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梅
3月27日,一大早,安順二中高二(17)班的學生吳佳龔妍就和同學們一起坐車趕往貴陽,參加貴州省首屆“青少年科技節”暨第30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決賽。
本次比賽,全省共有30余萬名學生及教師參加,而吳佳龔妍之所以能在這場大PK中脫穎而出、入圍決賽,憑借的是一個“很接地氣”的創新發明——新型環保驅蚊產品。
吳佳龔妍發明驅蚊產品的初衷,來自她的生活體驗:“我外婆住在鄉下,每到夏天蚊子特別多時,她就會點燃柚子皮來驅除蚊子,效果很好,但產生的煙有些嗆人。”于是,吳佳龔妍開始思考——能不能制作出一種既環保又不嗆人的驅蚊產品呢?
為此,從高一開始,吳佳龔妍利用課余時間,反復試驗,不斷調整原料配方,一年后,她終于成功制作出新型環保驅蚊產品。她曾做過實測,在一間16平方米的房間里點燃這樣的驅蚊產品后,不到半小時,房間里的6只蚊子便全部被熏暈在墻角,而房間里的人卻沒有感到任何不適。
“市場上傳統的驅蚊產品大多含有化學物質,或多或少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而我制作的這種環保驅蚊產品,使用的是柚子皮、橘子皮及糯米粉,既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燃燒后也不會污染環境,既環保又安全。”吳佳龔妍介紹說。
和吳佳龔妍一樣,劉一濤的發明也源自生活。
劉一濤是仁懷市五馬小學的一名教師,今年3月,新學期開學后,他發現學校多個教室里的投影儀出現了通風口堵塞、顯示效果模糊等故障。后來,他了解到仁懷市所有配備了投影儀的學校都陸續出現了類似問題,而如果要進行維修的話,每臺投影儀至少要花300元。
怎么樣才能既節約錢又解決問題?劉一濤萌發了自己動手做一個除塵裝置的想法。之后,他利用塑料桶、塑料管、過濾網、吹風機、布風袋等,制作出一臺投影儀空氣灰塵過濾器。
3月29日,貴州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結果揭曉,吳佳龔妍的新型環保驅蚊產品和劉一濤的投影儀空氣灰塵過濾器分別入選青少年項目一等獎和科技輔導員項目一等獎。同時獲獎的,還有“懶人”溫度監控系統、氣壓式下水道疏通器、可自動澆水和保溫的養花棚、公交車快速逃生裝置、腿部康復訓練器、可以背的傘、節能環保水箱等多個非常“接地氣”的作品。
這些“接地氣”的創新發明背后,都有發明者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深切關注,而這,才是創新的“源頭活水”和生命力所在。
貴州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迄今已成功舉辦30屆,累計有430余萬名和吳佳龔妍和劉一濤一樣的青少年師生參加比賽。他們,對于建設創新型國家來說,也許只是創新大潮中的毫不起眼的“小螞蟻”,但正是一只只這樣的“小螞蟻”,用“微創新”匯聚起了時代的創新熱潮。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再微小的創新,也值得肯定。
貴陽實驗三中高二(5)班張冰松的獲獎作品,就是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針對家用插座用久了容易發熱進而有可能引發火災的隱患,張冰松設計出一種新型安全插座。下一步,他還計劃聯系廠家制作部分產品進行試用,待進一步完善后有望投入市場。
實際上,在歷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參賽項目中,都不乏這樣的一些“微創新”:屋頂雨水收集系統、井蓋破損報警裝置、產品到期指示劑、水果腐爛報警器……其中,有部分發明早已進入了市場。
比如,2005年,貴陽實驗三中學生楊陽發明出一套家庭防盜報警系統并獲得當年全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這套系統隨后被一家公司看中并進入量產。現在,它已被廣泛安裝在全國的各個小區,護衛著千家萬戶的安全。
所以,創新無論大小,都有價值。“哪怕僅僅是一個創新的想法,都是值得肯定的。”貴州省科協副主席錢斌介紹說,為了鼓勵創新,明年主辦方還將在比賽中增設“創意大賽”——各種奇思妙想的“創新點子”,只要想得有道理,都可以參加比賽。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的人投入到創新中來,讓一切創新的源泉涌流。(責任編輯/余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