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鳳春
無論這輪市場上漲的原因如何,如果這個上漲帶來了大量新增的投資者,市場的邏輯就會變得非常難以把握。
每個人有自己進場的原因,也許就是旁邊人賺了,也許是因為一個宏大的看多邏輯。這無數個原因指揮下的行為和互動,帶來的難以預測的價格變化,還會導致這些邏輯的演變。由于這些新增的投資者并非原有玩家熟悉市場,他們對價格和盈虧的反映如何也較難把握,整個市場也就會變得非常難以“看懂”。
站在一個“傳統(tǒng)”機構投資者的眼光看,有些時候覺得市場很簡單粗暴,一個邏輯,只要公司沾邊就會猛漲;有些時候又會覺得市場很聰明,知道哪些股票已經很便宜。但最誠實的表述,是對你而言,這個市場的可預測性已經大幅下降。
因此,通過研判基本面信息來把握市場——尤其是大盤走勢和風格輪動——仍然不太可行。市場看起來只對過去一小段時間的自身變化做反應——如果還有這樣的反應的話。在這個意義上,技術分析和資金流動分析會變得更加重要。
那關于技術和資金流動,現(xiàn)在能做的判斷是什么呢?
從交易行為看出現(xiàn)了一些降溫的跡象:短線交易略有降溫,融資余額停滯。但新開戶與新投資者入市節(jié)奏仍較快。
而從技術研判的角度看,最重要的結論是金融轉弱的趨勢已經形成。從技術指標看,市場略有偏空,中小板、創(chuàng)業(yè)板繼續(xù)轉強,主板繼續(xù)轉弱。從風格看,科技、消費偏強,設備制造次之,周期、金融地產與工業(yè)服務偏弱。結合近數周的分析,金融地產轉弱的趨勢較可能已經形成,短期市場改弦更張,延續(xù)成長風格的概率較大。
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關注的基本面并不重要,一旦參與交易的投資者停止大幅增長,同時盤面和討論熱點已經與某些基本面變動有較為直接的關系,市場就會變得更好把握一些。
從當前的情況看,市場短期較有可能轉為關注的項目是流動性,這方面市場的討論已經較多,但需要提醒的是未來還有可能關注的是經濟的好轉。12月的工業(yè)增加值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同比、環(huán)比增速反彈。考慮到這種反彈出現(xiàn)在相當多的行業(yè)上,它們更可能是油價下跌的反映,而非是對之前貨幣政策的反應。一旦這樣的景氣回升在未來一個季度得以確立,市場就非常可能會以它作為支撐點。
從更長期來講,我們發(fā)現(xiàn)2015年上市公司盈利預期仍處于緩慢提升中,并且最終的盈利情況預計會好于多數賣方自上而下的預測值,從中期來看,市場還是較有可能得到盈利的支撐。<\\Hp1020\圖片\13年固定彩圖\結束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