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平
市場總是在沉默中爆發行情。滬指攻擊到3600點一帶,上漲空間打開。筆者對11月份行情,前期反復指出值得樂觀對待。盡管市場有種種顧慮如游資群龍無首、經濟數據不佳等。但聰明的投資者關注的是前期導致市場暴跌的主要因素去配資杠桿基本結束,而資產配置又到了極好的時期。特別是十三五規劃中,對債市將更加市場化,債券雖然當前紅火,但隨著未來擴容,以及通縮和貨幣政策持續放松,資金遲早會來到股票市場,符合美林“投資時鐘”的規律。當前股票市場賺錢效應明顯,成交額明顯放大,存量博弈演變為場外增量資金大量入市格局。
從技術上看,滬指突破近期一個缺口,再次上攻上方缺口3650點的缺口概率較大。從均線系統看,滬指60日均線有效站穩,并且一度攻擊到了年線;量增價漲,技術上堪稱完美。既然行情來了,就不會草草結束。從媒體報道看,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議題在11月30日獲得國際貨幣組織通過概率較大,這將利于人民幣的國際化,利于人民幣匯率的平穩,利于股票市場的發展。因此,當前不必葉公好龍,好好把握和享受11月份股市賺錢效應,操作中權重藍籌和成長股均衡配置,或更務實。
那把握哪些熱點呢?筆者建議關注金融地產、十三五規劃相關板塊、年報業績預增3個維度。具體如下:
一、 金融地產。大盤要漲離不開金融地產為代表的權重板塊的上漲。這類板塊往往是市場主力的標配。建議關注券商、保險、銀行、在線金融、地產等相關個股。其中券商的整體業績較好值得特別關注;而保險受益于降息周期以及二級市場上漲帶來的權益類資產的溢價,長期看好。地產方面,看好在北上廣深大城市有布局的地產個股,兼顧業績。
二、 十三五規劃相關的板塊。這類板塊如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安全中國、現代服務業、農業現代化、中國制造2025、區域經濟(如一帶一路)、互聯網+、文化教育體育、國企改革等。這類板塊需要投資者進行深入的挖掘。方法就是把十三五規劃每大塊進行分析,并以板塊的形式找到相應的股票,然后收集起來觀察。
三、 年報業績預增類。結合年報預增+股東人數減少+毛利率較高+2年復合增長率高+PEG較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