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春
近期,A股因為外圍市場動蕩(德國大眾尾氣門事件、瑞士嘉能可拋貨)而出現不小波動,同時習總訪美、國務院常務會議仍然制造出不少主題性熱點,市場整體上延續了9月的風格,即存量資金博弈、大盤區間震蕩、主題機會頻發。
近期市場對于創業板相當鐘情,后市能否取得上行突破?我們認為:尚無定論、還將爭論,且短期應重避險。當前反彈成果來之不易,博弈味道很重;主題時間窗口落下,長假需要防外盤風險。此外股權質押風險再暴露有避險需求。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保持一顆樂觀的心態。一方面,存量博弈格局重現,結構性機會將更突出。另外一方面,杠桿資金清查進入尾聲,場外活躍資金不可小覷。
創業板上行突破仍需時間
以創業板為首的市場能否出現上行突破,換言之它的反彈行情能否再熱烈一點?這個問題短期之內未必會有定論,節前乃至節后仍將繼續考驗市場,但節前我們傾向于更為保守的看待這個問題。
前兩周我們均提示小倉位去嘗試些主題性機會,比如軍工等,主要是因為看不清明確的趨勢從而只做戰術性博弈。另一方面,雖然9月份相關主題取得不錯漲幅,但是這種賺錢機會很辛苦,紙面利潤遠沒有理論上的漂亮,一旦行情不順,投資者對后續空間的看法會變得更加保守。
上述論述反映出當前博弈味道很重的市場本質,利弊相間,其中不利之處近期已有所展現。最近一直在強調的兩個時間窗口,一是習總訪美結束,二是十一長假來臨。1)習總訪美給9月市場帶來諸如網絡安全這種大紅大紫的板塊,但是掌聲已經落下;2)十一長假恐外盤生變(上上周是美聯儲議息,上周是歐股還有商品市場),落袋為安可能也是不少投資者的心聲。
弊處將可能導致市場短期承壓,但也有兩個有利的地方,故對創業板的期待、爭論不會很快消失。1)既然是存量博弈,大盤更加沒有機會,更多的資金會聚焦在創業板上,這是資金優勢;2)仍然是資金角度,杠桿資金清理進入尾聲,場外活躍資金較多,一有風吹草動,便有磨刀霍霍。
三季報關注新興經濟盈利的持續性
十月份市場有個最大的不確定性,便是上市公司三季報,重點關注新興經濟盈利的持續性。傳統行業的疲弱理應在預期之內,而新興行業能否保持住上半年仍然良好的增長態勢嗎?可能的疑問包括,收入高增長能持續嗎?盈利能力會不會下滑?以及期間費用的控制,甚至包括非經常性損益的波動。
面對相對遙遠的不確定性,要重視“股權質押危機”這個短期風險的再次暴露。近期除了兩個妖股因交易異常波動停牌核查外,中恒集團控股股東無力償債導致1.86億股股權質押面臨平倉,步8月顧地科技后塵。雖然證監會認為股權質押市場風險可控,A股短期仍有避險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