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若然 祝媛莉
4月14日,黃曉明在“樂視生態”發布會上推介他和楊冪主演,由其參與投資的電影《何以笙簫默》。電視劇導演鄭曉龍在該發布會現場表示,《甄傳》電影版即將啟動。近日,網絡小說《翻譯官》也宣布即將開拍電視劇,由楊冪擔任女主角,制作方宣稱投資過億。此外,今年備受矚目的大劇《羋月傳》《盜墓筆記》《花千骨》《明若曉溪》均由網絡小說改編而來。據不完全統計,2015-2016年,計劃開拍或播出的網絡小說改編影視劇超過30部。
網絡小說改編影視劇,發端自2008年,蔚然成風于2011年。這一年,《步步驚心》《甄傳》《裸婚時代》《失戀33天》等一大批網絡小說被改編成影視劇,市場陡然升溫。2012年末2013年初,網絡小說改編影視劇數量飛漲,成交金額顯著增多。2013年春季上映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為這股熱潮推波助瀾。2014年,《古劍奇譚》《風中奇緣》《匆匆那年》在互聯網、小熒屏和大銀幕上各自精彩。2015年,電視劇《何以笙簫默》熱播,陸川的電影《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烏爾善導演的另一部“鬼吹燈”《尋龍訣》相繼殺青,及至前文各種題材網絡小說改編影視劇紛紛上馬,網絡小說已然成為影視創作重要的來源之一。
版權來源
整個影視行業都在尋覓適合改編的網絡小說。記者調查發現,影視劇制作公司的劇本研發部門都將網絡小說視為改編劇本的重要來源,每年都會劃撥一定預算,花費大量精力遴選作品。晉江文學城官網上列出了幾十家影視公司合作伙伴,中影集團、華策影視、歡瑞世紀等業內一線影視公司無不在列。阿里影業、合一影業等新興互聯網電影公司也都采取同樣的方式尋找有潛力的網絡小說。慈文傳媒總裁馬中駿透露,慈文將網絡小說改編提高到戰略規劃的高度,網絡小說改編劇占公司開發項目的50%以上。
光線影業項目部總監成麗表示,“搜索優質網絡小說是我們日常花費很大工作量去做的事情。”恒大影視項目開發經理鄭曉亮告訴記者,審讀劇本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幾乎每天都會瀏覽晉江文學、起點中文網、紅袖添香等網絡文學站點,搜索具有開發潛力的IP。
影視公司尋覓網絡IP主要通過幾大渠道,包括原創文學網站,以及豆瓣、天涯、人人等論壇貼吧,還有微博、微信的各種轉帖。主流網絡文學網站通常會根據不同的影視公司的風格特點,定期給影視公司推薦旗下小說。一位網站版權交易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通常我們會有兩大挑選標準,第一是有核心事件推動情節,具有可改編性;第二是點擊率高,有人氣。”基于這兩點,網站會按照題材或話題將小說分類,如“親子”“剩女”“閨蜜”“行業”等等。“紅袖添香”網站旗下小說以言情題材為主,他們與喜歡都市劇的歡瑞世紀、阿里影業保持著密切合作關系。
來自朋友、同事的人際傳播,也是最原始、最重要的發掘途徑之一。樂視影業研發部副總監張弘毅透露,很多年前就有朋友向他推薦《何以笙簫默》,他留下了印象。“直到我在地鐵里看見一個女中學生在讀這本書,發現80后、90后的女性在這本書中尋找共鳴。”他第二天便決定買下這本書的電影版權。縱橫中文網主編邪月表示,“我們網站不會主動給影視機構推薦小說,推薦的再多,可能還不如他們身邊朋友的意見有說服力。他們看中了,自然會來找我們。”
改編價值
衡量網絡小說的改編價值,有三條業內公認的標準:一、數據;二、內容;三、小說到影視的轉化度。數據又分為多個維度,比如點擊量、排行榜、粉絲人數、百度搜索指數等硬指標,以及大V關注度、社交媒體上的討論度等。每家影視劇公司會根據自身優勢挑選網絡小說,側重點各有不同。
