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鐵

3月5日下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遼寧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遼寧省委書記王珉、省長李希等8名代表分別就國務院新一輪振興東北規劃,積極融入“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自貿區等國家戰略,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鋼鐵企業困境突圍,打造遼滿歐、遼蒙歐交通等,系統介紹了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遼寧振興的行動舉措。
遼寧省委書記王珉發言說:“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融入促進發展、推動振興的各個環節,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注重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深入推動四個全面,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遼寧改革發展的試點充分證明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部署是完全正確的。”
落實振興東北規劃細則
“報告在發展思路上有深度,在改革辦法上有力度,在民生措施上有溫度。”遼寧省長李希對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給予了肯定。他認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口,不深化改革和調整經濟結構就難以實現平穩健康發展。遼寧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與總理的分析判斷完全一致。
過去一年,遼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同比回落2.9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固定資產投資、出口總額均有所下降。李希在2015年遼寧政府工作報告中對造成經濟下行原因曾做過闡釋,“表面上看是外部需求不足、投資拉動減弱所致,實質上是我省老工業基地尚未根本解決一些體制性、結構性矛盾的集中爆發。”
面對新常態,李希認為下一步要搶抓重大歷史機遇,積極融入“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自貿區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同時轉變政府職能,深化國企改革,抓好創新驅動和人才培養。
李希建議:一是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扶持東北振興發展的重大政策舉措,需要有關部委根據東北的特殊情況和特殊問題制定具體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建議有關部委抓緊制定推進落實的實施細則和可操作的具體辦法,以形成政策合力。
二是鑒于遼寧具備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建議國家在制定“一帶一路”發展規劃時,依托遼寧沿海港口,加快推進遼蒙歐鐵路建設,形成跨境陸海聯運經濟走廊。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支持遼寧主動承接高新技術產業轉移和輻射。在長江經濟帶戰略中,豐富利用東北裝備制造企業多的優勢,引導國家重點工程優先采用遼寧的重大成套裝備。三是建議國務院盡早批復建立大連自由貿易園區。
大連積極申報自貿區
大連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里景瑞圍繞大連申請自貿區情況發言。他認為,自貿區建設是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國務院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公布上海自貿區建設的總體方案,這個方案要把上海的經驗復制推廣到全國各地;去年12月28日,又通過了在上海、天津、廣東、福建自貿區域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新行政審批的決定。
據了解,申報自貿區的省市已有20多個。今年各省份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有陜西、甘肅、河南、湖北、吉林、遼寧等9個省市明確提出申報建立自貿區。其中不僅僅是沿海省份,中西部省份更多。
2013年以來,大連啟動申報工作,形成初步方案,并報送商務部。大連開展了推廣上海自貿區經驗的諸多工作,在體制機制上做了很多文章,落實海關檢驗檢疫等10多項改革措施,實施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監管試點,通關效率有所提高。
里景瑞建議:第一,實施自貿園區建設是國家戰略,何時何地建立何種特點的自貿園區應由地方積極努力,創造條件申報,更應該有國家層面的綜合考慮和整體把握,既要考慮不同地區軟硬件條件具備的程度,更要有整體空間的合理布局。現在兩批共4處自由貿易區布局,總體是合理的,未來應考慮其他地區的整體分布,如在東北地區應建立一處或幾處自由貿易園區。
第二,加大統籌和指導力度,將自貿區、試驗區的經驗、文化、方式、理念等引到園區之外,抓好落實,對擬申報地區加大指導力度。
第三,自貿區建設需要各級人大和常委會的支持,就相關立法而言,全國人大常委會應發揮指導作用。凡在國家設立的自由貿易區內,均有法律和法規需要調整,需要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相應試驗區內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相關事項。上海人大常委會在立法中碰到如何處理改革試驗與原有法律關系的問題。國務院去年底批準廣東、天津、福建分別設立自貿園區后,地方立法均由省級常委會完成。
如果國家同意批復大連自貿區,究竟是遼寧省人大常委會還是大連市人大常委會進行立法,也應提早明確。
中韓自貿區協定草簽
營口市長葛樂夫則就中韓自貿區及營口港建設情況作了闡述。據他介紹,最近中韓自貿區已經完成實質性談判,草簽了協定。這對遼寧、東北地區乃至全國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挑戰來自中韓自貿區協定簽訂后,雙方貿易壁壘將逐步消除,中韓市場將實現一體化,雙方優勢產品進入彼此市場。
雖然協定規定了過渡期,但90%的貨物沒有過渡期,關稅將一步降到零。這將會對傳統產業和產品造成沖擊,一些企業的生存發展也會受到影響。對遼寧這樣的裝備制造業大省來說,影響更大。
他建議,要利用好中韓自貿區協定簽署的倒逼機制,促進企業提升創新驅動能力。韓國優勢產業和遼寧裝備制造業很多產品、產業趨同性強,而韓國的機電、電子、電器、金屬加工等產品,某種程度上比遼寧有優勢,因此遼寧企業必須要有緊迫感和危機感,加快技術改造,轉型升級,提升產品質量。
目前,營口港已經是我國沿海第八大港口,航線多,承載能力強,已經開通了韓國仁川到營口的客貨游輪,每周兩班。貨物可從韓國經營口進入東北地區,到俄羅斯遠東甚至歐洲。這條航線海上運輸距離長,運輸成本低。目前,營滿歐大陸橋、直達莫斯科的海上鐵路已經運營。
2014年,營口港貨物占東北各港口出境貨物的93%,全國從滿洲里出口的貨物,營口港貨物占47%。
葛樂夫認為,從這個意義講,遼寧已經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建議國家支持營口在中韓自貿區建設上先行先試,使營口成為中韓自貿區的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