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秀芳
趙志永:做好沙河口村的領路人
文白秀芳
【人物名片】趙志永,現任固安縣禮讓店鄉沙河口村黨支部書記,為廊坊市五、六屆政協委員,固安縣五、六、七、八屆政協委員,八屆政協常委,固安縣工商聯副會長,廊坊市民營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
1964年,趙志永出生于禮讓店鄉沙河口村。高中畢業后,懷有青春夢想的他不甘于在黃土地上掙扎,毅然離開家鄉,找尋自己的出路。
1986年,趙志永進入北京市海淀區八里莊街道綠化隊工作。他工作認真,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獲得了領導和群眾的一致好評。由于表現出色,1993年,他被任命為綠化辦主任兼隊長。在綠化隊工作期間,他不僅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而且努力學習,既學習綠化方面的知識,也學習管理方面的知識。2001年,各方面條件都成熟之后,恰逢體制改革,他成立了北京金荷蓮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任公司法人、總經理,2006年任公司董事長。在他的管理下,公司發展生機勃勃,如日中天。這一路走來,趙志永邊干邊學,學大專、修本科、讀研究生,青春的夢想伴隨著事業的發展,使他不斷地增長見識,提升著各方面的修為和能力。
如果說掙錢考驗的是能力,那么花錢考驗的就是品位了。趙志永有錢了,實現了當初走出黃土地時的愿望,但他并沒有只顧自己享受,想到自己在北京的感受與農村環境的差距,村街發展的需要以及鄉親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讓他不能在北京待得心安理得。
幾番思考和權衡之后,趙志永決定重返家鄉,改變沙河口村的落后面貌。
2012年3月27日,年近五十的趙志永作為沙河口村新一屆書記在村民面前亮相。身處固安縣最大的村,819戶3068人的這樣一個大集體,領路人需要有清醒的頭腦和大膽的作為。他先是俯下身子摸村情、訪民意、調班子、鼓士氣,繼而對內打基礎,向外擴渠道,一番基礎工作穩定后,他大刀闊斧的做事風格就顯現出來了。2013年3月,他注冊了固安縣昊緣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自成立以來,堅持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走“五化、六統一”的管理模式之路。“五化”是指種植規模化、生產標準化、處理商品化、銷售品牌化、經營產業化。“六統一”是指統一品種、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品牌標識、統一銷售、統一物資供應、統一質量檢測。在他的領導下,合作社運行順利,7月流轉土地300畝,8月建設日光溫室32棟,總投資千萬余元,10月份種苗,12月份產生效益,蔬菜在當年春節就上市了,同時也解決了當地100多人的就業問題。

趙志永
村街發展的產業定位找到了,滿足了鄉親們的就業需求,帶動了鄉親們的增收。此時,趙志永并沒有滿足,他又拿出大部分精力致力于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創建優美的生活環境,讓沙河口村舊貌換新顏。嶄新的路燈照亮了回家的路;大氣的鐵藝牌樓向路人昭示了沙河口的新門面;增容的變壓器滿足了水利用電的需求;村街南北道路平整寬敞;全村排水設施得以修繕;生活垃圾管理有序;重要路口地帶安裝了監控設施,保證村民安全;幼兒園、健身廣場、衛生室等配套設施齊全,這些變化讓鄉親們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硬件提升了,環境改善了,村民的幸福指數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登記發放各項農業補貼,辦理社保卡,推進新農合,做好新農保,改善教學條件,延伸高音廣播線路……所有這些工作,在趙志永的帶領下有條不紊,一一實現。圍繞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和農業開發項目,近年來沙河口村又大做文章,繼續描畫憧憬中的幸福鄉村。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讓鄉親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個新書記給大家帶來的福祉。大家都說,咱沙河口村變樣兒了!
別人不敢想的,他敢想;別人做不到的,他能做。走在村街的林蔭道上,這個被老百姓親切稱為“治村能人”的趙志永絲毫不敢懈怠,繼續思索著,“村里的工作剛剛起步,作為領路人,我要穩扎穩打,絕不能辜負了父老鄉親的期待。”他感到渾身上下充滿了力量,美好的愿景正一步步向他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