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星

6年前,單身的周蘭收養了不到1歲的妮妮。1年后,她與男友俞波走進了婚姻殿堂。妮妮有了爸爸,一家三口開始了幸福的生活。然而,幸福的日子沒持續多久,當周蘭準備沖出圍城,結束婚姻的時候,難題出現了。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俞波曾對妮妮進行了撫養,可相對于周蘭名正言順的養母身份,他與妮妮的關系難以界定。5年的“隱形”收養,保質期究竟有多長?如果算是養父,俞波該承擔撫養責任;如果是繼父,妮妮的撫養與他無關。可俞波究竟是養父還是繼父?2014年底,湘中某縣人民法院作出了判決——
收養棄嬰,大齡女變身愛心媽媽
時間回溯到1996年,高中畢業未能考上大學,即將年滿20歲的周蘭在復讀和打工兩個選項中猶豫很久,最終選擇了后者。她家境一般,父母供她讀完高中已是竭盡所能,而且她的成績并不好,復讀一年,她也沒有把握一定能金榜題名。
之后,為了改變家里的經濟狀況,周蘭和同村的伙伴一起到了深圳打工。在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雖然周蘭沒有大學文憑和專業技能,但仗著年輕,而且對工作要求也不高,她很快就找到了活干。雖然工作又苦又累且經常加班,但周蘭沒有怨言,她是來掙錢的,只要能按時拿到工資,她就很滿足。每次領到工資,她都會樂呵呵地數上幾遍,然后拿出500元寄給老家的父母。
生活就這樣波瀾不驚地過了幾年,周蘭覺得滿足又充實,可父母不滿意了。同村和周蘭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大都結婚了,有的還當了媽媽,而周蘭卻連個男朋友都沒有。父母開始憂心女兒的婚姻大事。
“蘭蘭,有沒有中意的對象?”見女兒從不和他們說自己感情方面的事情,父母一有機會就詢問。可對父母的詢問,周蘭每次不是搖頭就是沉默。眼看女兒都快30歲了,已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姑娘,卻連個男朋友都沒有,周蘭的父母十分著急,四處托親告友為女兒介紹對象。可在外闖蕩多年的周蘭,心中已有自己的婚姻觀,她對感情的事情不愿意將就。因此這么多年,她高不成,低不就,還在單身貴族行列中孑然一身。
沒結婚的周蘭,十分喜歡孩子。沒有中意的男友,她寧肯一輩子不結婚,不過沒有婚姻,并不妨礙她成為母親。2008年春節,周蘭回到家鄉,免不了又走馬燈似的四處相親,結果卻還是一樣,要么她看不上對方,要么對方看不上她。連遭打擊,周蘭心灰意冷,春節還未過完,就準備啟程返回深圳,但忽然而來的一個消息留住了她。
“唉,挺可憐的,這么小,就被父母拋棄了。”“是啊,也許她父母有苦衷,要不,這么可愛怎么會舍得丟掉呢?”走親訪友期間,從親友們的議論中,周蘭聽說一個女嬰被父母遺棄了。過了幾天,在親戚家里,周蘭見到了這個不到1歲的女嬰。孩子臉蛋紅通通的,很是可愛。她輕輕地抱一下,那孩子就直往她懷里湊。周蘭覺得自己與這個孩子特別有緣,就動了收養的念頭。可她一個未婚姑娘,符合收養孩子的條件嗎?
