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語文
投資就是一場馬拉松,比的不是暫時誰跑得快,而是最終誰能順利達到終點。快看似很重要,但活著更重要。最近中央提出“供給側改革”,簡單五個字,透露信號卻很大。它彰顯中國經濟決策高層的治理理念出現重大調整。進一步言之,過去多年主打的“三駕馬車”的提法正在淡出,打破供給端的瓶頸,提升供給質量,才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
筆者總結起來,供給端改革的關鍵有四點。一是淘汰落后產能,比如,很多僵尸型企業占用太大資源,需要加快淘汰;二是化解房地產庫存;三是降低企業成本;四是發展功能完備的股票市場。尤其是,習主席在本次10月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對股票市場建設提出了要求,對股票市場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迅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巨大反響。可以判斷的是,中央提出的供給側改革將股市列為經濟改革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表明股票市場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首先,建立融資功能完備的股市與淘汰落后產能是相輔相成的。淘汰落后產能本身就是提升經濟增長質量的關鍵,亦會導致經濟增速降低。但如果作為實體經濟當中優秀代表的上市公司缺少融資平臺,企業新開工和投資增速放慢,必然會對經濟增長形成阻礙,影響經濟增長效率。最終銀行的壞賬也會大幅增加,從而釀成系統性風險。而股票市場的供給失衡或大幅動蕩只是一種市場的常態,并不是影響經濟系統性格局。所以,如果說淘汰落后產能和僵尸型企業是經濟自主提升活力的一種方式,那么,建立完備的資本市場和融資平臺,也是提升經濟質量和競爭力的另外一種方式,兩者缺一不可。
其次,降低企業成本也會為企業盈利的提升帶來新的驅動力。研究者借鑒過美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經驗,里根政府當時采取的也是供給側的改革,通過簡政放權、刺激經濟活力、降低企業成本負擔、加快創新等措施有效的解決了美國經濟滯脹的問題,從而推動美國股市走出了近二十年的大牛市。現在中國果斷采取降息和減稅等措施來低企業成本,也將為中國股市的走牛奠定基本面的業績基礎。
最后,化解房地產庫存,和淘汰落后產能,也會為股市的走牛提供有力的保證。比如銀行的資產質量也會因為短期的大幅剝離壞賬而走出低市盈率陷阱的怪圈。
顯然,上市券商將受益于股票市場的快速發展。作為未來中國經濟轉型和供給側改革的重點之一,中國資本市場的迅速發展壯大,都將促進資本中介機構的發展壯大,上市券商無疑是最受益的群體。從資本市場發展縱向和橫向對比來看,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家上市券商市值可以達到3000億元,無論是國際市場對比,還是中國金融機構的橫向對比,都有超萬億市值的金融機構存在,2007年美國摩根斯坦利市值接近1萬億人民幣,現在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市值也已超萬億,在中國經濟轉型和直接融資規模大幅提升的大趨勢下,未來五年中國券商的市值成長空間應該是巨大的。
即使市場出現一定的巨幅波動,但上證綜指3600點應該不是本輪新牛市的終點,股票投資考驗人性和韌性,需要的不是一次戰役的勝利,而是持續不斷的長久盈利,這就像是一場馬拉松比賽,需要投資人付出長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