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查處食品違法行為情況
1.案件查處情況
2014年上海市有關部門以錯時監管、飛行檢查為主要手段,開展日常巡查、監督檢查和專項執法檢查共計30.8萬戶次,同比下降44.5%;發現問題企業1.5萬戶次并予整改和處罰,同比下降11.8%。此外,開展了農村食品市場、春夏食品安全百日整治立功競賽、兒童食品及校園周邊食品等21項專項整治。上海市相關監管部門注銷或吊銷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證照共計7 405張,同比減少37.8%。上海市共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8 447起,同比減少31.9%;罰沒款金額5 567.7萬元,同比減少50.6%,其中上海市公安部門偵破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案件129起,同比下降5.8%,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60人,同比下降37.5%。
2.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情況分析
2014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主要呈現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犯罪案件時有發生。在查獲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中,制售假劣保健食品、調味品、桶裝水,以及用豬肉制售假冒牛肉、用過期食品作為原料加工食品等行為仍有發生。二是部分領域“潛規則”犯罪仍時有發生。個別地下加工窩點使用工業鹽和化學試劑加工咸肉制品,使用“垃圾肉”制售豬肉餡,使用工業用燒堿和松香加工食品案件都有查獲。三是部分案件偵破過程中發現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情況。個別不法分子通過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等方式制售食品進行牟利,比如在小龍蝦、麻辣燙、牛肉湯中添加罌粟殼。

(六)投訴舉報受理情況
上海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共接到食品類投訴19 285件、舉報16 473件、咨詢44 133件,合計79 891件,同比增加17.1%,按時答復率100%,年內辦結率97.5%,投訴舉報案件查實率68.4%。其中,“12331”直接受理61 401件,占總量的76.9%;受理“12345”轉辦10 828件,占13.6%;各區縣、街鎮通過“大聯勤、大聯動”平臺受理5 620件,占7.0%;其他單位受理、轉辦2 042件,占2.5%。平均辦結時間23天。落實有獎舉報件1 396件,同比增加78%,獎勵金額74.6萬元,同比增加88.9%。
從投訴舉報的前五類食品情況看,一是肉及肉制品(4 403件),主要是肉制品內有異物、變質及無證制售熟食鹵味、肉制品等;二是糧食及糧食制品(2 963件),主要是大米生蟲、霉變及無證制售糧食制品(早點)等;三是焙烤食品(1 603件),主要是面包、蛋糕霉變及餅干、糕點包裝標識違反規定等;四是飲料及飲品(1 344件),主要是飲料有異物、過期及無證加工桶裝飲用水等;五是水產及其制品(1 126件),主要是水產品在養殖和運輸過程中存在違法添加,餐飲店供應的河海鮮變質等。
主要的咨詢問題:一是查詢及核對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等注冊信息;二是咨詢各類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辦理手續;三是咨詢消費維權相關事宜。
三、集體性食物中毒情況
2014年上海市共報告發生集體性食物中毒3起,中毒人數126人(無死亡),中毒發生率為0.52/10萬,食物中毒
起數、人數和發生率同比分別下降62.5%、31.5%和32.5%,繼續保持歷史低位。其中,1起食物中毒發生在第二季度,2起食物中毒發生在第三季度;食物中毒中涉及公共餐飲服務單位、無證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各1起;3起食物中毒中2起為細菌性(均為副溶血性弧菌),
17
食品與生活 2015-04
1起為化學性(桐油);2起為不規范操作引起(其中1起為食品加工儲存不當,1起為生熟交叉污染),1起為誤用桐油加工食品引起。
四、食品安全風險應急評估及風險交流情況
(一)食品安全風險應急評估情況
上海市進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應急評估的體系,2014年上海市食品安全風險應急評估項目共6項:使用化學級亞硝酸鹽加工腌制肉制品的風險評估、使用工業用氯化鈉加工熟食的風險評估、超保質期食品中檢出沙門氏菌和單增李斯特菌的風險評估、狗肉中檢出氰化鉀的風險評估、禽肉中檢出呋喃丹的風險評估、使用工業級氯化鈣加工食品的風險評估。
(二)風險交流情況
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和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全年共編寫《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專報》22期。根據風險監測和評估結果,發布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情況共10期。每季度主動公開各類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報22起,涉及不合格或異常結果樣品328件。
在政務網開設的“預警公告”、“消費提示”和“行業指南”3個食品安全風險交流欄目發布防控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網購食品、網上訂餐、未經檢驗檢疫的肉類、高鋁食品、野生蘑菇、貝類毒素、粽子、年夜飯外賣套餐等10項消費提示和預警。
2014年3月26日至4月6日,以“一線連百姓,一心為群眾”為主題,加強對舉報熱線“12331”進行大力宣傳。
此外,還在《人民日報》、《新聞晨報》、上海市食品安全網、上海食藥監政務微博、短信平臺等各種載體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發布。
五、市民對食品安全現狀評價情況
從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關于《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程度調查報告(2014年度)》反映的情況看,2014年市民食品安全知曉率總體得分80.4分,同比提高0.2分,被調查市民認為上海食品安全狀況“很安全”、“比較安全”和“一般”的,三者合計達到96.3%,同比提高了4%。被調查市民最擔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列前三位的分別是“食物中毒”(占23.3%)、“出售病死牲畜肉”(占21.2%)和“含有地溝油的食品”(占10.4%)。被調查市民認為最應該加強重點監管的環節列前三位的分別是“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占61.1%,)、“環境污染的整治”(占59.6%)和“種植養殖環節的監管”(占43%)。
被調查市民認為最有效的監管措施列前三位分別是“加強監督執法”(占41%)、“嚴厲查處違法者”(占27.2%)和“提高企業自律和誠信”(占19.0%)。
調查反映,市民非常關注食品安全,選擇“很關注”和“關注”的達到90.3%。市民最希望了解的食品安全知識列前三位的分別是“食品營養”(占51.0%)、“食品儲存”(占40.1%)和“食品質量鑒別”(占39.8%)。
六、2014年食品安全主要監管措施
(一)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監管新體制
一是完成食品藥品監管機構改革。整合工商、質監、食藥監等部門的食品生產、流通、餐飲監管職能,組建了市區兩級執法隊伍。二是著力加強基層建設。在8個郊區縣106個街鎮均建立了街鎮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構和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加強基層網絡建設,在上海市各村(居)委會建立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站。三是推進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改革試點工作。總結浦東新區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改革的經驗,提出了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改革試點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加強簡政放權,明確市、區縣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事權劃分,下放了7項行政審批事項。四是完善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制。全面貫徹落實《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基層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的要求,逐一解決基層反映的問題;加強食品安
全工作責任制,完成了對17個區縣政府食品安全年度目標考核評估;加強街鎮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工作,目前,上海市206個街鎮已有149個街鎮成功創建為市級食品安全示范街鎮,占比72.3%。
(本欄目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供稿)
飲食安全 健康生活
本欄目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HFDA)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