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一生踐行陽明精神的岡田武彥先生

2015-09-06 10:41:08錢明
貴州文史叢刊 2015年1期
關鍵詞:貴州

摘 要:在現當代日本陽明學者中,與貴州關系最為密切的有三個人:三島毅、岡田武彥和志賀一朗。岡田武彥先生是國際上享有盛譽的當代著名陽明學家和儒學家,岡田先生對中國文化所懷有的特殊感情。他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一直心甘情愿地為貴州、浙江等地的文化建設與學術振興作了許多有益之事。今年是岡田先生逝世10周年,為表達對先生的敬意,特撰此文,以資紀念。

關鍵詞:日本陽明學者 貴州 岡田武彥 《王陽明大傳》

中圖分類號:K8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15)01-5-9

在現當代日本陽明學者中,與貴州關系最為密切的有三個人:三島毅〔1〕 、岡田武彥〔2〕和志賀一朗 〔3〕。岡田武彥先生是我的恩師,也是國際上享有盛譽的當代著名陽明學家和儒學家。作為中國大陸的唯一弟子,我非常了解岡田先生對中國文化所懷有的特殊感情。正因為此,他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一直心甘情愿地為貴州、浙江等地的文化建設與學術振興做了許多有益之事。〔4〕今年是岡田先生逝世十周年,為表達對先生的敬意,特撰此文,以資紀念。

一、日本陽明學者與貴州

1、三島毅與貴州

三島毅與黎庶昌〔5〕有非常密切的關系,還與黎庶昌的部下楊守敬、陳炬(貴陽人)等有過交往,并在東京出席過清國駐日第五任公使李經芳舉辦的宴請集會。1890年,黎庶昌在結束第四任駐日公使歸國之際,三島毅特地為其送行,并作詩相送(即《送黎公使歸清序》)。王陽明及陽明學應是兩人交往過程中的話題之一。〔6〕于是,黎庶昌歸國后十三年,即1903年,便有了三島毅的學生、時任貴陽公立師范學堂教習〔7〕的清宮宗親隨日本駐清武官高山公通、金子新太郎及日籍教師岡山源六赴貴州修文縣探訪陽明洞之舉。三島毅與貴州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主要有兩件事:

(1)陽明洞題詩。清宮宗親等探訪修文縣陽明洞時,曾在洞內巖壁上方“陽明小洞天”幾個大字旁刻上“大日本帝國高山公通、金子新太郎、岡山源六、清宮宗親明治三十六年八月即中歷光緒癸卯六月來游此洞訪陽明先生明悟之跡”五十二字留念。事后,清宮宗親即把此次探訪的游記寄給東京的三島毅看。三島毅隨感而發,賦詩言志。后由三島毅弟子愛甲豬幫助、木藤武彥將此詩刻成石碑〔8〕,請清宮宗親等豎于貴陽陽明祠內,以示海外陽明學者對王陽明的景仰之意。詩碑的內容如下:“憶昔陽明講學堂,震天動地活機藏。龍岡山上一輪月,仰見良知千古光。明治癸卯歲,門人清宮宗親從高山、金子兩武官訪貴州陽明洞,遂登龍岡山觀月,有記寄示余,因賦此詩。頃兩武官與宗親等謀,欲刻之石以建祠(指龍岡山之王文成公祠)中,遠問余。余之詩雖甚惡,亦足以表海外景仰之意。則不辭,書此以贈。同人既獲博士詩,即擬在修文縣陽明洞中勒石。惟其地去省稍遠,至自吾國者追攀不易。爰就省垣紳士于君德楷(字仲芳,曾任知縣)一再商之,遂改建于扶風山之陽明先生祠。是固非始念所及也,然豎碑遺像之旁,則追隨素愿,已足伸于貴山富水之間矣。明治三十七年九月、光緒三十年八月,高山公通、愛甲豬之助、木藤武彥、金子新太郎、岡山源六、巖原太三郎、清宮宗親同建。”〔9〕