樂視影業、克頓傳媒是“數據為王”的代表。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何以笙簫默》并不適合電影改編。“除了滿足‘少女心’,它沒有什么觀點想表達”,一位電影策劃人說。有文學網站的版權負責人也認為,“這部小說不好改,但是因為品牌太好了,硬改也要上。” 張弘毅承認,“互聯網數據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改編難易程度是其次。”克頓傳媒過去給人感覺是喜歡做女性言情劇、青春偶像劇,但最近旗下上海劇芯文化創意公司立項的古代傳奇電影《錦衣夜行》是改編自“男頻”網絡小說,無疑市場和數據起到重要作用。
還有許多影視公司表示,內容和轉化度的重要性超過了數據。光線影業近兩年幾乎沒有購買網絡小說,劇本中心主任成麗表示,“如果小說不適合電影載體,它再火也跟我們沒關系。而且,數據的準確度是很難查證的,點擊率高的小說不代表它就很優秀。” 華錄百納影視股份公司企劃總監趙文靜也表示,首要考慮的是小說品質。
一些公司有相對明確的偏好。浙江夢幻星生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主打精品言情劇,偏向購買都市、言情、青春、偶像類小說,已出品的兩部網絡小說改編劇《千山暮雪》《最美的時光》在湖南衛視播出后取得了話題、收視雙高,今年他們還會推出根據匪我思存小說《寂寞空庭春欲晚》改編的電視劇。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網絡小說的文學價值遠沒有商業價值高。談及網絡小說的“內容”時,影視公司強調的是題材和創意。比如,新生代網絡作家玖月還不為大眾所知,小說關注度也并非最高。但她的三本書《親愛的阿基米德》《親愛的弗洛伊德》《親愛的蘇格拉底》均被上海一家公司購入,其關鍵就在于題材。該系列將言情與懸疑推理嫁接,這種類型在英美劇中早已司空見慣,但在中國的影視劇市場中卻十分新穎。
改編形式
網絡小說的影視改編一般包括電影、電視、網絡劇三種樣式。
網絡小說動輒幾百萬字的體量,錯綜復雜的人物,最適合改編為電視劇。2014年至今,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備案立項的電視劇中,有16部脫胎于網絡小說。華策影視、慈文傳媒等大型影視制作機構都有一大批電視劇項目正在制作或籌拍中。但是,由于電視劇的審查尺度、審美尺度、受眾老齡化等一系列限制,導致電視劇很難在內容上創新。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很多好的網絡IP無法轉化成電視劇,但是只要概念好,尺度大一點,還是有可能制作成電影或網劇。”
近兩年網絡小說改編電影的高票房案例不少,《失戀33天》《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包括即將于5月1日上映的《何以笙簫默》等,都是以都市愛情或青春題材為主。“鬼吹燈”系列改編的兩部電影《精絕古城》和《尋龍訣》則對電影題材有進一步開拓。相對于電視劇,電影通常更注重情節性、商業性,市場風險也更大。目前電影和電視劇屬意的題材也有明顯差異。電視臺傾向于都市劇、民國劇、抗戰劇等題材類型,但古裝戲和民國戲之于電影的風險就比較大,電影仍以都市動作、都市喜劇等為主。
除了傳統影視公司,視頻網站也加入到搶購網絡劇的戰局。視頻網站和傳統影視公司聯合出品影視劇,一方面拓展了電視劇播出渠道,另一方面也讓傳統影視劇公司更多地參與網劇的制作。搜狐視頻版權影視中心高級總監馬可表示,搜狐視頻今年主打的4部網絡劇,均為網絡小說改編,除將推出《匆匆那年2》外,與唐人電影聯合出品《無心法師》已經拍攝完成,正在進行后期制作,以及由丁墨高人氣網絡小說改編的《他來了請閉眼》、與慈文聯合出品的靈異懸疑題材劇《撞靈》。其中,《匆匆那年》是搜狐視頻自有版權。
愛奇藝2015年出品的網絡劇中,自網絡小說改編而來的劇占60%以上,且以新銳年輕網絡作家的作品居多。樂視網對影視改編劇的參與也非常活躍,2015年將參與《翻譯官》《錦衣夜行》兩部電視劇的出品。一些網站也在制作電視劇番外篇,如愛奇藝的《花千骨番外篇》。
“網劇為什么熱衷于改編網絡小說?”馬可認為,“首先,影視劇正從傳統平臺向網絡創作過渡。網絡小說改編劇先在電視臺掀起熱潮,市場基礎很好,互聯網公司希望復制成功;另外,互聯網受眾和網絡文學讀者在用戶特征、消費習慣、娛樂生活上有諸多相似性。”
