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春艷 劉曉民
李建華:為健康播撒希望
文/王春艷 劉曉民
【人物名片】李建華,男,主任醫師、教授,九三學社社員,現任承德市中心醫院院長、腫瘤科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承德市醫學會常務副會長。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他掌握了腫瘤專業領域前沿技術,對腹部、頸部及乳腺部位腫瘤的診治、手術有獨到的見解和方法,在承德市率先開展了多項本專業高難度手術。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衛生系統青年崗位能手”“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優秀管理者”等多項殊榮,被譽為“仁醫仁術”的醫學專家。

李建華
在塞外山城承德,有這樣一位為了健康事業而執著前行的人:30年來,他服務患者不忘初心,為一方百姓托起了生命健康的綠洲。他就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承德市中心醫院院長、腫瘤科主任李建華。
1985年,李建華告別大學校園,走進承德市中心醫院,成為一名普外科醫生。他勤勉好學、刻苦鉆研,迅速從青年醫生中脫穎而出成長為技術骨干,不過十余年時間,就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青年崗位能手”。
“選擇了一種職業,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李建華的時間表永遠都是按照患者需求制定的。早上7:20查房、下醫囑,8:00出門診或上手術,雷打不動,風雨無阻。
無論多晚,下班前巡視每一位自己所分管的病人已成為他的工作習慣,他說:“晚上病情容易發生變化,特別是剛剛手術的病人。醫生多到病人的身邊探望觀察,不僅可以及時發現病情的細微變化、隨時調整治療方案,更重要的是可以為病人注入一種信心和安全感。”
一次,李建華外出參加學術會,回到承德時已近深夜十點,室外風雨交加、寒氣逼人,但他依然來到醫院。“李主任,都這么晚了還下著大雪,您怎么來了?”病人及家屬見到他意外而感動。李建華微微一笑:“不看看你們,我不放心啊?”
科里曾收治一位骶尾部骨肉瘤的20歲農村患者,家人帶他輾轉了多家醫院,但均因手術難度大而未予手術。帶著最后一絲希望,他們慕名找到了李建華。李建華在給小伙子做了全面檢查后,經過認真權衡和科學論證,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并以精湛的手術技術和豐富的臨床經驗順利規避了術中的各種風險,歷經10個小時終于成功“剔”除了患者骶尾部15cm的腫瘤,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了解到多年的四處求醫已使這個農民家庭捉襟見肘,李建華把500元錢塞到了患者父親的手中。
醫者仁心,正是懷著兼濟天下、回報社會的情懷,李建華在業務領域不斷探索,勇攀高峰。從醫30年來,他成功完成疑難復雜手術4000余個,其中全胃切除術、甲狀腺癌根治功能性淋巴結清掃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半肝切除術等高難度手術,填補了省、市該領域的空白。
“醫院文化在醫院的建設與管理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只有不斷增強員工的價值感、溫暖感、幸福感和歸屬感,醫院才能取得快速的發展。”李建華注重將制度管理與文化建設作為促進醫院發展的雙動力,從“一年發展靠機遇、十年發展靠規劃、百年不敗靠文化”的角度,在全市同行業中率先開展了醫院文化建設。
按照以精神文化為核心、規范行為文化、推動物質文化的總體思路,李建華和其他院領導一班人,提煉出了具有醫院鮮明職業特色、被全體員工認可并自愿遵循的價值理念體系,并秉承“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文化傳承和發展理念,根據員工的思想狀況進行了13場培訓,內容涉及醫院文化與服務理念、打造一流團隊精神、醫患溝通、醫院員工的敬業精神、現代醫院營銷戰略等,有效培養和提升了全院員工的醫學人文素養。
在這一過程中,李建華撰寫了《熠熠閃光的銘言》《工作·生存·發展》《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醫院工作》等多篇文章與員工共勉,并在全院組織了“工作就是責任”“讓醫學走向人文”“愿善良成為醫學的靈魂”“良心是行醫的底線”等多場主題大討論及“向世界最好的醫院學管理”全員讀書活動,啟迪心智,產生共鳴。
“目前,‘尊重生命,關愛患者,做一名技術精湛、親和善良、精神高貴的醫務工作者’已在我院形成共識,‘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的醫學人文準則逐步滲透到臨床工作的每一個細節當中。‘水深魚極樂,林茂鳥知歸’已經成為我們醫院員工工作、生活的情景寫照。”李建華自豪地說。
付出總會有回報。近年來,在李建華的積極帶動下,該院先后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百姓放心百佳示范醫院、全國醫院人文管理榮譽獎、河北省醫德醫風示范醫院、河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北省創建“誠信醫院”先進單位、河北省“白求恩杯”競賽優勝單位、河北省創先爭優暨“修醫德、強醫能、鑄醫魂”先進集體等諸多稱號,醫院文化建設成果多次在國家及省市級會議上做經驗交流。2012年1月,該院被中國醫師協會批準為“中國醫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基地”。
秉承著“已病早治,未病先防”這一從醫理念,李建華針對承德市乳腺疾病發病率逐年增高的狀況,主持開展了乳腺疾病的普查工作,每年普查人數2000人次,減少了乳腺疾病的患病率。在他的帶領下,承德市中心醫院腫瘤科現已發展成為承德市醫學重點學科、市級名科,腫瘤的綜合治療水平在全市醫療衛生行業形成品牌優勢,并躋身全國先進行列。
承德地區腦卒中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成為困擾當地百姓的一大“健康殺手”。李建華迎難而上,多年來致力于腦卒中的篩查與防治工作,有效控制腦卒中發病率,提高腦卒中的救治能力和水平,2013年11月,承德市中心醫院被國家衛計委授予“全國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