根據以上記述,我們至少可以獲得如下信息:第一,三島毅是從其弟子清宮宗親等人那里獲知龍場陽明洞之概況的,而他本人并沒有探訪過龍場,也沒有來過貴州。第二,三島毅是根據清宮宗親等人的記述,賦詩以表敬意,然此詩當時并無詩名,是后人將此詩命名為《題陽明祠》。第三,清宮宗親等人原想將此詩勒石后豎于龍岡山之“陽明祠”(原為王陽明所建之龍岡書院,明嘉靖三十年改為“陽明祠”,清乾隆后改稱“王文成公祠”),后因交通不便,不得已才于明治三十七年九月改豎于貴陽扶風山陽明祠的陽明遺像旁。第四,除了一年前探訪過陽明洞的四人,參與勒石建碑的又增加了愛甲豬之助、木藤武彥和巖原太三郎三人。這七人都曾先后于光緒二十八年至三十年擔任過貴州武備學堂教習,其中高山公通是總教習,余為教習。所建詩碑是由此七人共同出資的。

詩碑建成時有三米多高。筆者1987年2月赴貴陽參加“全國王陽明學術討論會”時(會址就在扶風山陽明祠旁的武警學校招待所),曾見過橫臥在陽明祠門前的該詩碑四分之一殘體。〔10〕聽說此殘碑現存于貴陽市文物局。

(2)王陽明銅像。三島毅撰有《王文成公銅像記》一文,文曰:“明治戊申(1908)春,門人清宮民卿(宗親)自清國貴州赍一銅像歸示曰:‘貴州有劉海帆者,遠祖三五在王文成公門。公亡后,門人胥謀,鑄公銅像若干,相分以寓追慕之意,三五亦藏其一。子孫羈官貴州,遂土著,傳至海帆。弟曾受王學于先生,景慕文成久矣,遂購求,請先生記之。余熏沐拜觀,則高尺許,左手捧書卷,右手垂至膝,眼光注書,威容儼然,神采躍如,不覺起敬者久之。”〔11〕

據此可知,第一,此銅像是由清宮宗親在貴州從劉海帆處購得。第二,劉海帆遠祖劉三五是陽明弟子。陽明歿后,門人鑄銅像若干,劉三五得其一,并由其子孫帶到貴州。因此該銅像應是陽明最早的遺像之一。第三,該遺像高一尺多,是學者型陽明難得的讀書形象。〔12〕1996年岡田武彥先生等贈陽明銅像于修文縣(詳見后述),也許就是為還九十年前貴州人的這份人情吧!

2、志賀一朗與貴州

1987年3月,志賀一朗訪問中國社會科學院時,就日中共同實施“王陽明與湛甘泉舊跡調查”一事,與社科院哲學所副所長李國惠等達成一致。同年12月17日至31日,日中雙方首先進行“以王陽明誕生地為中心的調查”活動;翌年8月24日至9月2日又進行了“以王陽明大悟之地(龍場)為中心的調查”活動。兩次調查的參加者有志賀一朗夫婦、疋田啟佑、渡部英喜、蒙培元、張春波、劉長林等。調查團一行抵達杭州時,曾與時任浙江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的沈善洪、副院長王鳳賢、哲學所所長吳光及錢明等人進行過座談。調查活動結束后不久,志賀一朗又率團于1989年4月5日應浙江省社科院之邀參加在紹興蘭亭舉行的“重修王陽明墓除幕式”,并于4月6日至8日出席在余姚舉行的“王陽明國際學術研討會”。〔13〕endprint

志賀一朗赴貴州考察后,曾為三島毅是否到過貴州一事發生過一點小誤會:1988年12月14日,曾在貴陽與志賀一朗等進行過座談的貴州師范大學教授劉宗碧在寫給志賀一朗的信中說:“清光緒八年(1882),日本東宮侍講、文學博士三島毅曾訪問貴州龍場并作詩。”志賀一朗遂復信詢問此事之詳情。1989年2月24日劉教授又在寫給志賀一朗的信中說:“關于三島毅博士訪問龍場一事,記錄于貴陽市文物局保存的文物資料中。”〔14〕估計劉教授所說的文物資料,指的就是三島毅的陽明洞題詩。然此事發生在光緒二十九年,且為三島毅的學生所為,不知劉教授為何會出現此等差錯。這一差錯結果又被志賀一朗轉述于其所編著的《王陽明と湛甘泉の舊跡調查》之序言中,從而給日本學界提供了錯誤信息。

