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少林


它曾家喻戶曉,也曾遭遇瓶頸,但從未放慢前進的腳步。
2015年,山西衛視王牌節目《走進大戲臺》迎來十五周年,以升級改版后的全新姿態亮相熒屏。4月30日,《走進大戲臺》十五周年慶典晚會在山西大劇院隆重上演,來自全國各地的各路戲曲名家拿出看家絕活,為觀眾帶去了一場戲曲的視聽盛宴。
作為一檔以傳統戲曲文化為核心的電視節目,《走進大戲臺》的十五年走過了一條怎樣的道路?如今,在各類高投入、新玩法的綜藝節目火拼電視熒屏的環境下,《走進大戲臺》將如何轉形,完成蛻變,以贏得市場和觀眾的青睞?日前,記者帶著諸多疑問,走進節目十五周年慶典晚會的錄制現場,與電視戲曲藝術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
大戲進行時
下午4點,山西大劇院的劇場里戲曲唱段陣陣回響,表演嘉賓相繼完成走位,工作人員正在對音響、燈光進行嚴格調試,《走進大戲臺》十五周年慶典晚會進入緊鑼密鼓的最后一次彩排。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晚會從燈光、舞美、音響、化妝以及現場觀眾組織等諸多方面入手,力求實現劇場舞臺與電視熒屏的完美結合,使《走進大戲臺》的節目較過去純粹的舞臺戲曲,在表現手法上能夠更加豐富、多元。
當天的晚會分為“大戲臺 十五年”、“燕歌行 新能量”和“大平臺 正青春”三大篇章,匯集了包括省內四大梆子在內的全國各劇種的戲曲大咖和戲曲新人。晉劇名家謝濤、栗桂蓮、武凌云、孫紅麗,蒲劇名家武俊英,上黨梆子名家張愛珍,北路梆子名家楊仲義,河北梆子名家裴艷玲,京劇名家管波,黃梅戲名家吳瓊,評劇名家馮玉萍,以及《走進大戲臺》新晉擂主孫娜,人氣選手郝文龍,都帶來了各自的拿手好戲。“一段段耳熟能詳的經典唱段,加上美侖美奐的舞美燈光,感覺像走進了一座高雅的戲曲藝術殿堂,”現場掌聲叫好聲不斷,觀眾給予節目高度評價。
在品味名家經典的同時,晚會還帶領觀眾一起回顧了《走進大戲臺》陪伴他們走過的十五個春夏秋冬。據節目組提供資料顯示,多年來,《走進大戲臺》的足跡已遍布省內十一地市以及內蒙、陜西、河北的山西梆子流傳區域。先后挖掘和推介出了孔向東、賈菊蘭、梁桂星、蘇凱文、孫娜、郝文龍等一大批青年戲曲才俊和社會名票。“下一步節目將向全國覆蓋,推出更多青年戲曲愛好者,傳播戲曲新風尚,展示傳統正青春,”《走進大戲臺》節目制片人趙文軍表示。
作為當晚的重磅嘉賓,一直以評委身份出現在節目中的白燕升也表演了《鎖麟囊》等多首經典唱段,并向現場觀眾和媒體宣布正式加盟山西衛視,成為節目總制片人。除了負責節目的整體策劃外,白燕升將擔任山西衛視推出的全國首檔戲曲人訪談節目《燕升訪談》的主持人,“戲曲節目之所以沒有形成很大影響力,是因為我們忽略了其中的人,《燕升訪談》將配合改版后的節目,以人為本,展現戲曲人的別樣情懷,”白燕升表示,其將與戲曲名家一起深入挖掘戲曲人背后的精彩故事。
從已播節目來看,從今年2月份開始,白燕升已經在全新改版的節目中,和影視、戲劇演員何賽飛,晉劇名家謝濤一起擔任嘉賓評審。談到此次加盟,白燕升表示,希望《走進大戲臺》除了為戲曲人搭建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更能培養一批熱愛戲曲的觀眾,從而帶動社會各界形成關注并傳播戲曲文化的良好氛圍。“三晉大地有這么多優秀的青年人在為戲堅守,憑的是心頭的執著與熱愛。他們的精神與行動給予我巨大的能量,讓我愿意和廣大戲曲人、戲迷、觀眾一起為戲續命”。
此外,據趙文軍透露,十五周年慶典晚會結束之后,節目組將在6月1日前舉行《走進大戲臺》進校園活動,節目通過游戲、唱段、戲曲等多種形式,演繹戲曲藝術,普及戲曲知識,與在校學生進行戲曲文化交流。
“《走進大戲臺》之所以能堅持十五年,靠的是一大批忠實戲曲觀眾的支持,傳統戲曲文化已扎根于群眾,希望通過與年輕觀眾的交流,讓戲曲文化得到傳承和延續,”對于《走進大戲臺》的未來,趙文軍期待可以有下一個十五年。
新瓶裝老酒
“把《走進大戲臺》全力打造成專業、權威的中國第一電視戲曲節目平臺。”在節目創辦的第十五個年頭,節目組喊出了這樣的豪言壯語。
然而,在趙文軍看來,隨著近些年傳媒格局的改變和央視以及各衛視頻道綜藝娛樂節目形態的集中發力,《走進大戲臺》的火爆態勢略有降溫,尤其是在吸附年輕觀眾方面遇到了難以突破的瓶頸。如何徹底突破之前所遭遇的瓶頸,完成蛻變,成為盤旋在領導和欄目主創人員頭頂的最大烏云。
“用綜藝節目的形式來做戲曲節目,”經過反復策劃,主創團隊打開了全新的節目思路。“采取優秀青年專業演員比賽選拔的新形式,在提升節目專業性的同時,促進內容以及觀眾結構的年輕化,”據趙文軍介紹,為了進一步擴大欄目在全國的影響力,完成傳統戲曲文化、戲曲藝術傳播和傳承的使命,節目組將挑選全國地方、各劇種的青年演員參與到節目中來。同時,山西衛視邀請資深劇評家白燕升加盟《走進大戲臺》,同時在全國遴選與戲曲節目相匹配的高人氣藝人組成嘉賓團隊,以優化嘉賓結構,提高節目的總體品質。而頻道層面也給予節目大力支持,追加節目經費,確保欄目組新方案的順利實施。
轉的是形,不變的是心。創辦于2001年的《走進大戲臺》,先后嘗試了單純戲曲演唱、競技擂臺賽,主題季播等多種形式。然而,對于趙文軍而言,盡管節目形式在不斷求新求變,戲曲的核心將永遠不變。“我們將堅持以傳播中華戲曲藝術,服務廣大電視觀眾的需求為目標,以優秀的作品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據節目組介紹,全新升級改版后的《走進大戲臺》第一季已全部錄制完成,從錄制現場觀眾的反應和前幾期節目播出后得到的觀眾反饋來看,這次的改版是比較成功的。“改版后的《走進大戲臺》,站在了當下電視戲曲節目的最前沿。循著這個方向走下去,節目一定能成為國內電視戲曲節目的NO1,”對于改版后的節目,白燕升信心十足。
此外,記者從主創團隊口中得知,《走進大戲臺》2015全年的節目思路已經全部敲定。至于具體形式,節目組為了保護原創,沒有做更多透露。山西衛視總監陶億笑表示:“中國風、民族范是我們的頻道定位,《走進大戲臺》包括頻道的其它節目,都將遵循這個定位,在尊重傳統、敬畏文化的前提下,進一步打造優質精品節目,持續創新,不斷地帶給觀眾意想不到的驚喜。大幕已經拉開,接下來一定會是好戲連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