李建華與荷蘭來訪代表團進行交流

李建華在進行疑難病例會診
李建華以此為契機,結合承德中小城市特點和醫院的實際,經與相關科室反復論證確立了“院前腦卒中宣教與篩查、院中腦卒中急診急救及多學科干預、院后腦卒中患者隨訪及健康指導”三維立體規范的篩查與防治模式。自2013年11月至今,該院已為200余例腦梗塞患者成功溶栓,并為多例頸動脈狹窄患者實施了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均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在做好院內腦卒中篩查工作的同時,積極推進鄉鎮、社區高危人群的篩查與防治,目前已完成高危人群腦卒中篩查10,000余人次;通過義診宣傳、健康科普講座等對社區居民、公安民警、公交車司機、出租車司機等進行科學防治腦卒中的健康教育……該院的成功經驗多次在國家級會議上交流,全國多家同級醫院來院參觀學習。
李建華大力倡導開展基層醫師培訓工作,2004年承德市首家鄉鎮、社區醫師培訓基地在承德市中心醫院成立。基地成立之初,承德市中心醫院承擔全部費用,對567名鄉鎮、社區醫師及267名村醫進行培訓,努力培養留得住、用得上、高素質的基層醫師隊伍。
這些培訓、講座,在一次次與死神賽跑的突發事件中,證明了價值:平泉縣小寺溝鎮衛生院李大夫,在基層醫師培訓后回院不久,即應用學到的溶栓新技術成功搶救了一名心肌梗死農民患者,改寫了當地衛生院建院以來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成功率為零的紀錄……雙橋區大石廟鎮出租車司機王先生用在該院“急診急救技能培訓”中學到的心肺復蘇術,成功救治了被高壓電弧擊傷至呼吸心跳驟停的鄰居;承德石油高專的兩名學生參加健康知識講座后為南園路猝死的老婦施救,為挽救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昔日付出的汗水與心血,已成為今日事業的堅固基石。李建華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優秀管理者等諸多殊榮。面對榮譽,以“努力是做人的本分,收獲全當意外”為座右銘的李建華從容淡定,謙和真誠:“作為承德市中心醫院的一員,我們的個人發展離不開醫院的發展,而且是建立在醫院發展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