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民的“匠心”
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關注,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民必須轉型成為“新農民”。政府也通過各種方式支持“新農民”的茁壯成長,搭建平臺,給政策,給資金,給技術,給待遇,真正實現了科技反哺農業。
在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的今天,如何科學并且安全種植,如何實現產供銷的科學一體化,是越來越多的“新農民”必須思考的問題。只有專注,才能專業;只有專業,才能敬業;只有敬業,才能卓越。匠人精神,應該是每個“新農民”都必須具備的。(xiaochang11山西/太原)
結婚成本有多高?
讀罷《蕭縣鄉村婚事》,深有感觸。隨著房價的逐年攀高,我們這些80后很多都是“結不起婚”的。
有統計顯示:中國人的結婚成本,30年來增長了4000倍。男人們表示“壓力山大”,女人們表示“很不甘心”。雖說感情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可是沒有經濟基礎,基本連婚姻的門檻都夠不著的。有一則冷笑話是這樣寫的:爺爺告訴我,他娶奶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告訴我,他娶媽媽只用了“半頭豬”;等我要結婚的時候,我得用爹媽的“半條命”!剛出校門的我們如果不靠父母資助,自己是負擔不起結婚花銷的。
除了鼓勵大家好好努力之外,希望大家都能少點攀比,多點真愛。(江蘇/鎮江)
小郭跑兩會
郭鐵
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各路記者蜂擁而至,見到胸前佩戴“小紅證”的代表、委員們興奮異常,雙眼放光。事實上,兩會報道戰場的“硝煙”早在3月2日全國政協會議召開之前就開始彌漫。3月3日、4日,隨著各省份代表團進入駐地,采訪就已啟動。首先,你要拿到駐地代表團分組名單,最好還能要到代表房間號,以便敲門“拜訪”。
盡管有一些代表、委員不堪其擾,但這也是代表、委員們反映地方訴求、回答社會熱點關切的大好機會。社會熱點那么多,代表、委員懷揣民意和百姓重托而來,接收記者采訪發問是責任,也是義務。
各省份代表團什么風格、對待外界心態是否開放,都能從對待媒體的態度上看出。好采或不好采,記者跟進或放棄,也大多與上一年該地的工作業績有直接關系。倘若上一年某省份陸續落馬了一批官員,官場動蕩,那采訪到當地重量級代表或委員的概率就非常小了,因為他們此時大多“很低調”。
說了這么多,核心意思是兩會代表、委員不容易,而兩會記者更不容易。別看每天在人民大會堂出出進進,和代表、委員們指點江山,可夜深人靜寫稿的時候,才忽然感到這一天真累,而明天還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