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瑤
本統計期內(8月27日-9月1日),繼27、28日強勢反彈收復3200點后,滬指再次進入震蕩調整態勢。9月第一個交易日,大盤跳空低開后展開盤整,不過在金融股的奮力護盤下,最終指數跌幅收窄至1%。
相比之下,創業板指遭遇重挫,在8月31日跌4.09%之后,9月1日再度下挫逾5%。市場二八分化態勢增強,藍籌題材防御地位凸顯。而以金融為代表的藍籌題材在估值、性價比等方面都擁有較大優勢,短期內可關注。
資金面上,9月1日,10余家券商同時發布新增資金入市公告,表示將按凈資產的20%進行出資,劃至證金公司賬戶統一進行投資。其中國泰君安當天中午率先發布公告,董事會審議同意按照2015年7月31日凈資產20%的比例出資投資權益類證券,并提高自營業務規模。
此外,西部證券、國海證券、招商證券等多家券商表示,鑒于事項的緊迫性,豁免董事會通知時限的要求。而廣發證券在公告中透露,已完成相關資金的劃付。
板塊方面,汽車板塊統計期內表現亮眼,凈買籌額達到3.62億元,凈買籌率為0.15%。板塊統計期內漲幅達到12.51%。其中,東風汽車(600006)統計期內資金凈流入額為6.96億元,凈買籌率為2.89%。廣匯汽車(600297)資金凈流入3342.15萬元,漲幅為17.65%。比亞迪(002594)資金凈流入額達到1.47億元,漲幅為11.76%。宇通客車(600066)獲得資金凈流入2212.99萬元,漲幅為0.90%。
消息面上,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了《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提出未來五年,滿足新能源、分布式電源及電動汽車等多元化負荷發展需求,推動智能電網建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業界認為,此次配電網行動計劃表明了國家要解決電動汽車充電問題的決心,隨著一系列政策利好的落地,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望飛速發展。
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8月27日至9月1日,滬、深兩市共有312只次個股登上交易龍虎榜,較上期減少19只次。統計期內,上榜個股的區間總成交金額為793.01億元,較上期減少6.30%。其中,營業部合計買入金額414.17億元,合計賣出金額378.84億元,分別比上期減少7.14%和減少5.35%。上榜個股中,深圳主板42家,中小板52家,創業板37家,滬市主板69家。
銀行股獲百億資金青睞
近期,“降準+降息”兩大利好消息并沒有阻止A股下跌的步伐。但讓投資者感到驚喜的是,一向低迷的銀行股出現強勁走勢,26日當日以5.09%的漲幅穩居榜首,其中招商銀行(600036)8月26、27日的漲幅分別達到了9.38%和9.57%。
龍虎榜數據顯示,8月25-27日,招商銀行買入前五席合計資金流入額高達52.37億元。其中,招商證券深圳益田路免稅商務大廈營業部凈買入金額達到20.14億元,位居買一,此外,游資席位中金公司深圳福華一路營業務,機構席位以及滬股通專用席位資金凈流入金額分別為9.68億元、9.61億元和9.14億元。
從空方情況來看,前五席合計賣出金額為8.05億元,空方力量明顯偏弱。具體來看,華泰證券北京月壇南街營業部資金凈流入金額為2.14億元,位于賣一席位,滬股通專用席位和齊魯證券青島江西路營業部凈賣出金額分別達到2.00億元和1.60億元。另有兩席凈流出金額也達到了1.10億元以上。
中報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合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9%,合計歸屬于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2.4%。
國金證券分析師同時指出,跳出業績和資產質量狀況來看,銀行業目前正面臨著機制體制改革的重要時點,板塊利好因素紛至沓來。當前A股銀行板塊估值已經到2015年PB的階段性底部之下,在經濟復蘇預期尚不明朗的情況下,銀行板塊的估值提升將主要有國企改革、牌照突破、監管松綁、業務分拆等變革因素驅動。
機構游資合力追捧中航動控
隨著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的到來,不僅僅閱兵陣容等吸引人,在閱兵上展示的高端裝備也一樣引人關注,在見證我國航天軍工等高科技的發展的同時,對軍工股具有積極的提振作用。
其中,中航系旗下上市公司中航動控(000738)8月27-31日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
從龍虎榜數據來看,該股買方前五席合計買入金額為4.36億元,其中,中信證券北京總部和渤海證券天津自貿區中心營業部買入金額分別為1.61億元和7444.52萬元。值得注意的是,渤海證券營業部在買入的同時,也賣出了7888.12萬元。此外,位于買三、買四的機構席位資金流入額分別達到7175.80萬元和6670.82萬元。
空方前五席全部為游資席位,合計賣出金額為3.36億元。除了賣二渤海證券營業部之外,國海證券深圳深南大道營業部賣出金額達到1.20億元,另有實力游資國信證券深圳泰然九路營業部資金凈流出額也達到5000萬元以上。
廣發證券分析師指出,軍工行業對于政策與消息刺激較為敏感。閱兵只是短期催化劑,后續還有眾多催化劑因素不斷涌現。未來軍工行業有望受益于軍隊改革帶來的新時期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需求變化和軍民兩用技術在民用市場的推廣應用將帶來的軍工產業規模化發展,以及國防科技工業改革帶來的技術創新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