3、岡田武彥與貴州

在老一輩日本學者中,岡田武彥先生可以說是來華訪問最多的人之一。1934年1月,他從九州大學畢業后,曾跟隨其恩師楠本正繼〔15〕到過中國京津地區進行研修旅行。旅行途中的所見所聞,使他對日本人在中國橫行霸道的行為極為反感,同時也對所謂的中國排外宣傳表示了不滿。〔16〕中日恢復邦交后,他又是最早踏上中國大陸的著名日本學者之一。他生前曾到過浙江五次,來過貴州兩次。

兩次黔中之行,一次是1989年3月28日至4日4日,由岡田先生率領,有三十余人參加的“王陽明遺跡第二回考察團”來黔考察陽明遺跡。當時不僅探訪了修文縣的陽明洞,還參拜了貴陽的陽明祠和甲秀樓等名勝。一次是1996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岡田先生在參加完浙江余姚王陽明故居瑞云樓的修復落成典禮后,又風塵仆仆地帶領大阪將來世代國際財團理事長矢崎勝彥一行,飛赴貴陽贈送王陽明銅像。該銅像是根據中國當代著名畫家范曾于1995年所畫的“陽明先生遺像”而制作,被稱為傳世之作。與此同時,岡田先生還答應擔任坐落于修文縣平地村的全國第一家民辦陽明書院——陽明精舍的名譽院長,并為其題寫了匾額。

岡田先生這兩個舉措,可能皆與三島毅有某種聯系,理由是:第一,三島毅是漢塾二松學舍后改為二松學舍大學的創始人,而岡田先生曾長期擔任二松學舍大學的評議員和客座教授,與二松學舍大學始終保持著非常密切的合作關系。第二,1989年二松學舍大學創刊的《陽明學》雜志是在岡田先生的倡議下實施的,也是繼1914年《陽明學》(1906年東京明善書院創刊,東敬治〔17〕主編)停刊75年后日本首次刊行的陽明學專業雜志。該雜志直到今天仍是海內外數一數二的陽明學專業刊物。第三,岡田先生的高足疋田啟佑時任二松學舍大學教授,后任該校陽明學研究所主事,并于1987年至1988年參加了由志賀一朗組織的“王陽明與湛甘泉舊跡調查”活動,回國后即向岡田先生作了報告,從而更堅定了岡田先生率團來華考察陽明遺跡的意愿。

故此可以說,岡田先生的黔中之行,固然與比他早半年的志賀一朗等人的“以王陽明大悟之地(龍場)為中心的調查”活動有一定關系,但無論考察規模上,還是活動影響力上,無論在參與人員的構成上(除了學術界還有企業界等社會各界,人次超過百余人),還是在考察路線的完整性上(岡田先生曾派他的學生松尾正威等七人,于1998年4月間,用半個多月的時間,沿著王陽明走過的入黔之路,從杭州駕車,途徑江西、湖南,入黔考察),都是志賀一朗等人的調查活動所無法比擬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岡田先生所領導的王陽明遺跡考察活動,前無古人,可謂壯舉。

二、岡田武彥與《王陽明大傳》

岡田先生一生寫過大量的有關王陽明及陽明學派的論著,〔18〕其中以《王陽明大傳》最具代表性。該書對浙、黔兩地的陽明學遺跡以及考察過程記述得甚為詳盡,因而有必要作一介紹。

