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永遠
10月至今,增量資金進入市場的速度趨緩,市場短期重回存量資金格局。存量博弈下,風險偏好有望重新主導市場方向,市場風格正向2013年模式回歸。此外,在這一特定背景下,證監會對兩融業務的再次檢查,將對市場邏輯造成較大影響,使存量資金博弈格局進一步確立。
市場重回存量資金邏輯
受無風險利率下行的驅動,2014年下半年以來非標資產資金、地產投資資金以及散戶資金持續進入股票市場,形成以增量資金和杠桿操作為特征的快節奏行情。
10月至今,經過三個月的快速行情演繹,我們認為增量資金進入市場的速度逐步趨緩,這主要是由于前期無風險利率下行進程放緩,驅動更多增量資金因素暫未顯現。
此外,自12月起,央行已連續七周暫停公開市場操作;1月16日,銀監會對《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對委托貸款的來源和用途兩端加強監管;保監會在近期召開會議,提示險資運用的合規性及相關風險。因此,綜合考慮一行三會近期政策在邊際上的變動,短期內資金成本下降預期將受到較大影響,市場波動率將進一步放大。
增量資金進入市場的速度降低將使短期內牛市節奏放緩,并使市場在一定程度上重回存量資金主導的格局。
在增量資金放緩,存量資金暫回主導的過程中,市場預期大盤藍籌難以產生趨勢性行情,配置吸引力相對弱化;而另一方面,風險偏好程度短期內受限,又使得市場對于公司業績和基本面的關注度相對提升,以此作為防御的考慮。
兩種因素結合,使得市值居中且具有業績的中盤藍籌受到集中關注。未來一段時期內,市場風險偏好將重新主導市場方向,市場風格正向2013年模式回歸。這種模式的特點是波動加大、市場分化、局部牛市、風險偏好主導,其中局部牛市則主要集中于成長股板塊。
再查兩融確立存量資金博弈格局
日前,證監會表示,根據安排,繼1月16日通報45家券商融資類業務檢查結果后,近期將對剩余46家公司融資類業務開展現場檢查。
自12月以來,證監會已先后實施專項檢查兩融業務、加強退市風險警示、點名通報18家涉嫌股價操縱上市公司、打擊內幕交易等監管行為。我們曾提出,以牛市為背景,監管層正系統性提升監管執行力度;且系統性提升監管力度的邏輯還將延續。“再查兩融”的政策措施,進一步確認了這一邏輯。
另外,在市場重回存量資金的特定背景下,證監會對兩融業務的再次檢查,將使對市場邏輯造成較大影響,使存量資金博弈格局進一步確立。
前面提到,2014年下半年以來的行情具有增量資金和杠桿操作相疊加的特征,這使得市場能夠在短期內快速放大量價;在此背景下,監管層持續性的實施金融風險防范,有助于市場行情的長期可持續性。
然而,盡管前期市場的快速上漲使監管政策持續轉向金融風險關注;市場收益率大幅上漲與實體經濟繼續下滑的背離則影響資金流向,使得貨幣政策在短期選擇上面臨兩難。而反過來,在存量資金博弈格局下,市場參與者又將監管政策和貨幣政策視作行情下一步方向的信號。市場行情與監管政策、實體經濟之間形成了相互牽制的局面,這產生了兩方面結果:第一,市場風險偏好短期內受到限制;第二,市場行為對監管政策極其敏感,市場波動率放大。由于避險情緒的存在,市場有可能產生短期調整。
看好中盤藍籌與成長股的表現
站在當前我們認為,存量博弈將帶動風險偏好逐步上升,中盤藍籌及成長股將會有好的表現;市場對改革相關標的將提升偏好度。
目前,在增量資金放緩、風險偏好短期受限的背景下,行業配置應當遵循三項原則。第一,甄選在本輪行情中漲幅較低的滯漲行業;第二,甄選當前估值較低、具有基本面支撐的行業;第三,避開融資買入額占比較高的行業。
結合存量博弈下的風格轉變,我們推薦擁有業績支撐的中盤藍籌,包括醫藥、家電、食品飲料等。食品飲料、醫藥行業在本輪行情中漲幅較低,且本身具有防御性質,配置價值凸顯;受益于地產銷量持續復蘇、原材料價格持續下降雙重因素推動,家電板塊在當前階段配置邏輯清晰;輕工板塊持股離散度居中,前期漲幅較少,尤其是造紙行業已處于基本面底部,具有較好的預期。
同時,在存量博弈下,創業板指數將進一步向上突破,我們上調對成長股的推薦。
此外,2015年將是改革落地之年,以此為核心的主題投資將會表現活躍。“京津冀一體化”提出周年之際,我們預期將會迎來政策出臺窗口,我們將此作為當前階段首推主題。
國企改革將在2015年深度推進,在當前時點具有長期配置價值。在中央政策逐漸明朗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地方國企改革也將加速推進。安徽、江蘇、貴州三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進度最快、力度最大,受益最多。
體育主題下,近期產業資本并購頻繁,正在迎來全新發展契機。在2014年10月國務院發布體育產業的頂層規劃后,體育行業頻現并購重組行為,這標志著產業資本強烈看好體育產業發展前景。體育產業正受到來自產業資本外延式并購的大力推動。我們強調,從未來10年5萬億的體育產業總規模來看,體育主題依然處于政策的認知階段,接下來行業拐點將更加清晰。隨著2015年國家體育總局對體育產業簡政放權的進一步推動,產業資本正在加速進軍體育產業,成為體育主題更強烈的爆發信號。<\\Hp1020\圖片\13年固定彩圖\結束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