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目前,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完畢。數據顯示,中小板三季報盈利增速為24%,相比中報的29.7%有所下行。創業板三季報盈利增速24.5%,相比中報的22.5%略有加速,且其ROE實現了對主板(剔除金融)的首次超越。
中小板盈利增速緩慢下行
數據顯示,中小板的三季報收入增速9.6%,與中報持平;三季報盈利增速為24%,相比中報的29.7%有所下行。不過我們在9月的中報分析中就已提出,中小板今年以來的業績趨勢受三家券商公司的影響很大,如果剔除這三家券商公司,那么中小板的三季報實際增速只有12.9%,基本和中報的13.3%持平。
今年以來,中小板的業績增速一直處于緩慢下行的趨勢之中,但下行幅度遠遠小于主板,預計中小板全年的業績增速約在13%左右。
創業板三季報業績逆勢加速
三季報數據顯示,創業板前三季度收入增速為32%,相比一季報的30.6%略有回升;創業板的中報盈利增速為24.5%,相比一季報的22.5%也略有改善。即使在剔除東方財富、同花順、金龍機電這三家超高增速且利潤權重較大的公司之后,創業板的三季報業績增速仍有15.7%,相比中報的13.6%仍是加速的。在宏觀經濟疲弱、主板盈利大幅下滑的環境下,創業板業績能在三季報繼續加速,實屬難能可貴。
此外,三季報中,創業板ROE實現首次對主板(剔除金融)的超越。具體來看,創業板今年前三季度的ROE為5.6%,而A股剔除金融在今年前三季度的ROE為5.4%,這是創業板設立以來,其ROE對主板(剔除金融)的首次超越。
值得注意的是,受外延式收購在去年四季度集中并表影響,今年四季度的創業板業績同比將面臨高基數影響。
受技術限制,我們很難在創業板的業績中剔除外延式收購的影響。但是從創業板的歷史業績波動來看,在去年四季度國內宏觀數據明顯回落、主板增速利潤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創業板卻出現了利潤同環比增速的大幅跳升,我們認為這應該就是受到了大量外延式收購資產集中并表的影響。如果這個判斷成立,那么今年前三季度創業板的利潤同比都將受到低基數的影響,因此不大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回落,而到了四季度高基數效應顯現后,屆時才是對創業板業績的“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