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FDI同比增長7.1%
10月12日,商務部網站公布數據顯示,9月當月,中國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FDI)594.7億元人民幣(折95.6億美元),同比增長7.1%,較8月的22%降低14.9個百分點。9月FDI同比增速較8月驟降,主要由于8月FDI同比增速因低基數效應而錄得高位。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介紹稱,外資并購交易活躍,并購規模、比重均有較大提高,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為前九個月全國吸收外資呈現的特點。
多家船公司主動降低海運附加費
繼9月15日,日本郵船率先調整電放費等收費項目和標準后,近日,日本川崎汽船,韓國韓進海運等多家船公司相繼致函國家發展改革委,主動提出規范海運附加費收費行為。上述調價通知各公司已陸續發布,最晚將于10月15日實施。相關措施生效后,將有效緩解附加費收費不合理問題。
三季度中國外部經濟PMI降至50.9
在美國PMI下行以及大部分新興經濟體PMI仍處于不景氣區間的情況下,三季度中國外部經濟綜合PMI也有所下降。中國社科院世經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三季度,綜合反映中國外部實體經濟活力的CEEM-PMI指數為50.9,較上季度下降0.3個百分點。 中國外部經濟綜合PMI,根據中國經濟外需分布計算,該數據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制作并發布,旨在反映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
新興市場企業杠桿率上升趨勢堪憂
IMF近期發布的最新《全球金融穩定報告》(GFSR)對新興市場國家的企業杠桿水平給予了特別關注。報告指出,全球性的驅動因素成為了影響過去一段時間新興市場債券市場的主要原因,而國家狀況、企業償債能力等基本面因素的影響力卻在縮小。鑒于這樣的情況以及可能出現的全球金融收緊的影響,IMF認為新興市場國家監管者必須加強對重點行業和企業的監控。
全球原油需求增長放緩
國際能源署(IEA)在其最新報告中預計,2016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放緩,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仍然加大馬力,繼續維持創紀錄的石油產量。IEA認為,全球原油市場明年仍將供應過剩,因原油需求增長減緩,鑒于近期宏觀經濟前景下調加之預期油價不會重蹈去年的大幅下跌,2016年全球日需求增幅將從2015年的五年高點180萬桶減至120萬桶。
英國9月CPI同比下滑0.1%
英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下滑0.1%,服裝價格漲幅不及預期,汽車燃料價格下滑。數據還顯示,核心CPI低于分析師預期,并且遠低于英國央行的目標。這使得英國央行幾乎沒什么理由在近期加息。經濟學家和投資者越來越多地認為,英國央行將維持當前利率水平更長時間,特別是在美聯儲推遲了備受矚目的9月升息時間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