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迎春
[摘要] 目的 探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的術前、術中和術后的護理。方法 選取該院自2010年12月—2014年12月以來收治的91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隨機分為對照組(39例)與觀察組(52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術前、術中及術后精心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住院時間(4.12±1.02)d明顯低于對照組(7.69±1.03)(t=16.254,P=0.001<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9.62%)、護理滿意度(92.31%)與對照組(25.64%、76.92%)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時,給予術前、術中及術后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 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圍術期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6(c)-016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for endometriosis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surger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91 cases with endometriosi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0 to December 2014.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39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5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the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areful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uch shorter length of stay [(4.12±1.02)d vs (7.69±1.03)d] (t=16.254, P=0.001<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62% vs 25.64%)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2.31% vs 76.92%) (P<0.05). Conclusion For endometriosis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surgery, the effect of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Endometriosis; Laparoscope; Perioperative nursing; Clinical effect
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的優點,使其在婦科疾病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為提高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也需要對其圍術期實施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其中術前、術中及術后精心護理在手術患者中的應用,能夠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該研究為了探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的圍術期護理及效果,特選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該院收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作為該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該院自2010年12月—2014年12月以來收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91例,所有患者經診斷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均了解研究相關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39例)和觀察組(52例),對照組:年齡(22~45)歲,平均年齡(31.02±4.36)歲;病程(2~31)個月,平均病程(13.2±1.4)個月。觀察組:年齡(20~46)歲,平均年齡(32.41±3.48)歲;病程(3~31)個月,平均病程(14.12±2.0)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資料,可得均P>0.05,即說明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均衡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包括術前檢查、術后病情觀察、治療、用藥指導等。觀察組:實施術前、術中及術后精心護理,護理措施。
1.2.1 術前護理 術前主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皮膚護理,并進行充分的陰道及腸道準備等。近年來,隨著微創手術的飛速發展和不斷進步,新興技術不斷興起,腹腔鏡手術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由于患者并不十分了解腹腔鏡手術,因此不可避免會懷疑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效果及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臨床護理人員就應該在整個圍術期對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心理護理,將腹腔鏡手術的相關知識詳細講解給患者,積極開導患者,使患者的疑慮有效消除,從而保證其在接受手術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情[1]。同時將舉宮器放置在患者陰道內,術前3 d定時運用0.5%碘伏棉球為陰道消毒,1~2次/d。此外,徹底清潔臍孔周圍皮膚,使臍孔周圍皮膚免受損傷,并對其細菌感染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術前1 d對患者進行灌腸,將宿便排空,使腸道保持清潔,并在術前12 h督促患者禁飲禁食,從而為腹腔鏡手術切實做好腸道準備。endprint
1.2.2 術中護理 術中主要對患者進行導尿管護理。通常情況下在術前半個小時為患者留置導尿管,將引流袋接好,使引流袋的持續開放得到有效的保持,為麻醉過程中對患者尿量進行有效的觀察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2]。
