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春
內地宏觀經濟數據繼續走弱,而監管機構連再查券商兩融消息四起,同時銀行收緊傘形信托資金,多重利空因素促使資金離場,A股上試3400點未果出現下跌;港股進入衍生產品結算期,指數期貨轉倉行為左右大市走勢,香港本地權重和非國企藍籌力撐大市,周初恒指于二萬五整數關附近受阻,期指結算完成后指數出現快速回吐。
本周全球股市亦出現大幅動蕩,歐洲各市受歐元QE放水略呈強勢,雖然希臘左翼政黨上臺后暫時未言“退歐”,但新政府仍可能導致國際援助項目出現變數,新一輪歐債危機爆發的風險并未消除;美股則在良莠不齊的企業財報影響下表現不佳,美聯儲在最新的貨幣政策聲明中,沒有就其加息規劃給出任何明確的指示,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FOMC)偏向鷹派的政策聲明感到相當失望。
自滬港通開通后,當時A股較低的估值吸引大量境外資金通過滬股通渠道買入,而彼時內地投資者對港股通毫無興趣;兩個月后,A股“賺快錢”效應減弱,H股目前相對A股出現大幅折讓,港股通額度使用超過滬股通的情況也多次出現,筆者本月反復提及的“資金南下”得到數據有效支持;另外,多國央行紛紛加入全球降息潮,人民幣貶值預期隨之加大,亦提升了港元資產的吸引力。<\\Hp1020\圖片\13年固定彩圖\結束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