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春
下降三角形是上升三角形的鏡像,也是對稱三角形的一種變體。一般認為,它屬于看跌形態,技術含義是在盤整中下挫,發出賣出信號。
現舉例說明。看樂視網(300104)2015年5月-11月的日K線圖,圖中所示就是一個下降三角形形態。從中可歸納出以下幾點特征:
(1)在跌勢中出現;(2)反彈的高點不斷下移,但回落的低點處于近乎同一水平線(如將上邊線的高點或下邊的低點分別用直線連接起來,就構成一個向下斜傾的直角三角形)上,最后股價跌破該線向下滑落;(3)在破位后通常有回抽(圖中雖沒有回抽,但盤中的多空爭斗曾出現過),而后確認下破有效(2天時間原則和3%的價格原則);(4)確認形態后必會完成形態,通常情況下會跌至最度跌幅以下;(5)其測算技術與上升三角形完全相同——投資者先從左側底邊測得形態的高度,然后從突破點起,向下投射出相同的距離。
當下降三角形出現時,投資者在跌破支撐線后應堅決停損離場,俗有跌破下邊線就逃之說,否則將深套其中。
一般地,下降三角形最終出路向下居多,但少數情況也會向上突破。如出現向上突破上邊線,投資者可反手做多,因為趨勢有可能發生反轉,當然要有成交量做為后盾。說到這一點,我們就有必要來了解一下與底部反轉的三角形的區別:
(1)前者量價關系背離,后者成交量呈持續萎縮狀;(2)前者在突破前夕,量開始放出,后者在突破前夕,量出現極度萎縮;(3)前者往下突破時不一定放出大量,后者往上突破時必須放出大量。
另外,下降三角形既可出現在跌勢中,也可出現在漲勢中,而底部三角形出現在較大跌勢之后,且形成的時間要長于下降三角形。有一點相同的是,當下降三角形以頂部面目出現,則與底部三角形一樣,都是趨勢的反轉形態。
提到構造的時間,我們也有必要了解三角形的時間尺度。一般認為,三角形屬于中等形態,即它的形成過程通常花費1個月以上的時間,但一般少于3個月。持續時間短于1個月的三角形可能屬于另外的形態類別,例如三角旗形,以后將會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