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兵
學會成長
☉張維兵

人的成長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的,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由小到大、從生到死;另一種是非自然的,是指知識水平、思想認識、思維層次及能力素質的不斷提升。前者屬于自然現象,后者重在個人修行。自然的事物,貴在順其自然;可為的事情,難在主動作為。大發明家愛迪生曾給世人一個偉大的公式: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勤奮。一個人取得成功固然有很多因素和條件促成,但最關鍵的還靠個人努力。所以說,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成長。
善于在生活中成長。知識不僅局限于書本,生活中的知識更值得我們學習。生命誕生,最先接觸的是父母和家庭;生命成長,對其影響最大的是生活。生活之大無奇不有,處處留心皆有學問。用心品讀生活,悉心研習生活,你會收獲很多,會從父母的操勞中體會到“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可敬,學會感恩,懂得孝道;會從親戚鄰里間的互助中體會到和諧的美好,學會幫助,懂得團結;會從成功人士的開講中體會到成功的不易,學會奮斗,懂得拼搏;會從一次交通事故、一個違法案件中體會到生命的可貴,學會做人,懂得幸福……
不斷在工作中成長。其實,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工作中度過的。一個人如果按80歲計算,工作的時間是23歲至60歲,約40年,占了生命歷程的近一半。工作,也是一個人生存生活的基礎和實現理想價值的平臺。只有把工作干好,在事業上取得一定成就,才會有生活的經濟基礎和追求更高層次生活的心勁氣力。對待工作,我們要有感恩之心、報答之念,要全身心地投入,一絲不茍地干好,并從中學會為人處事、規劃設計、溝通協調、勤奮努力、堅強自信,不斷拓展自己的思維視野,全面提升個人的能力素質,讓自己在工作中實現完美蛻變,不斷攀登人生的一個又一個高地。
勇于在失敗中成長。不可否認,誰也不想失敗,但現實中大家都會遇到失敗。其實,失敗對促進一個人成長進步的意義更大。當然,這取決于遇到失敗時的心態和行動。面對失敗,如果能夠認真分析原因、深刻吸取教訓、銳意拼搏進取,則會突破難關,超越自我,取得成功,實現人生升級;反之,如果意志消沉、一蹶不振、自暴自棄,就會被失敗打敗,碌碌無為虛度一生,甚至因此而誤入歧途。不經歷風雨難見彩虹,不經過失敗難成大器。我們不僅要勇于在自己的失敗中總結教訓,也要善于通過別人的失敗得到啟迪,做到吃一塹長一智、看一塹長一智,以此不斷修正人生航向,砥礪品德修養,堅強意志品質,增強能力素質。成長是坎坷的,沒有人不會跌跤,只有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才會站得更穩、走得更遠。
【作者系蘭州軍區干部部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