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議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知識化、信息化、網絡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鮮明的特征。以手機、網絡為主的新興媒體,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在全球傳播,給我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領域帶來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筆者認為,作為電視媒體應積極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客觀認識新興媒體的特點,在大眾傳播格局發生徹底轉型的態勢下,讓電視媒體更有作為。
電視媒體繼續領跑重大新聞報道
電視臺代表了國家和政府的聲音,在廣大觀眾中具有很高的權威性,由電視新聞發布的信息體現了真實性、權威性,這一點是毋庸質疑的,顯示了電視媒體對公眾知情權的尊重。在新興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在新聞信息傳播方面仍然具有巨大的優勢。國內外重大事件和活動歷來是電視媒體傾力報道的重點,中共十八大宣傳報道無疑是2012年重中之重。從中央到地方,各家電視媒體各盡其能地打造以十八大為主題的媒體盛宴。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推出《聚焦十八大》專題欄目,其中《中國成就》主要回顧十年來中國在政治、經濟、民生和社會文化等各領域取得成就,《新聞特寫》側重于十八大期間新聞采訪如何安排,新聞報道過程中的困難相比以往大會有哪些方面的減少等,《微鏡頭》則關注百姓身邊的小人物、小感動,以此來呼應十八大的時代主題,《我從基層來》則是“走轉改”活動成果的展現,通過基層人物的專訪來感動中國。地方電視臺也是各出奇招報道十八大。北京電視臺推出的《解讀十八大》和《家國十年》分別對十八大和北京十年的變化進行一個全面的介紹和解讀;上海廣播臺制作的《大轉型》、《大道同行》、《為了人民的福祉》、《中國面臨的挑戰》4部迎接十八大獻禮作品也相繼在東方衛視、新聞綜合、紀實頻道、外語頻道播出;大連電視臺則每天推出25分鐘的黨的十八大特別報道——《開啟新征程》專欄,介紹本市領導在京參會消息及全市各級部門收看、收聽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圍繞本職工作談學習體會。以此作為十八大報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運動會于2013年8月31日至2013年9月12日在遼寧沈陽舉行,大連作為分賽場,有14個比賽項目在此進行,占全部賽事的1/3。全程歷時13天,大連電視臺直播時長175小時,直播比賽61場,錄播比賽50場,播出新聞455條次,制作《全運賽場》、《全運速遞》、《全運訪談錄》、《大焦話全運》等專題21期,共計105分鐘。多角度、立體空間為市民呈現十二運比賽精彩程度。同時,也對2013夏季達沃斯年會給予了最及時、詳盡的報道。
電視媒體轉向移動化傳播
新興媒體時代,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普及,重組了人們對媒體的閱讀習慣和信息的交互方式,傳統媒體的哀落成為一個熱點話題。2012年,網絡新聞是中國互聯網第四大應用,中國仍有近4億的網絡新聞用戶。在新興媒體世界,新聞仍然是用戶最大的需求之一。這說明,網絡媒體時代新聞信息是不會哀落的。問題在于電視新聞的載體由固定的“大屏”轉向可移動的“小屏”。
當下,對于移動互聯網、移動終端的討論已經是如火如荼,其在傳媒領域的應用也是越來越深入。在移動終端領域,有迅速崛起的電子書終端,有廣電引以為傲的CMMB(是國家廣電總局推出的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而隨著IPhone和IPad的迅速崛起,在其之上的移動互聯網應用也越來越多,很多媒體也開始涉足移動互聯網業務甚至開始出品移動終端,媒體的移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2012年大連廣播電視臺也在試水探索向移動互聯網轉型,開發移動客戶端、利用二維碼拓展電視宣傳空間。“大連手機臺”是大連廣播電視臺按照移動互聯網的設計理念,全新打造的新一代、全方位、多媒體的移動客戶端,致力于為廣大用戶提供快速、深度、個性的頂級手機新聞資訊服務。從產品功能來看是一款綜合視頻客戶端產品,為用戶提供直播、點播、資訊推薦和視頻下載等服務。它依托大連廣播電視臺的優質視頻資源,同步直播8大電視頻道,第一時間更新17檔品牌自辦欄目內容點播,滿足了用戶隨時隨地看電視的訴求。2012年10月正式發布,首日下載量突然3000次。