“未來的電影市場,IP一定是最重要的。”優酷土豆集團董事長兼CEO古永鏘表示。2014年,優酷土豆旗下合一影業參投的《匆匆那年》獲得高票房回報,而從優酷土豆近期發布的2015年首批電影項目來看,對知名IP的孵化成為公司核心業務之一。據悉,合一影業今年即將上馬的幾大電影項目均由網絡小說IP而來。
“強IP價值的內容更適合開發做網劇,已經連載兩三年的網絡小說具有龐大的粉絲群和廣闊的市場,拍成網絡劇成功的概率更大。”愛奇藝版權制作管理中心總經理張語芯說。由愛奇藝與歡瑞世紀聯合打造的自制劇《盜墓筆記》預計年底播出,每集投資額達到500萬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盜墓筆記》之所以做成網劇,是因為該題材尺度較大在電視臺播不了,而小說有很多部,做電影的周期又太長。“實際上,小說是買了電視劇版權,但寫明可以拍網劇,同時能夠做海外發行,回收渠道比較多。”
歡瑞世紀總裁陳援表示,“網劇在題材上打開了更大的空間,我們能夠投進更多資本,而且這種類型的網劇,觀眾黏度會更高。所以我們決心花最大的成本來做這部劇,它是超過傳統電視劇幾倍的投資。”
盡管網劇的前景看好,但目前來看,電影、電視劇的版權還是遠超網劇版權,價格比例大約是5:1。晉江文學城副總劉旭東透露,“對網站和小說作者而言,首選還是電影電視改編,網劇的覆蓋相對弱一些。”而且,網劇監管力度也正在加強,有業內人士透露,網劇《盜墓筆記》已更名為《考古筆記》。
優質小說去向
盡管在大眾眼里,被改編成影視劇的網絡小說已經是亂花漸欲迷人眼,但實際上,相比起各個影視機構“囤積”起來的小說版權,目前的影視轉化率還相當低。樂視影業研發部副總監張弘毅透露,“現在大型影視機構手里一般都會有幾十個網絡小說版權。”業內的共識是,經典的、具有品牌效應的網絡小說,版權已經全部被搶光。“我們在2013年以后簽約的小說,影視轉化率是百分之七八十,但之前兩年簽約的一批小說就有很多積壓下來。”積壓的原因主要跟政策導向及市場潮流有關。晉江文學城副總劉旭東表示,“現在我們簽約都會寫上保證拍攝條款。”
“囤貨”的原因主要有幾方面。一是影視工業發展水平的限制。大量玄幻、仙俠題材作品,充滿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不僅對投資成本有較高要求,對視聽轉化的技術能力也提出了挑戰。所以,一些影視公司選擇先囤下來再說。例如光線影業幾年前買下了玄幻小說《大主宰》的版權,《大主宰》已出現在2015年“動畫電影”的片單里,但何時面世還不得而知。版權價格過百萬的《斗破蒼穹》《全職高手》的問世日期更是難以預期。二是市場情況。如《翻譯官》早在三年前便已被買下版權,直等到《何以笙簫默》等一批都市言情劇火起來之后,才宣布立項。目前在制作或籌備中的改編影視劇,基本都是影視公司幾年前買的版權,以較好的條件、較低的價格入手,一直等到市場升值。三是政策原因。《宮鎖心玉》《步步驚心》等一批影視劇出爐后,造成了“穿越”題材小說搶購潮。但這一題材很快受到限制,許多穿越小說被囤積。秋夜雨寒的小說《跨過千年來愛你》,這部曾在小說閱讀網創下千萬點擊量的小說,被某影視公司買走后卻遲遲未能投拍,合同到期后又轉賣到另一家公司,至今也沒拍出來。
好的網絡小說對影視制作公司來說是稀缺資源。但一個項目的開發受到政策、拍攝難度、劇本改編、角色選定等多重因素制約,版權滯銷的現象也普遍存在,有的甚至過期。“一方面要儲備資源,一方面又不能貿然投資開拍。很無奈,但也屬于正常現象。”馬中駿表示。
版權費飆升
去年下半年開始,囤積網絡小說版權的熱潮不斷推升版權價格。《何以笙簫默》的電視劇版權費就過了百萬元。三四年前,影視改編版權價格普遍在10萬元左右,一兩年前是三四十萬,而現在,要價200萬元以上的不在少數。這仍然是賣方市場。縱橫中文網主編邪月表示,“現在一般低于100萬元我們就不賣了。”少數幾位高知名度的作者,如南派三叔、天下霸唱、唐家三少,一部作品的各類版權費加起來或許能達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在這個級別以下的大多數作者能達到的影視版權費,在20萬~100萬之間浮動,文壇新人的影視版權費則主要在20萬~50萬元之間。
