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然
安徽科大國創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大國創”)日前發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本次發行不超過2300萬股,募集資金25413萬元,擬用于六大項目建設。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8000萬元將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占募資總額高達31.48%。此外,盡管公司近年來營業收入逐年增長,但凈利潤同比增速卻逐年大幅下滑,至2014年甚至出現了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負數。從招股說明書中可以看到,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逐年下滑是由于營業成本逐年上升所導致的,與主要原材料采購金額的大幅增加有著密切的聯系。
與此同時,公司在應收賬款余額方面也存在較大的風險,2011—2014年,公司應收賬款凈額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87%、28.99%、34.21%和33.66%。近四年來,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母公司)都超過了行業均值的2倍,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則遠低于同行。不僅如此,公司在銷售客戶方面還存在集中度過高的問題,并面臨著主要供應商群體不穩定的問題。在科大國創趕赴A股IPO的這條旅途上,迷霧重重。
凈利潤增速同比大幅下滑
為了使讀者對科大國創近年來的生產經營情況有個更為清晰的印象,記者同時查閱了公司2014年以及2015年最新披露的IPO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近年來公司營業收入逐年增長,但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卻逐年大幅下滑,至2014年甚至出現了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負數。2011—2014年公司主營收入分別為17263.98萬元、25160.56萬元、27219.42萬元、37014.40萬元;同期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193.54萬元、4054.83萬元、4296.09萬元、3346.93萬元,2012、2013、2014年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7.31%、5.95%、-22.09%。
2011—2014年度,公司營業成本分別為9846.38萬元、14964.70萬元、15137.43萬元、24180.06萬元,2012、2013、2014年公司營業成本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51.98%、1.15%、59.74%,公司在招股書中解釋稱,公司2014年度營業成本較2013年度增長近60%,主要原因系毛利率較低的系統集成和其他收入占比由2013年度的40.22%上升至2014年度的50.80%所致。由此可見,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逐年下滑是營業成本逐年上升所導致的。
記者查閱招股書中發現,公司營業成本的增加和主要原材料采購金額的大幅增加脫不了關系。從招股書中可以看到,公司2011-2013年主要原材料采購金額分別為5822.06萬元、10394.90萬元、9888.68萬元,到2014年猛增至19980.12萬元,直接導致公司2014年的營業成本驟升。成本控制向來是企業管理的中心任務,也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否取勝的關鍵戰略之一。公司近年來的營業成本逐年增加,直接影響了公司凈利潤的平穩增長,甚至對投資者的利益帶來了威脅,但是公司方面并沒有給出具有可行性的解決方案。
資產負債率遠超行業均值
招股書中還顯示,公司在應收賬款余額方面也存在較大的風險。2011—2014年,公司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6191.91萬元、7292.97萬元和9311.43萬元、12459.52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87%、28.99%、34.21%和33.66%。雖然公司主要客戶實力雄厚、信譽良好,且公司對應收賬款充分計提了壞賬準備,但仍然存在應收賬款不能按期回收或無法回收產生壞賬的風險,進而對公司業績和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招股書中同時顯示,公司資產負債率(母公司)遠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2011—2014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9.35%、33.49%、41.08%和53.96%,同期同行業均值分別為14.69%、14.27%、15.27%和23.65%,近四年來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都超過了行業均值的2倍。
此外,公司的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遠低于同行,2011年至2014年,公司的流動比率分別為2.12、3.47、3.06和2.17,速動比例分別為2.04、3.38、2.93和1.86,而同行業的流動比率均值分別為8.48、7.25、5.28和3.69,速動比率均值為8.25、6.90、4.45和3.12。而且公司的負債全部為流動負債,債務結構非常不合理,短期償債風險讓不少行業內的人士都覺得擔心。不得不說,在資產負債率居高、債務結構不合理和應收賬款持續增加的壓力下,公司的財務風險顯得更加突出。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此次ipo擬募集資金25413萬元,用于新一代電信運營支撐系統建設、電力企業一體化管控軟件建設、企業級信息集成平臺建設、研發中心建設、營銷與服務網絡建設、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等六個項目建設。其中絕大部分資金(8000萬元,占募資總額約31.48%)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投資者不禁懷疑,公司這么做是否僅僅為了填補公司債務的“無底洞”?
主要供應商群體不穩定
另外,記者從招股書中還發現,公司存在銷售客戶較為集中的問題。2011—2014年度,公司前五名客戶的銷售收入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4.67%、60.56%、57.94%和70.93%,客戶集中度較高。有投資者擔心,如果來自主要客戶的收入大幅下降,會嚴重影響公司盈利的穩定性。而公司也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客戶集中度較高,如果公司未來技術水平、服務質量以及持續創新能力不足,則可能影響公司與主要客戶的業務合作,進而對公司經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從公司前五名供應商的采購情況來看,公司還面臨著主要供應商群體不穩定的問題,公司招股書中顯示,2011至2014年的四年來,盡管前五名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占當年采購總金額的比例變化不大(分別為41.57%、34.54%、33.81%、47.64%),但沒有一家是連續兩年穩定排在公司前五名供應商行列的。有業內人士指出,供應商群體不穩定也會對公司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一旦供應鏈出現了問題,會直接遏制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