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戰宏

1943年3月18日晚上,周恩來在辦公室寫下了著名的《我的修養要則》,對自己提出了嚴格要求:加緊學習,努力工作,堅持原則,向群眾學習。
周恩來反復強調世界觀改造的艱巨性和反復性。他不僅把道德修養看成是每個黨員的必修課,而且把道德修養看成是黨員終生的必修課。“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是他的名言,也是他一生自覺地進行道德修養的真實寫照。他常說:“思想改造就是要求我們的思想不落伍,跟得上時代,時時前進。事物的發展是沒有止境的,因此我們的思想改造也就沒有止境。”他強調,“要做到人老精神不老。人生有限,知識無限,到死也學不完,改造不完。”
周恩來不僅強調道德修養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而且自覺地實踐著這一點。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周恩來始終保持著清正廉潔的品德,從不搞特殊化。新中國成立后,環境變了,條件好了,周恩來卻并沒有因此放松對自己的嚴格要求。經他審批和領導建設的大型項目不計其數,但他卻沒有運用權力為自己營造“安樂窩”,一直住在簡陋的舊房子里。有關部門幾次提出要給他修房子,他都執意不肯。周恩來不僅不為自己謀私利,而且從不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親友謀取任何好處。他讓侄子帶頭下農村,讓侄女帶頭支邊,為全黨樹立了榜樣。
在長期的領導工作中,周恩來始終自覺地堅持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表里如一、知行統一。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他首先帶頭做到;凡是要求別人不做的,他帶頭不做。他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影響人、感染人、昭示人,成為黨員干部優秀的行為典范。
1958年,中央下達了一系列指示,要求反對鋪張浪費,勤儉建國。一次,周恩來在廣州開會,服務員送上茶水,卻沒有收費。周恩來主動交錢,服務員仍然不收,說沒法結賬。周恩來當即嚴厲批評道:“我在北京剛簽了字、發了文,不許招待煙酒。現在你們不收錢,以后還怎么執行?”1963年2月,在無錫視察期間,周恩來到蠡園參觀。他問陪同的市委負責同志:“買過門票沒有?”那位負責人根本沒有在意此事。周恩來卻十分認真,馬上清點人數,當場購票,把一起去的陪同人員的票也買了。
周恩來多次強調,領導者要搞好工作,要與群眾搞好團結,就應該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共產黨員對自己要求必須更嚴些,要起到模范作用。他認為,領導干部只有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各項管理工作才能順利推進。工作上出現差錯是難免的,每當有同志指出來,或者自己發覺后,周恩來總是首先承擔責任,真心誠意地反復公開檢討。他說:“犯了錯誤,關起門來檢討是需要的,更需要的是到人民中去學習”,“應該公之于眾,做自我批評”。周恩來經常告誡廣大干部要有勇氣面對現實、面對錯誤;有錯誤不怕揭露,要敢于承認和改正。他認為,缺點和錯誤的改正要從領導做起,領導首先要做自我批評,要多負一些責任,問題總是同上面有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