這只是大體數據,版權費還會受到許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一些知名度不高的作者提供了優秀的創意,一樣可能賣出高價;“大神級”作者的小說即使點擊率很高,如果題材不好改編,也不一定會拿到高額版權費。同時,給一部作品估值也有很多維度,主要看字數(通常要超過百萬字)、粉絲數、在線時長。“比如估值50萬元,這已經很高了,但假如一個公司說他們今年就會拍,導演、演員陣容非常理想,也完全可以調低版權金,不會一概而論”,一位網站版權負責人說。光線影業項目總監成麗證實了這一點,“我們出的版權費不是最高的,但對方知道我們能組一個不錯的班底把它拍出來。真正好的作者不是為錢賣給你版權,他要看值不值得。”
樂視影業研發部副總監張弘毅認為,“作為買方,我覺得現在的價格太高了”。而作為賣方的網站卻認為,現在的網絡小說版權價格漲幅很正常,甚至還偏低。“過去賣得便宜,不代表它只值那么多錢。當時的網絡文學‘大神’,即便有千萬粉絲,若沒有影視傳播,社會認知度還是很小。” 某業內人士強調,“一部電影總投資如果在6000萬元,小說版權費花了30萬元,那么連百分之一的比例都不到。”成麗也透露,“相對于電影整體制作成本,版權購買這種前期投入還是小數目。” 據了解,在美國,一本小說的影視改編權價格通常近百萬美元。在國內,這是超級IP才有的待遇。
從2014下半年開始,網絡小說的影視改編版權價格不斷翻番,囤積版權成為普遍現象。在一些影視業人士看來,“市場已經出現了瘋狂的跡象”。“只要是版權,稍微能改編,大家都在囤。一些二流小說的價格也被捧上去了,整個行業對網絡小說的預估出現虛高。”
全產業鏈開發
無論是影視劇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都已經意識到強IP的價值,版權交易中也更青睞于得到完整IP,進行全IP開發,形成覆蓋各種衍生產品的全產業鏈。所謂全IP,指作品不同形態的版權,包括小說、漫畫、網絡劇、電視劇、電影、游戲、手游甚至后續商品開發等等。全IP開發,則是圍繞明星IP以優質內容為核心,形成具有品牌價值和品牌影響力的生態圈。
能夠做全產業鏈開發的,都是影視行業的領軍企業。以《花千骨》為例,慈文傳媒擁有這部小說的完整IP,除了拍攝電視劇外,正在籌備大電影的制作,同名手游也將于近期亮相。此外,慈文傳媒與愛奇藝合作,配套正劇將衍生出一部網絡劇《花千骨番外篇》,作為正劇在互聯網的延伸。同時,愛奇藝電商團隊將運營《花千骨》劇中神器、熏香、玩偶等系列產品。
此外,大型互聯網公司利用龐大的平臺優勢和雄厚的資金實力,也開始建構自己的生態圈。如騰訊互娛的“泛娛樂生態”,將游戲、動漫、文學、影視打通,共同培育IP。3月30日,騰訊全新整合的文學業務平臺閱文集團亮相。閱文集團擁有創世中文網、起點中文網、紅袖添香、瀟湘書院、小說閱讀網等知名原創文學網站品牌。整個閱文集團目前擁有的文學作品數量近1000萬部,全面覆蓋網文50大類型。據悉,閱文集團成立后,占整個網絡文學市場85%的份額。閱文文學旗下由網絡小說“大神”貓膩創作的《擇天記》將與檸萌影業、唐人影視等合作開發電視劇,計劃于2016年播出,相關手游、動漫產品也將相繼面世。有影視公司負責人表示,騰訊把控大量優質IP資源,網絡小說改編版權價格可能會被抬高,在未來談判時影視公司將更加被動。不過,艾瑞咨詢互娛研究咨詢事業部副總經理曹笛卻認為,騰訊公司短期內不會壟斷網絡小說版權市場,未來還將以開放性的市場化運作為主。
和騰訊“泛娛樂生態”概念類似的,還有樂視的“移動生態”。傳統電影公司則傾向選擇在細分領域進行聯合開發。例如萬達影視、華誼兄弟、光線影業強強聯手制作電影《尋龍訣》,但是該小說的游戲版權卻賣給了互愛互動科技公司。相較之,“光線是傾向于全產業鏈開發的,包括衍生產品在內”, 光線影業項目總監成麗表示。但電影公司的全產業鏈開發能力仍然受到平臺的制約。
果子摘完,該種地了?