《王陽明大傳》可以說是岡田先生晚年花費心血最多的著作,也是他組織領導王陽明遺跡考察、踐行陽明精神的心得之結晶。在岡田先生嘔心瀝血地俯首撰寫此書期間,我正好在九州大學訪問研究,每周基本上都要去先生府上拜訪,聆聽先生的教誨,偶爾先生也會向我詢問有關陽明遺跡、世家、交游等方面的情況,所以說我對此書的整個撰寫過程還是比較熟悉的。然而遺憾的是,當此書于2002年12月開始出版時,岡田先生已重病在身,幾乎無力對書稿進行仔細校對,而我又身在國內,幫不上先生任何忙。等到2005年10月此書第五卷出版時,岡田先生已仙逝而去,沒有看到這部傾注了其晚年大部分精力的大作的全部出版。因此,此書中出現個別錯誤,是在所難免的,也是我這位學生的“失職”。對此,在全書的翻譯過程中,已大多作了直接改正而未出校記。〔19〕

岡田先生曾在《王陽明大傳》的序言中說過:“陽明學是體認之學,是培根之學,是身心相即、事上磨練之學。”〔20〕而“岡田學”的實質,概而言之,也就是“體認之學”和“培根之學”。岡田先生數十年來孜孜不倦地踐行陽明精神,其目的就是要嘗試和再現這種“體認之學”和“事上磨練之學”。我們從岡田先生極力倡導的“體認之學”和“事上磨練之學”中,不僅可以看出先生的為學為人之風范,而且“可以看出宋明理學的現代日本式的開展”。〔21〕而在岡田先生的所有學術著作中,我以為最能代表其“體認之學”的就是這部《王陽明大傳》。《岡田武彥全集》的編輯者特地把《王陽明大傳》作為《全集》之開篇,其深意似乎就在于此。

以岡田先生為首的九州學術圈,在為學方法、致思理路等方面有許多共同點,以至在一定程度上彰顯出有別于東京、京都等地學術圈的學派雛形,我將其稱為“九州學派”。〔22〕岡田先生是從幕末維新時期楠本端山、碩水兄弟開始的,到端山之孫楠本正繼承續的九州地區新儒教運動的主要推手,也是九州學派的主要代表。但岡田先生卻謙虛地將此學術思潮用其恩師楠本正繼的名字來命名,稱之為“楠門學”。后來岡田先生的學生又在“楠門學”后加上了“岡田學”,意欲用“楠門學”和“岡田學”來概括和統稱九州學派。〔23〕

以楠本正繼為代表的“楠門學”的基本特征,九州大學出身的難波征男、柴田篤、荒木龍太郎等先生已有詳述。〔24〕而以岡田先生為代表的“岡田學”的基本特征,以筆者之見,就是在虔誠踐行陽明精神的基礎上,把中國傳統儒學尤其是陽明學中的“體認”精神加以充實和完善,并結合日本傳統的神道教而使之進一步體系化和理論化,進而創設了以“體認之學”為核心的“東洋之道”的致思趣向和為學宗旨。endprint

多年來,作為弟子的我一直在試圖解析岡田先生的思想世界。然真要解析岡田先生的思想體系及其傳承道統的心路歷程,僅僅憑借理論思考和學問辨析是遠遠不夠的,主要應依靠其所倡導的“體認”或“追體認”的方法和路徑,并且去親身實踐和體悟其中的真諦。這是因為,岡田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獨到的思想見解,本身就不僅僅是理論思辨的產物,而主要是從其數十年的人生磨煉和社會體驗中逐漸領悟到的。這也許就是岡田先生常說的治學過程與體道歷程的統一吧!

正是本著這種理念,岡田先生對我的教誨基本上采用了身體力行式的,智寓于情、行勝于言的體驗教學法,即使在日常講學過程中,也并不停留在知識層面上,而是更多地教我如何做人,怎樣與古代圣哲進行心靈的溝通和對話,在“追體認”中領悟先哲的情思和感懷。通過近二十年的交往,我從岡田先生身上,不僅感受到一位思想大師的睿智和胸懷,更體察到這位幾乎與二十世紀同行的日本大儒的高潔品格。而本人撰寫此文,除了聊表對恩師的懷念之情,就是想讓國人能更多地了解這位陽明精神虔誠踐行者的所思所行。

參考文獻:

〔1〕三島毅(1830—1919),日本幕末維新期的著名漢學家、陽明學家。字遠叔,號中洲,備中松山藩藩士,十四歲入牛麓舍師從山田方谷,后在東京宅邸創辦漢學塾二松學舍。

