該研究對照組在傷后15~30 d給予高壓氧治療,實驗組在傷后10~15 d給予高壓氧治療。其結果為:實驗組的治療效果(治療總有效率為87.67%)優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2.31%),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GCS評分(13.66±3.17)優于對照組(10.51±2.59),實驗組蘇醒時間(23.8±2.7)短于對照組(31.6±4.5),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合相關研究資料進行橫向評價,發現,任小罡[9]在研究不同時機應用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時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更好,張暉[10]等人研究中同樣表明早期高壓氧治療重度顱腦外傷的療效更加可靠,與王洋[11]等人的研究相互印證。佐證了該研究研究結果。
綜上所述,盡早高壓氧治療重度顱腦外傷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減少后遺癥,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梁永俊.高壓氧早期綜合治療對重度顱腦外傷療效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2014,15(7):52-53.
[2] 吳霞,唐英明.高壓氧(HBO)治療不同時機重度顱腦外傷的療效[J].求醫問藥,2012,10(12下半月):575-577.
[3] 利志波,黃春旭,袁偉平.不同時機及長期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9(8):296-298.
[4] 韋英光.顱腦外傷患者高壓氧介入時機及效果探討[J].中國醫藥導刊, 2012,14(5):795-799.
[5] 王泳,劉潔,李海東.高壓氧治療重度顱腦外傷遠期療效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1,26(5):411-416.
[6] 韓文軍.重度顱腦外傷應用高壓氧早期綜合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工程,2014,22(10):97.
[7] 齊濤.高壓氧治療的時間段對于重度顱腦外傷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6):259-261.
[8] 夏銘飛.對重度顱腦外傷患者實施早期高壓氧綜合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23):196.
[9] 任小罡.不同時機應用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的效果對比[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23):63-66.
[10] 張暉,董輝,王和平,等.早期高壓氧治療重度顱腦外傷的療效評價[J].云南醫藥,2014,35(3):306-307.
[11] 王洋.高壓氧治療重度顱腦外傷后偏癱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2):28-29.
(收稿日期:201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