對此,周蘭特意到網上搜索,她發現,根據有關規定,收養人須同時具備無子女、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年滿30周歲四個條件,對此,她完全符合。
之后,周蘭不顧父母和親友的反對,堅持把女嬰帶在了自己身邊,并到相關部門辦理了收養登記手續,將女嬰落戶到了她的戶口簿上。“妮妮。”周蘭親熱地喚著女兒,從大齡剩女搖身一變成了一名陽光快樂的愛心媽媽……
找到愛情,一家三口曾經幸福
當時妮妮才9個月大,需要全天候照顧。突然間當了母親,周蘭沉浸在幸福中,每天都不厭其煩地為妮妮喂牛奶、換尿布、洗衣服。天氣好時,她還總抱著女兒走出家門,到外面去呼吸新鮮空氣。如果妮妮生病了,周蘭更是忙得焦頭爛額,一個人抱著孩子去醫院排隊看病……
照顧孩子雖然辛苦,但茁壯成長的妮妮時不時地給周蘭帶來驚喜。僅僅過了兩個多月,還未滿1周歲的妮妮就會叫“媽媽”了。這天籟般的聲音是對周蘭最好的褒獎,舒緩了她所有的勞累與艱辛。然而,盡管周蘭很快樂,但她并不是獨身主義者,可帶著一個孩子,愛情還會光顧嗎?
說來也怪,曾經千尋萬覓,那個“他”一直不見蹤影,收養了妮妮當了媽媽后,丘比特之箭竟然悄悄瞄準了周蘭。收養妮妮半年后,周蘭把女兒交給母親照料,再次赴深圳打工時,一個男人走進了她的生活。
這個男人便是俞波,曾和周蘭共事多年,對這位嬌小玲瓏的女子頗有好感,只是出于羞澀,一直沒有表達愛慕之情。周蘭回到家鄉收養妮妮后遲遲不歸,讓俞波十分失落,因此當周蘭再次出現在他面前時,他覺得不能再錯過機會。2008年底,俞波鼓起勇氣,向周蘭坦陳愛意。如果在一年前,這僅僅是兩個人的感情問題,周蘭很容易就能做出決定;可現在,她有了妮妮,她想接受俞波,可俞波會接受妮妮嗎?
“周蘭,我會像愛你一樣愛妮妮的。”俞波考慮一周后,給了周蘭答復。面對俞波深思之后的決定,周蘭很滿意,她覺得俞波是個有責任心的男人,可以托付終身。這樣,兩人的感情很快升溫,于2009年6月結了婚。
一家三口開始了幸福的生活。俞波沒有食言,對妮妮視如己出。婚后,周蘭和俞波繼續在深圳打工,妮妮仍放在老家由周蘭父母代為照顧,不過,每到春節、“五一”、國慶等節假日,夫妻倆總會千里迢迢地趕回家,看望父母,看望女兒。妮妮的小嘴很甜,她很快就接受并喜歡上了這個疼她、愛她的爸爸。每次俞波回家,她都會大老遠地迎上去,撲到俞波懷里,親昵地叫“爸爸”。俞波很受用,他也十分喜歡這個乖巧可愛的女兒……
然而,這種幸福的生活未能延續多久,周蘭和俞波開始出現矛盾。兩人的性格其實不合,婚后初期還能相互遷就,但時間一長,各自的本性暴露無遺,爭吵越來越頻繁。細說起來,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家庭生活就是在柴米油鹽的瑣碎中前行,和諧了,那是溫馨,不和諧了便是煩惱。從滿屋子的溫馨到無盡的煩惱,俞波和周蘭的婚姻之舟在風雨中飄搖。2012年7月的一天,兩人爭吵過后,俞波一氣之下搬了出去,與周蘭正式分居。
法庭之爭,是養父還是繼父?
