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高
根據統計局近期公布數據,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715.6億元,同比下跌2.9%,跌幅較上月擴大2.6個百分點,企業盈利狀況再度出現惡化。工業品通縮壓力加劇與投資收益下加大工業企業利潤下行壓力,而穩增長政策尚未帶來工業品需求面的明顯回暖。主營業務收入增速繼續有所放緩,單月同比增速下降1.2個百分點至0.3%。
工業品通縮壓力再度加劇
隨著大宗商品價格再度下跌,工業品通縮壓力在7月再度加劇,PPI同比跌幅擴大0.6個百分點至5.4%,原材料購進價格同比降幅擴大0.5個百分點至6.1%。工業品出廠價格與原材料購進價格價差收窄導致工業企業利潤下降,帶動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放緩3.1個百分點。
此外,股市下跌帶來工業企業投資利潤下降也拉低了利潤增速。7月工業企業投資收益同比增加110.4億元,環比少增73.1億元,帶動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下降0.8個百分點。即使考慮到工業品通縮壓力加劇與投資收益下降影響,工業企業利潤同樣處于低速增長狀態,企業盈利能力依然疲弱。部分產能行業經營狀況持續惡化,加大了企業倒閉和局部金融風險爆發可能。煤炭等產能過剩行業利潤同比跌幅持續在60%以上,噸煤利潤下跌至3.3元,調整不可避免。
即使考慮到工業品通縮加劇影響,需求依然呈現疲弱態勢。7月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放緩幅度為1.2個百分點,而PPI跌幅近擴大0.6個百分點,需求出現進一步放緩。持續的穩增長政策尚未帶來投資出現明顯回升,也尚未傳導至工業企業需求面,工業企業需求回暖有待寬松政策繼續加碼。
企業補庫存需求疲弱
7月企業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6.8%,較6月下降0.6個百分點,反映需求疲弱態勢下,企業主動補庫存意愿依然較為疲弱。而應收賬款同比增速由6月的7.9%放緩至7.6%,顯示由于經濟需求疲弱帶動主營業務收入增速下降,應收賬款增速隨之放緩。隨著工業品通縮持續導致企業財務狀況惡化,債務風險可能通過相互之間的貿易關系進行傳染,增加壞賬出現的可能。
寬松政策持續發力
經濟依然呈現疲弱態勢,寬松政策需持續發力。財政部部長近期表示將地方政府債務置換額度擴大至3.2萬億,加上6000億元新增地方債券,今年共計發行地方債3.8萬億元,目前已經發行1.9萬億元,未來四個月還需發行1.9萬億元,月均發行額近5000億元。同時財政部表示并將加大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提前下達2016年重大項目建設投資計劃。財政顯著發力將帶動基礎設施投資回升。而貨幣政策將著力于引導金融體系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推動社會融資總量擴張。數據顯示,7月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已經回升至與投資增速相當水平,這意味著實體經濟“融資難”得到一定程度緩解。我們預計資金到位的改善將推動投資持續回暖和經濟企穩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