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廷平, 張玉龍,辛玉娣
(國網山東平原縣供電公司,山東 平原 253100)
110kV王鳳樓變電站為110kV雙主變變電站,包含110kV進線兩條,35kV出線8條,10kV出線16條;其中二次電纜有27000米,因此二次電纜敷設情況對整個工程進度進展具有較大的影響。
二次電纜施工人員技術水平不一,有些人員缺乏敷設電纜的知識經驗,不熟悉整個工作流程。
由于二次電纜施工處于寒冷季節,氣溫較低,電纜相對比較脆弱,容易造成磨損,對施工造成影響較大。
由于是新建站,電纜種類較多,在敷設過程中,更換電纜頻繁,造成施工進度減慢。
現場共有開關柜44面,GIS設備7套,分布在1、2層,電纜走向復雜,如果前期工作不到位,容易造成電纜敷設混亂,交叉嚴重,造成敷設進度和質量嚴重不合格。
(1)針對人員技術水平不一,選派經驗豐富人員對施工人員進行短期培訓,主要培訓內容為敷設電纜注意事項以及帶領施工人員現場勘查施工路線,讓施工人員大體了解整個施工路線及施工流程。
(2)針對電纜脆弱問題,敷設過程中要尤其注意,敷設引力要適中,敷設過程,每位工作人員要時刻注意電纜情況,發現損壞電纜及時報告,及時更換。
(3)工程開始前,根據對施工現場情況分析,將所有電纜放置在合適位置,型號標示清楚。
(4)工程開始前,相關工作負責人應提前到現場進行勘察,對現場情況進行分析,結合施工圖紙所需敷設電纜的位置對電纜敷設路徑做到心中有數。
施工前,相關領導需確定工作負責人,工作負責人應了解現場實際,制定施工計劃,根據人員素質水平不一特點,明確分工,確定由知識經驗豐富技術人員統一指揮,明確電纜敷設順序;經驗相對比較豐富的人員對電纜敷設過程進行引導,避免路徑錯誤,敷設過程每一個重點部位都需要有專人負責。
安排專人統計電纜型號數量,按照電纜清冊做好電纜標示。根據以往電纜敷設經驗,準備好錘子、扦子、撬棍、電纜盤支架、綁絲、扎帶、斷線鉗、人字梯、手電筒、雨靴等工具。
電纜敷設過程做到有條不紊,電纜敷設工期合理,敷設質量符合國網要求。
針對電纜型號較多,電纜敷設更換頻繁的問題,采用多個電纜轉盤,將不同型號的電纜分別放到不同的電纜轉盤。敷設過程不拘泥于一種電纜的敷設,一臺設備需要的不同型號電纜可在同一個階段敷設完成。電纜敷設到位,且細化到盤柜左右兩側的各單元位置,便于電纜整齊布置,減少材料浪費。
5.2.1 統計電纜數量型號,合理進行編排
在施工前,技術人員以主控室為中心,依據電纜來自位置,將電纜進行重新統計分析,并以數字進行編號,一根電纜對應一個編號。將以上編排內容制成表格,如下
電纜編號完成后并再次核對完畢后,敷設人員可以清楚的知道二次電纜根數,從而避免在敷設過程中造成電纜的遺漏。
5.2.2 兩人配合指揮,相互對應
在敷設過程中,將已經編號的電纜表格打印兩份,由電纜終點和起點的兩人分別收執,敷設過程中,對每一根敷設的電纜兩人應同時在表格上標記,互相對應,可以避免遺漏情況。
電纜的編排是以主控室為中心,終點工作人員位于主控室,起點工作人員位于設備區,起點負責人員依據電纜編號選擇設備相應,敷設不同型號電纜,選擇原則以綜合自動化室為中心,不同設備先敷設遠處,在敷設近處;同一設備先敷設電纜多的一側,再敷設電纜少的一側。終點工作人員將所敷設電纜正確敷設到位,且細化到盤柜左右兩側的各單元位置。
通過敷設電纜方法的改進,大大提升了電纜敷設效率,全站500多根電纜的敷設工期由10天,縮短至7天;提高了電纜敷設質量,電纜敷設過程中無破損情況出現。
前期工作需要準備充足,尤其是對二次電纜走向需要技術人員完全掌握,二次電纜敷設現場需要勘察清楚,明確電纜易交叉部分,為后期敷設打下基礎;主控室電纜易交叉,由于主控室電纜來自不同設備,因此電纜最容易交叉,并且有些交叉情況不可避免,為敷設造成一些困難。
本次工作充分發揮了一線班組在工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改進工作方法和勤于思考、善于動手的特長,達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了人力、物力的要求。二次電纜敷設施工組織優化,取得良好的效果,減少了不必要的重復性工作,加快了施工的進度,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