大連手機臺的上線,在真正意義上實現我臺電視節目的多終端呈現,并一步踏上移動互聯,實現了城市臺電視媒體“上星”的夢想,用戶可以在不同地域,不同時間,只要有WiFi網絡和3G信號覆蓋的地方就可以關注大連的視頻資訊平臺。這對于城市電視媒體意義非凡。
電視媒體網站需更加完善
隨著新興媒體的崛起,收視人群正在被分化,吸引年輕人的主要就是網絡。即使是留在電視機前的那部分觀眾,也多半是“三心二意”,他們在看電視的同時,可能在上網、看手機。近幾年來,特別是各傳統媒體(包括報紙、廣播及電視臺等)都紛紛取人之長補已之短,先后在因特網上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從而增加新的傳播形態以擴大自已的影響力。世界最大的傳媒集團之一“時代華納”和世界最大的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商“美國在線”合并是最典型的事例。我國中央電視臺則在1996年率先在因特網上正式申請了域名——http://www.cctv.com/,并建立了自已的《央視國際》網站。目前,其《央視國際》網站日提供中英文新聞數百條且日更新數次,同時還先后開設了琳瑯滿目的各類相關欄目網絡版。“互聯網絡電視”已不再是概念而是現實,并將成為時尚和潮流。
大連電視臺網站(域名:http://www.dltv.cn)于2002年7月上線,現內容可同步推送至“大連手機臺”。2013年4月21日,dltv.cn全站改版,全新上線,承擔大連廣播電視臺官方網站功能。實現大連廣播電視臺視頻、音頻節目融合發布,提供7個電視頻道,7個廣播頻率自辦節目的直播、點播互動服務,實現所有自辦節目單條拆分上傳,支持互動分享,推出“云動新聞匯”、“云動悠沫秀”、“大連DJ語錄”、“大學生online”、“云動微電影頻道”等新媒體產品。
電視節目的線性播出,會使收視率因觀眾收視時間、習慣的錯位而降低,這是傳統電視媒體性質所決定的,不可改變。而網站的建立、完善,則可以克服電視線性播出的局限性,隨時點播 、回看,甚至可以進行好友間的鏈接分享,擴大節目的影響力。
電視媒體力推微博傳播
新興媒體時代的中國,存在兩個重要的輿論場。一個是黨報、國家通訊社、國家電視臺等“主流媒體輿論場”,一個是基于互聯網的“網絡輿論場”。2012年微博“國家隊”異軍突起,新華通訊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央視媒體齊發力,在微博輿論場嘗試主導“微話語權”,以有效打通兩個輿論場。現如今,微博現在已經成為大眾化的媒介工具之一,它是人們彼此溝通、了解咨詢、表達個人觀點的有效工具。不少人都開通了不同的微博平臺,以此來表達自己小小的話語權,接受新事物,結交新朋友,品讀新思想。進入2013年,本臺新聞綜合頻道將《大連早晨》《新聞鋒線》兩檔欄目的新浪微博帳號@大連早晨、@新聞鋒線合并命名為@新聞大連,新增信息權威發布、公眾互動平臺、資訊播報、即時消息、媒體動態、投訴受理等功能 。微博其實是個很好的媒介工具,如果我們合理利用它,可以充分發揮微博作為自媒體的強大力量,體現媒介的責任和正義感,更好地了解社會,傳播正能量,表達思想,充分享受每個人的話語權利。截至2013年10月,粉絲量由先前的不到15000激增到66萬。
面對發展強的勢新興媒體,電視媒體只有與時俱進,轉型升級,才能擴大媒體輿論話語空間,搶占輿論引導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同時,必須始終把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放在首位,準確把握輿論引導規律,嚴把導向關、內容關、技術關,切實提升輿論引導水平和效果,充分發揮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促進人們精神生活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