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點
竇驍塑造千百種可能
文/王點
在推陳出新速度如此之快的演藝圈,每個人都希望找到自己的定位,好讓自己不被殘酷的競爭淘汰。如今的演藝圈里,既有一波靠顏值逆襲的“小鮮肉”,也有一群用演技征服觀眾的“實力派”,還有一批用特色搏出位的“個性派”。但在“貪心”的竇驍看來,他不愿意被歸屬于任何一派,他想要激發出自己的千百種可能:也許在一部戲里,他是個純情少男,到了另一部戲,就變成了冷峻硬漢。你也無法將他劃進某一派別,因為他身上所呈現出的氣質也是豐富而多樣的。這種奇妙的特質,并不是竇驍與生俱來的,而是他用出道五年來的汗水與淚水換來的。
眾所周知,竇驍的銀幕處女作是張藝謀執導的愛情電影《山楂樹之戀》,他塑造的那位“文藝老三”,臉龐純凈如山泉,樸素干凈的白襯衫下藏著清瘦的身材,文質彬彬的氣質給人一種初戀的感覺。“老三”的形象可謂深入人心,可在試鏡“老三”的時候,竇驍并沒有以“唯美男神”的形象亮相,而是以他最真實的姿態:挑染的齊肩長發,再加上一身炫酷的賽車服。至于導演張藝謀為什么會看中竇驍,竇驍自己也沒弄明白。有人說,是他那口標志性的“大白牙”征服了張藝謀,但我們都知道,慧眼識人的張藝謀一定是看中了竇驍在表演上的天賦以及他的特質,才將角色放心地交給了他。
說起這口“大白牙”,還有件趣事。參演完《山楂樹之戀》后,竇驍再次收到張藝謀的邀請,在《金陵十三衩》中飾演一位戰士。拍攝一場爆破戲時,幾位戰士需要在臉上抹顏料,達到灰頭土臉的效果,以便突顯戰斗的艱辛。化妝完成后,幾位戰士根本分不清誰是誰。就在這時,張藝謀打趣道:“竇驍,一會兒你把牙齒露出來,我們就能認出你了。”出于表演需要,竇驍真的在鏡頭前露出他標志性的大白牙,效果還真的不錯。事后再看這段戲份,真如老謀子所說,大家第一時間就能找到竇驍的臉。更有趣的是,這次“大白牙”的驚艷亮相,真為竇驍贏得了一份牙膏的代言。對竇驍而言,“大白牙”不僅是標志性的象征,更是他生活態度的體現。笑著對待生活,欣賞生活,才是他所堅持的態度。

一出道,便接連參演了兩部張藝謀的作品,竇驍的演藝之路看起來相當平坦,羨煞眾多新人演員。起點高,固然是一件好事。這不僅讓竇驍一戰成名,俘獲了眾多粉絲的心,也讓他獲得了更多學習的機會。然而,得到張藝謀的欣賞與提攜也意味著竇驍將被印上“謀男郎”的烙印。如何改變在觀眾心中的既定印象,成了那個時候,竇驍的當務之急,也是他面臨的巨大挑戰。拍完《山楂樹之戀》之后的三年,竇驍雖也演過《秋之白華》《大追捕》《危險關系》等頗具影響力的作品,但收效甚微,加上他在愛情電影《傾城之淚》中飾演的“深情男”角色,再次加深了人們對他“偶像派文藝男青年”的印象。
倔強的竇驍不愿意就此被貼上標簽。反復思考后,他更加注重對電影劇本的挑選,于是接下了一部名為《狼圖騰》的電影。這是一部相當“危險”的電影,也是一部相當“磨人”的電影,因為竇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與狼共處,那可是窮兇極惡的猛獸啊。毫不猶豫地,竇驍走近了知青楊克的世界。戲份拍攝過半,竇驍的臉上便被曬出了高原紅,皮膚由白凈變成黝黑,身材由清瘦變為健壯,這反而為他增添了幾分男人味,也滿足了竇驍內心里潛藏著的“硬漢情結”。他表示:“文藝之后,要驍勇善戰了。”為了這個草原題材的電影,竇驍還特地去學習了馬頭琴和蒙古呼麥,拍攝現場一段呼麥的深情演繹,讓眾人發現了竇驍與眾不同的一面。