俞波搬出去后,便斷了與周蘭的聯系,可結婚證書仍然把兩人牢牢地綁在一起,在法律上兩人還是夫妻。丈夫甩手而去,周蘭沒有挽留,婚后幾年,爭吵已把他們的感情消耗殆盡,她不怕失去丈夫,因為她還有女兒。對于妮妮,俞波曾經十分喜歡,但現在已沒有多少牽掛。他喜歡妮妮,是愛屋及烏,是因為與周蘭結合的緣故,如今婚姻已經若有若無,妮妮自然也在他的腦海中淡去。
而妮妮,不過是個幾歲小孩,哪里會理解父母間的愛恨情仇?自然還是該吃便吃,該睡便睡,該玩便玩,偶而問一句爸爸怎么不打電話、也不回家,周蘭隨便找個理由便搪塞了。
僵持中又過了兩年,周蘭和俞波的婚姻始終在破裂的邊緣徘徊,周蘭不愿再這樣耗下去了,2014年7月,她一紙訴狀將俞波告上法庭。周蘭訴稱,她與俞波2008年底建立戀愛關系,交往半年后登記結婚,婚姻基礎不牢。婚后初期感情尚可,但因性格差異太大,逐漸產生隔閡,導致經常吵鬧。兩年前,俞波離家,兩人分居,雙方未再聯絡,感情完全破裂。婚前,她收養了一個女兒妮妮,婚后,俞波與妮妮以父女相稱,亦曾與她一起承擔撫養義務,與妮妮之間也成立了收養關系。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義務,請求法院判令雙方離婚,女兒妮妮由她撫養,俞波承擔妮妮生活費、教育費4萬元,一次付清。
收到法院送達的起訴狀副本,俞波提出了答辯意見。離婚,他完全贊成,但妮妮的撫養費,他不愿意承擔。對于周蘭的“養父”觀點,俞波認為,他不是養父而是繼父,作為繼父,與周蘭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他可以承擔撫養責任,一旦婚姻關系解除,他的繼父生涯就此結束,與妮妮的父女關系就此消除,因此妮妮的撫養與他無關。
俞波拋出繼父論,周蘭才發現,妮妮與俞波的關系還真是一團亂麻。認定為養父女關系,有道理,周蘭先收養,俞波自愿加入收養陣營。認定為繼父女關系,似乎也講得通,畢竟俞波與妮妮之間沒有辦理收養手續。或許,用“隱形”收養來表述能夠左右逢源,但“隱形”收養并不能實質性地解決撫養之爭,“隱形”收養,保質期有多長?父母離婚后,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還在保質期內嗎?
難題交給了法官。2015年初,湘中某縣人民法院在審理周蘭訴俞波離婚案后,對這個難題作出了精準闡述。法院認為,周蘭與俞波婚姻基礎不牢,婚后因家庭瑣事導致感情出現裂痕,且俞波離家兩年,未與周蘭保持聯系,沒有家庭責任感,未盡丈夫義務,可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雙方均同意離婚,予以準許。妮妮系周蘭婚前以個人名義收養,根據相關規定,收養自到民政部門登記之日起成立,在俞波與周蘭結婚后,俞波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與妮妮建立收養關系。即便雙方協商,俞波加入收養陣營,亦需進行登記才能生效。更何況,雙方對此并無協商,更無明確意見,因此,俞波并沒有成為妮妮的養父。俞波與妮妮之間形成的是繼父女關系,該關系因俞波與周蘭夫妻關系形成而成立,因該夫妻關系的解除而解除。繼父女關系解除后,俞波對未成年妮妮的撫養義務自行終止。據此,法院判決周蘭與俞波離婚,妮妮由周蘭撫養,駁回了周蘭要求俞波支付撫養費的請求。
(文中當事人系化名)
編后 撫養,更多的時候是個快樂的過程,但也有不少時候,會給為人父母者帶來無盡的煩惱,離婚時涉及的撫養問題,便屬于這少有的煩惱之一。作為養父母,樂固然好,煩也得面對,不管遇到什么問題,撫養義務不可推卸。
父母有生父母、養父母、繼父母之分,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義務,也不完全相同。生父母的撫養職責,無須贅述。而養父母與養子女的關系,與親生父母子女的關系并無二致。對于收養,專門有《收養法》予以規范,要辦理收養登記,收養關系才成立;但對于繼父母子女關系的形成,完全基于一種事實——與已有子女者結婚的事實。繼父或繼母是否撫養未成年繼子女,純看意愿,法律并無強求。俞波與妮妮之間,或許曾有收養之意愿,但未辦理登記手續,自然算不得收養。而作為繼父,他對妮妮并無撫養義務,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