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巍巍
2015年第二季度,綜藝節目“大咖”云集。央視《叮咯隆冬嗆》、湖南衛視《真正男子漢》《花兒與少年2》、江蘇衛視《前往世界的盡頭》《為她而戰》《我們相愛吧》,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2》、東方衛視《花樣姐姐》等扎推熒屏。
馬太效應加劇,不論觀眾群還是廣告收入都更多地向一線強衛視靠攏,綜藝節目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同質化現象依然嚴重。
有業內人士稱,隨著政策引導以及國外優秀節目模式被“引進一空”,2015年國內綜藝市場或將迎來拐點,各上星頻道均會在原創方面加大力度。未來,針對本土觀眾及文化開發出優秀創新節目,將成為重要競爭力。
此外,真人秀持續受到追捧,不論是演播室真人秀還是戶外真人秀,都將更加追求極致化和對抗性,并呈現出歐美和日韓兩大不同特點的模式風格。除產生現象級節目之外,借助極致思維,一些手段、技術也將發展為節目的“現象級”表達,成為標配。
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夏陳安認為,“中國大多數企業的成功都與政策紅利不可分,時勢造英雄,接下來新一輪政策紅利就是文化產業”,電視劇的今天就是綜藝節目的明天。
與此同時,多屏時代到來,用戶觀看行為發生重大改變。業內人士稱,目前在電視機前觀看節目的人群多為60歲以上觀眾,這對于爭搶中青年群體的電視臺來說,必須由內而外做出改變,以滿足追求時尚、刺激、新奇體驗的年輕觀眾需求。
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表示,“隨著中國社會進入新常態,中國電視業也將進入新常態。真人秀作為流行趨勢毋庸置疑,但面對的挑戰也會更為復雜,創新以及如何借助網絡擴大傳播力,成為中國電視人必須考量的問題。”
具體到節目制作,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副研究員冷凇認為,真人秀在制作風格上將呈現兩大趨勢,即歐美模式和韓國模式。二者區別將越來越大,歐美模式更多追求大片效果,視覺震撼,不帶包裝,采用少機位拍攝制作,多起用“花樣素人”;韓國模式則采用多機位無縫式覆蓋,海量素材剪輯,多包裝,多明星。
“不論棚內真人秀還是戶外真人秀,無論歐美模式還是韓國模式,節目都將更加極致化。”冷凇表示,用一句話來形容國內外綜藝節目市場發展趨勢,即愈發滿足人的窺視欲和極致奇觀體驗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