一線網絡小說IP已經被各大影視公司囤積,新資源何處覓?一些影視公司開始嘗試與原創文學網站共同培育新的小說IP。
合作方案主要有兩種:一為定制,影視公司拿出創意,交給網站簽約作者寫作,網站參與投資以及共同開發;第二種是網站提供作品,影視公司對不完全滿意的部分,提出修改意見。據可靠消息,慈文影視等幾家影視公司已在嘗試與網站聯合開發,至少有3-5部作品已經簽約。
但晉江文學城等網站并不熱衷此類模式。“個別影視公司把收視率要求全放在小說劇本上,不考慮演員、電視臺等因素,對作者是不合理的壓力”,劉旭東表示。他對晉江網站的造血能力很有信心,“老的一批‘大神’作品被搶光,但是新的‘大神’還在涌現。”很多影視公司也對與網站聯合開發持謹慎態度。張弘毅表示,樂視還沒有這樣的計劃,“中間會牽涉很多利益問題。”
未來趨勢
前幾年,古裝玄幻、宮斗題材的網絡小說改編劇風靡熒屏,而隨著主管部門政策上對古裝劇的配額限制,市場環境變化,觀眾口味改變等因素,當代都市、青春題材逐漸走俏。“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票房火爆,由華視影視投資拍攝的“致青春”電視劇版,亦將在熒屏繼續刮起青春懷舊風。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祝金甫表示,未來網絡小說改編影視劇會朝向現、當代題材,這類題材政策禁區較少,與觀眾更有貼近性,會更對觀眾口味。樂視影業研發部副總監張弘毅則表示,熱門題材很難前瞻,“現在火的是上一代‘大神’作品,接下來火的應該是新一撥‘大神’作品。” 許多業內人士預測,接下來最流行的網絡小說改編影視劇類型,是“魔幻/玄幻”以及“都市愛情”。
浙江夢幻星生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宣傳經理高原表示,不擔心網絡優質小說版權售罄,因為改編劇只占公司開發項目的1\3左右,夢幻星生園更多以原創劇本為主。“影視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原創力,不會全部寄希望于網絡小說。”
對于市場的可持續性,馬中駿持積極態度,他認為網絡小說作者迭生,作品海量,加之影視公司都有儲備,短期市場不會出現泡沫、資源枯竭,相反,網絡小說改編影視劇的市場頗具生命力。
原創文學網站,“男頻”“女頻”大不同
原創文學網站是專業的收費閱讀平臺,通常分為兩大類,以男性作者、男性讀者為主的“男頻”網站,和以女性作者、女性讀者為主的“女頻”網站。最知名的“男頻”網站包括起點中文網(《鬼吹燈》《盜墓筆記》《大主宰》《全職高手》《斗破蒼穹》等),縱橫中文網(《我的美女老師》《終極教師》(網劇,2015即將推出),17K小說網(《詭案組》),和創世中文網(《擇天記》)等。
影視轉化率最高的“女頻”網站是晉江文學城,它已經為影視行業輸送了上百部作品,早期作品有《何以笙簫默》,最新的作品包括《花千骨》《瑯琊榜》等;其他知名“女頻”網站還有紅袖添香(《裸婚時代》《盛夏晚晴天》)、小說閱讀網(《深圳合租記》)、瀟湘書院、云起書院等。
總體而言,由于電視劇、網劇的女性觀眾居多,女性題材的制作成本不高,“女頻”網站旗下小說的轉化率較高。“男頻”網站旗下的小說涉及玄幻小說、武俠小說、官場小說、軍事小說等題材,制作成本、操作難度、政策風險較大,因此轉化率也較低。“男頻”網站主要的版權收益都來自游戲改編。
由于這個差異,男頻網站和女頻網站在出售影視版權時,態度也不一樣。晉江文學城副總劉旭東表示,“通常我們會將電影、電視劇、網劇版權分開出售,如果打包出售的話,相當于賤賣。只要這三種類型有一種火了,另一個版權價格就應該抬高。”縱橫中文網主編邪月表示,“影視版權通常都會打包出售,因為就算全賣掉,它的收益也沒有游戲多。我們希望它能盡快拍出來,人氣越高,越好給游戲導流。”
對待網劇的態度,“男頻”網站和“女頻”網站也有差異。“女頻”網站更希望拍攝影視劇,而不是網劇:一是因為影視劇版權高于網劇,二是“小說作者更希望拍成影視劇,就像搞寫作的總想出版實體書一樣”。“男頻”網站則更傾向于制作網劇:版權費的差異微不足道,關鍵是游戲與網劇的關聯度比跟影視劇更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