〔2〕岡田武彥(1908—2004),九州大學名譽教授,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活水女子大學教授、西南學院大學教授、二松學舍大學客座教授、臺灣中華學術院榮譽哲士等,2000年獲“第59回西日本文化賞”。

〔3〕志賀一朗(1915—2011),日本全國漢字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國士館大學名譽教授,著名湛甘泉、王陽明研究專家。

〔4〕如資助浙江紹興修復王陽明墓、資助余姚修復王陽明出生地瑞云樓、出資鑄造王陽明銅像予貴州修文縣等。此外還為江西大余縣出資建造了“陽明先生落星之處”紀念碑亭。

〔5〕黎庶昌(1837—1898),字莼齋,貴州遵義人,1881年至1890年出任駐日公使。

〔6〕參見石田肇撰、陳國慶譯:《三島中洲與黎庶昌》,《貴州文史論叢》2006年第三期。

〔7〕按:清末雖興辦學堂,但其教師仍沿用明代“教習”之稱呼。

〔8〕按:此據岡田武彥:《王陽明紀行——王陽明の遺跡を訪ねて》,大阪:登龍館,1996年,第157、164頁。據筆者推測,此碑應勒石于貴陽,不太可能在日本刻成后再運來貴陽。

〔9〕小號字內容為清宮宗親等所記。關于三島毅詩碑,盧永康主編的《王陽明謫黔遺跡》(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1頁);孫鳳歧主編的《貴陽陽明祠、陽明洞碑刻拓片集》(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8頁);石田肇的《貴州省の日本人教習と陽明祠の三島中洲詩碑——附:三島中洲と黎庶昌》(《駒澤史學》六十四號,東京:駒澤史學會,2005年2月,第5—25頁);譚佛佑的《晚清日本友人題詠陽明洞詩碑考述》(《王學研究》2012年第三期,總第六十三期)等,皆有詳述。

〔10〕岡田武彥先生1989年4月去貴州考察時,曾在扶風山陽明祠見到過高1米左右的此碑殘體,后來浙江省社科院曾把此碑拓片寄贈給他(《王陽明紀行——王陽明の遺跡を訪ねて》,第164、157頁)。

〔11〕 東敬治主編:《陽明學》第77號,大正四年3月1日刊。

〔12〕按:日本尚存有據此銅像所畫的彩色肖像。

〔13〕參見志賀一朗編著:《王陽明と湛甘泉の舊跡調查》,序言,東洋書院,1992年。

〔14〕志賀一朗編著:《王陽明と湛甘泉の舊跡調查》,第142頁。

〔15〕楠本正繼(1897—1963),長崎縣針尾人,大正11年畢業于東京大學,后赴德國留學,昭和2年任九州大學法文學部教授,昭和17年獲文學博士,昭和39年其代表作《宋明時代儒學思想研究》獲朝日賞。

