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偉
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下,上市公司利用定增重組進行轉型和擴張的數量不斷增加。
我們考察了2014年以來所有完成的定增重組發現,不管是并購方還是被并購方,新興產業定增都呈現出高速擴張狀態。從企業性質看,70%的并購資產都屬于新興信息產業、醫藥生物和節能環保三大行業。地方國有企業并購集中在新興信息產業和節能環保,而中央國有企業集中在新興信息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
并購新興行業超額收益率更高
從上市公司并購的資產所屬行業類型來看,并購新興行業資產和并購傳統行業資產的上市公司股價在短期的超額收益率差別不大,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并購新興產業資產上市公司股價的超額收益率開始逐漸的大于并購傳統行業資產上市公司股價的超額收益率。這可能是因為新興產業的發展空間更大,更容易受到市場熱點的持續炒作,從而獲得更高的超額收益率。在首次披露定增重組消息的12個月后,并購新興產業資產股票的超額收益率為108.55%,而并購傳統行業資產的股票的超額收益率只有42.36%,兩者相差66.19%。
具體到被收購資產所屬的細分行業來看,服裝紡織、食品飲料、國防軍工、非銀金融、休閑服務、建筑裝飾行業的超額收益率較高。但是這些超額收益率較大的行業,被并購資產的數目不到新興信息產業、醫藥生物和節能環保這些新興行業所并購資產數目的五分之一。因此,綜合考慮新興產業和傳統行業被收購資產所能獲得的超額收益率和數目,我們認為投資者應該考慮被收購資產屬于新興產業的定增重組,以獲得較高的超額收益率。
布局可能進行定增重組的企業
通過對14年以來,并購新興產業資產的民營企業和中央國有企業實施的定增重組進行梳理,我們總結了如何篩選有可能進行定增重組公司的投資邏輯。
對于新興行業并購新興行業資產來說,主要是關注新興產業的硬件制造商向一體化服務商的輕資產轉型和通過重組實現間接上市這兩類。新興產業進行定增并購新興產業資產主要出于以下的目的:(1)通過并購獲得相關的技術或者營銷渠道。(2)企業為細分領域龍頭,但是產品太過單一,通過定增并購同一行業的其他細分領域來分散風險。(3)企業通過并購向產業鏈的上下游擴展,以形成協同效應。(4)一體化轉型。通過定增并購向高附加值、輕資產的軟件和云聯網細分領域發展,以形成“硬件+軟件”的一體化服務商,提高企業自身產品的附加值。(5))多集中在互聯網行業,為IPO擬上市公司或者海外上市公司,通過中止IPO申請或者海外退市,以被上市公司定增重組收購的形式間接上市A股。
值得注意的是,一體化轉型和通過重組間接上市這兩類定增重組在首次披露12個月的超額收益率分別為173%和187.39%。一體化轉型的企業多集中在計算機、通信和電子的硬件制造環節,雖然也屬于新興產業,但是所在領域發展成熟、可以被稱為新興產業中的“傳統行業”。而通過重組間接上市的公司,所在行業一般都是物聯網、網絡游戲、生物醫藥等前沿行業,發展速度較快,市場關注較高,因此超額收益率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