《狼圖騰》的成功,終于讓竇驍徹底擺脫了“老三”的束縛。從“小鮮肉”到真正的演員,這一切都是竇驍用不懈的努力搏來的。正如他說的那樣:“我不愿意做單純的‘小鮮肉’、偶像派,我不會被任何頭銜所限制。譬如在挑選角色上,我不會去固定自己,好演員不應該受到角色類型的限制。如果必須給自己一個稱號,那我希望做一枚‘偶像派元氣肉’,有激情與活力,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還在念大學的時候,竇驍便愛上了攝影。“那會兒,我會和朋友一起去中戲門口拍拍美女,哈哈。”竇驍的言語中透露出一股大男孩的調皮。出于喜愛,他也在拍攝《狼圖騰》的閑暇之余創作了很多攝影作品。其實,生活中的竇驍還是一位戶外運動迷,不僅喜歡騎單車,也喜歡爬山、帆板、摩托車、射箭等體育運動。那種揮發荷爾蒙的感覺,讓竇驍充滿力量。
在得知《破風》中有大量的賽車戲后,本就喜愛自行車運動的竇驍特別開心地答應了林超賢導演的邀約。這次他飾演的“破風手”邱田,是一個甘心為鐘愛的自行車事業不斷奮斗的熱血青年,而邱田敢于拼搏的執著勁也的確跟竇驍有幾分相似。
《破風》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專業自行車賽車手之間的故事,所以想要演好這些角色,演員們必須學習并掌握自行車的相關知識與技術。在“魔鬼導演”林超賢的監督下,竇驍頂著壓力,展開了難以想象的艱苦訓練。他的手指關節處長了一排老繭,讓他比同齡的年輕男演員更顯老練。不僅如此,竇驍的腿上、胯上、手背、胳膊肘等身體部位都因為練習和拍戲受過傷,留下了不少“破風疤”。甚至有一次,他連人帶車被甩出去五米遠,連頭盔都摔碎了。雖然他是劇組里受傷最多的演員,但竇驍卻沒有任何抱怨,而是將這些傷疤當成《破風》的榮譽勛章。竇驍笑言:“苦和累肯定是有的,但我覺得很值得,青春就是要敢于拼搏,敢于挑戰。我喜歡男人以這種最真實的面目投入一場拼體力、耐力的競賽中的感覺。男人的世界里,友誼和角逐本來就應該是并存的。我和彭于晏、崔始源,私底下都愛騎車,《破風》正好讓我們展現最真實的那面。這讓我們一開始就有男人之間的那種默契與較真,誰都別讓著誰。”
既然提到青春,必定離不開懵懂的愛情。《破風》中,竇驍的愛情戲淺嘗輒止。現實生活中,出道五年的竇驍更是幾乎沒有緋聞。“我喜歡知性、獨立、有個性的女生。如果我遇到一個合適的女孩,大家可能就會突然聽到一個消息:竇驍和誰在一起了。到時我會向大家很正式地介紹她。閃婚也是有可能的,其實我并沒有想這么長遠的事情,一切看情況吧。”在鏡頭面前,竇驍總是會選擇毫無保留地展示自己。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的他,覺得沒必要刻意將私生活與公眾生活區分開,也沒有什么需要刻意隱瞞。真實的竇驍,讓人倍感親切。
從“文藝青年”到“熱血硬漢”,從男孩到男人,竇驍離自己成為“竇瓦辛格”的目標越來越近,他的堅持也為他贏得了越來越多的代表作。接下來,竇驍還是希望能接拍一些熱血、勵志類的角色,力爭用滿滿的激情去成就帥氣有型的“竇瓦辛格”。
國內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