〔16〕岡田武彥口述、松尾正威整理:《わが半生·儒學者への道》,福岡:思遠會,1990年,第154—155頁。

〔17〕東敬治(1860—1935),山口縣巖國人,是著名陽明學者東澤瀉的長子。

〔18〕按:《岡田武彥全集》,全三十二卷,其中第一卷至第五卷為《王陽明大傳》(第五卷包括《警世の明文——王陽明拔本塞源論》);第六、七卷為《王陽明抄評釈》和《王陽明文集》;第八、九卷為《王陽明紀行》(第九卷包括“陽明學講座”的講義《王陽明小傳》);第十、十一卷為《王陽明と明末の儒學》;第十二卷為《孫子新解》(包括《王陽明と孫子》);第十三卷為《劉念臺文集》;第十四卷為《東洋の道》,第十五卷為《東洋のァイデンティティ》,第十六卷為《朱子の傳記と學問》,第十七、十八卷為《宋明哲學の本質》,第十九卷為《中國思想の理想と現實》,第二十卷《中國と中國人》,第二十一卷為《江戶期の儒學》,第二十二卷為《山崎闇齋》,第二十三卷為《貝原益軒》,第二十四卷為《林良齋と池田草菴》,第二十五、二十六卷為《楠本端山》,第二十七卷為《儒教精神と現代》,第二十八卷為《現代の陽明學》,第二十九卷為《坐禪と靜坐》,第三十卷為《簡素の精神》,第三十一卷為《崇物論:日本的思考》,第三十二卷為《陽明學つれづれ草》。該《全集》被岡田武彥的弟子森山文彥譽為“引領混迷時代的睿智寶庫”(參見森山文彥編:《岡田武彥全集のすすめ》,2010年10月17日印行)。另據疋田啟佑編的《岡田武彥先生業績》介紹,在岡田先生總共三十七種著作中,有十三種是關于陽明學的;在其所監修、編集的十六種中,有七種是關于陽明學的;在其所發表的一百十八篇論文中,有三十五篇是關于陽明學的。由此可見,陽明學研究在岡田武彥的研究生涯中是占據絕對分量的。

〔19〕岡田武彥的《王陽明大傳》中文版,2014年10月將由重慶出版社出版。endprint

〔20〕《岡田武彥全集》,第一卷,《王陽明大傳——生涯と思想》,東京:明德出版社,2002年,3頁。

〔21〕參見藤井倫明:《日本當代新儒家岡田武彥的“身學”及其思想產生之背景》,《鵝湖》第三十五卷第六期,總號第414號,2009年12月。

〔22〕參見拙文:《九州學派:日本現代儒學的地域樣本》,《深圳大學學報》2012年第三期。

〔23〕關于岡田武彥先生與九州學派的關系及其在日本學術界的定位,筆者將另文詳述。

〔24〕參見難波征男:《楠門學與浙江文化》,《孔子研究》1992年第一期;柴田篤:《楠本正繼博士的宋明儒學思想研究》,《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二卷第二期,2005年12月;柴田篤:《楠本家三代の家學と退溪學》,《退溪學論叢》第十、十一輯,韓國釜山退溪研究院2010年;荒木龍太郎:《九州學者的傳承系統》,2008年3月浙江樹人大學演講稿,未刊稿。

Sir Gangtian wuyan--the whole life time contributed to the spirit of Wangyangming

Qian ming

Abstract: In the modern and current times of the scholars researched on Wangyangming, there are three people who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Guizhou: Sandaoyi, Gangtianwuyuan and Zhiheyilang.Gangtianwuyuann is a famous international,contemporary scholar on Wangyangmings research, and a confucianist who had a special feeling with Chinese culture. He has done a lot of beneficial things voluntee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for Guizhou and Zhejiang areas, etc.This year is his passing-away-day for ten years, in order to memorize him and show our respect for him, the author wrote this thesis.

Key words: Japanese Yangming scholars, Guizhou, Gangtianyiwus Wangyangming Huge(his bibliography)

責任編輯:湯蘇婷endprint

猜你喜歡
貴州
貴州劍河 多彩刺繡添技增收
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貴州,有多美
鄉村地理(2019年2期)2019-11-16 08:49:28
尋味貴州——遵義
鄉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1:08
尋味貴州
鄉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1:06
沉醉貴州
鄉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0:10
多彩的貴州 多彩的茶
貴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50
我與貴州茶一起
貴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36
貴州,我還會再來——一個北京理工男自駕獨行環游貴州14天
鄉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4
貴州處處有宋意
鄉村地理(2016年2期)2016-06-15 20:29:24
民國時期貴州社會教育述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麻豆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拍在线| 久久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亚洲五月激情网|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色视频国产|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天堂成人av| 国产对白刺激真实精品91|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性视频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电影| 国产不卡在线看| 婷婷色婷婷| 日本精品影院| 最新国产网站|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三区五区| 午夜视频日本| 亚洲综合专区| 毛片网站观看|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天堂亚洲网| 国产精品思思热在线|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av在线直播|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p区|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亚洲黄网视频|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亚洲天堂高清|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精品福利国产| 操国产美女| 久久www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亚洲91在线精品|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九色91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