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玲
十年政協不尋常
文/王 玲
2005年2月,我調入吳橋縣政協工作。十載政協情,濃濃深似海。留在記憶里的點點滴滴,清晰如昨,歷歷在目。
記得剛剛踏入政協的大門時,我的心靈世界打開了另外一扇窗,一切都是那樣的新奇,那樣的精彩。然而,激動過后更多的是誠惶誠恐,不知所措。我能勝任政協工作嗎?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剛一進縣政協我就參加了政協全會的服務工作。當時,耳聞目睹了那感人的一幕一幕……那時街道、賓館,會場等處都懸掛著“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大紅條幅,讓我深感作為一名政協人的光榮與自豪。會場上的莊嚴與隆重,讓我肅然起敬。接下來,聆聽了領導們精彩的報告以及委員們暢所欲言的討論,我明白了政協的性質、地位、作用,也明白了自己肩負的職責與使命……
我被安排在提案委員會工作。從此我投身到新的工作崗位,邊學習,邊工作,參與提案的征集、審查、立案、整理、督辦、調研等各項工作。縣政協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暢通委員建言獻策渠道、規范委員遞交提案方式等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想這些年,每年都有經過我初選并定為重點調研的提案,經深入調研后,上報縣委、縣政府,并被采納,為吳橋縣經濟社會發展助一臂之力。每想到此,心中就充滿自豪感和幸福感。
從2009年初開始,不斷有政協委員通過提案、社情民意等多種渠道,建議縣委、縣政府在縣城內盡快建設一個大型公園,以解決人民群眾的憩息和文體活動之需要,提升縣城品位。2010年,縣政協把此提案列為當年的一號重點提案,并作為專題進行調研。我作為調研組的成員之一,掌握了第一手翔實材料,認真地起草調研報告。調研報告經反復修改,會議審定后上報給了縣委、縣政府的主要領導。那段時間,正好趕上省政府發文,要求各縣市開展創建省級園林縣城的活動。我們借上了東風,縣委、縣政府采納了政協的建議,決定在縣城建一座高品位的公園,美化縣城環境,滿足群眾生活之需。在2011年3月份,縣委、縣政府關于投資5000萬元建設吳橋雜技文化公園的決策出臺了!公園從2011后10月份開始動工修建,經過多方努力,到2012年8月,峻工開放了。公園有假山、人工湖、栽有200多種樹木花草,修建了多處長廊亭閣。有全省第一流的大型音樂噴泉,有12,000平方米的大型廣場等多處文體娛樂活動場所。公園成了縣城靚麗的風景線,有力地美化了縣城生態環境。不論白天還是晚上,來公園休息和活動的居民川流不息。這是縣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成果,而自己又參與其中,這就更激發了自己多深入基層傾聽民意,多寫出優質提案的積極性。

王玲
2014年初,我陪同縣政協的領導與幾位縣政協委員經過深入調研,準備向縣委、縣政府提交一份關于實現城區集中供熱的提案。政協領導和委員們一致認為,在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百姓生活質量大局的形勢下,城區集中供熱已成為必然趨勢。經研究縣政協將之列為2014年的“1號提案”。政協主席趙連柱主持調研工作。我跟隨趙主席參加了調研的全過程。我們先后召集住建、發展局、桑園鎮各社區以及熱電公司、生物發電廠等單位的領導同志詳細座談,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并深入到擬作為供熱單位的生物發電廠實地考察,全面了解和掌握情況。我們根據調研的情況,很快以提案的形式報送縣委、縣政府。這件提案不僅詳細地論證了縣城實行集中供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還提出了我縣的有利條件和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并且逐一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對策,因此受到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做了重要批示,采納了政協的建議。2014年吳橋縣城區集中供熱工程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峻工、當年供熱。在施工過程中,縣政協的領導又多次帶著我去施工第一線進行視察和督辦,出主意、想辦法,幫助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困難,加快了工程進度,創造了“吳橋速度”。根據對城區內接通集中供熱的用戶調查,滿意率達到了100%,居民們那種高興勁兒就甭提了。
十多年來,多個重要提案的落實,讓吳橋縣政協發出了耀眼的光芒。各級領導和各界群眾更加了解縣政協,更重視縣政協了。他們認為,政協無可替代,大有作為。而自己作為縣政協的一員,能夠在其中發揮作用,體現了自身的價值。這讓我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往昔光燦燦,來日更斑斕。十年政協不尋常,我將一如繼往在政協大舞臺上獻出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