1.2.3 術后護理 術后主要對患者的血氧飽和度、血壓、心率、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讓患者進行4~6 h[3]的持續低流量吸氧,并切實做好對患者的體位、腹部切口、尿管、飲食等方面的護理,同時對術后并發癥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并給予其及時有效的處理。術后麻醉期讓患者取平臥位,頭向一側偏,以對嘔吐物向氣管進入的現象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對患者進行積極的鼓勵,使其盡早下床活動,這樣一方面能夠對靜脈血栓的發生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另一方面又能夠為傷口的早日愈合及胃腸蠕動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將腹脹的發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給予腹部切口的滲血滲液現象以充分的重視,及時配合臨床醫師處理發現的問題。使通暢的導尿管得到切實有效的維持,對患者的尿量尿色進行嚴密觀察,1 d左右后將導尿管拔除[4],然后用0.02%~0.05%碘伏棉團對其會陰部進行擦洗,從而對尿路感染進行有效的預防?;颊叱鲈汉蠖酱倨涠嗍秤玫鞍?、維生素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定期來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同時運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分析,共分為3個選項,即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不良反應發生率、護理滿意度采用(%)表示,予以χ2檢驗,術后住院時間(x±s)表示,行t檢驗。所有數據均完整導入表格中,利用SPSS 16.0軟件統一處理。當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及不良反應情況
觀察組住院時間(4.12±1.02)d明顯低于對照組(7.69±1.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6.254,P=0.001<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9.62%,對照組25.64%,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4.154,P=0.003<0.05),見表1。
3 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常見發病部位是卵巢,不同程度的慢性盆腔疼痛、痛經是常見的臨床表現。近幾年,在婦科疾病中,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率逐年升高。對于其治療,開腹手術在之前較為常用,手術創傷大。目前,隨著腹腔鏡治療技術的發展,其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中逐漸應用,且創傷小、療效好。
腹腔鏡手術的護理是手術能否成功的重要環節。從手術過程來看, 對患者的護理分為術前、術中、術后護理; 從大體上來分可分為心理護理和生理護理兩方面。之所以進行心理護理的原因是,大部分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特別是不孕患者就醫歷程艱辛復雜, 傳統的生育觀使其感到自己很不幸,心情復雜、焦慮,加之本病手術有可能無法根治,術后還存在復發的可能性,患者的心理壓力很大,因此我們應加強對患者的身心護理。在患者手術前, 護士應配合醫師協助患者做好生理上的準備工作,包括陰道準備、皮膚護理、腸道準備等。術中護士的主要工作是放置好導尿管。術后對患者的護理是整個護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在患者手術后仍處于麻醉期時,護士應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若患者有嘔吐感,應及時處理,以防嘔吐物進人氣管?;颊咝g后發現任何異常情況都應及時向醫師匯報,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對患者實施術前、術中及術后護理極為關鍵,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且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較快康復。徐美華[5]等學者通過選取37例行腹腔鏡手術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給予圍術期護理,包括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護理等,可保證手術成功,促進患者快速康復。在該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實施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精心護理,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為(4.12±1.02)d,對照組為(7.69±1.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該研究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5.64%,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9.62%其差異明顯,與樊俊梅[7]學者報道相一致。主要并發癥有腸道損傷、輸尿管損傷、卵巢功能早衰等,因此應做好術前正確評估,若發現有子宮不活動,盆腔包塊界限不清,表明有盆腔粘連,應及時給予治療;同時在手術中應盡量保留正常的卵巢組織,給予創面止血,避免盲目電凝止血,防止損傷輸尿管,同時卵巢創面盡量少用電凝止血,防止對卵巢功能造成影響。趙靜薇 [8]學者對30例腹腔鏡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給予相應護理干預,得到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3.3%,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3%,明顯低于該研究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這可能由于該所選研究對象的差異性,導致并發癥發生率高于趙靜薇研究。但國外相關文獻報道[9],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在1.88%,但從我國腹腔鏡手術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相對較高。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應擴大研究對象,尋找更適宜的方法。
綜上所述,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的術前、術中和術后的精心護理,可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臨床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
[1] 莊敏.子宮內膜異位癥行腹腔鏡手術圍術期的護理[J].河北醫學,2009,15(12):1472-1474.
[2] 方富蓮.腹腔鏡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44-45.
[3] 劉鵬.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手術后的護理研究[J].中外醫療,2013,32(6):153-155.
[4] 劉詠.婦產科手術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3(21):99,101.
[5] 徐美華,蔡金來,林萍,等.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圍術期的護理[J].當代護士:??瓢?,2014(4):71-72.
[6] 楊啟蘭.婦產科手術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護理探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2):46-47.
[7] 樊俊梅.臨床護理途徑在子宮內膜異位癥圍手術期的應用研究[J].中外醫療,2012,31(23):144-145.
[8] 趙靜薇,鮑柳春,馮碧輝,等.護理干預在預防腹腔鏡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術后并發癥的效果觀察[J].河北醫學,2014,20(10):1725-1727.
[9] Tarik A,Fehmi C.Complic ations of gynaecological laparoscopy aretros pective analysis of 3572 cases from a single institude[J].J Obstet Gynaecol,2004,24(7):813-816.
(收稿日期:2015-03-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