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語文
最近A股的下跌其實是資產泡沫狂熱過后的自然冷卻,盡管股市的泡沫遠沒有房地產泡沫破滅那么影響深遠,但政策救市能否改變市場泡沫深重的本質呢?恐怕答案是否定的。
談股市的泡沫離不開談房價的泡沫,更何況是市場預期人民幣貶值開始的時候。前一段時間看經濟學家們談人民幣貶值的問題,深以為然。同樣的商品,在中國的價格顯然要貴過美國。美國的房子、股票、生活用品都要便宜過中國,這到底是需要美元進一步升值,還是人民幣需要貶值。我的意見是,兩者可能同時發生。
人民幣貶值會到來什么效應,首先就是房地產泡沫要縮小,否則李嘉誠等房地產大佬也不會將大陸的房產和股權統統賣掉。
當然,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可以照樣實施。這樣人民幣會對內進一步貶值,對外也不會升值。
現在回到股市。一直以來,我們堅信“改革牛市”會持續下去。跌破4000點之后,尤其是很多人寄望于證金公司的救市表現,本來二次探底過程中的反彈每每能激發市場做多力量,但類似于本周三僅靠尾市拉升的做法,更像是游擊隊的手法,通過突然襲擊來對破空方對市場悲觀預期的強化,但借助尾市30分鐘的突然急拉,也透露出國家隊本質上并不是希望投入過多的本錢來維持牛市氛圍,更多的還是希望市場勿暴漲暴跌、保持穩定。因此,如果前一輪跌到3373點是暴跌行情的話,那么,本次二次探底行情很可能是陰跌行情,是消滅所謂短線高手和投機者的時段。
從數據上看,除了極少數大盤股估值偏低以外,市場整體估值的中位數在62倍左右,已經接近2007年6100點位置水平。多數高估值的股票股價依然畸高。從A股市場的算術平均市盈率和加權市盈率來看,都是負數。A股上市公司2780家企業,僅有98家企業市盈率在16倍以下,僅占3.5%;占比87%的2千多家企業市盈率都在30倍以上,估值泡沫化仍然比較嚴重。因此,如果這98家藍籌股不補漲,整體牛市的格局也就結束了。
所以,按照牛市第二階段的邏輯來看,如果第一階段是依靠融資杠桿刺激起來的牛市走完了,那么,第二階段應該期望業績能夠成為下一輪牛市的驅動力,但現在的問題是,估值偏低的企業,業績沒有出現明顯增長,反而出現增速放緩,比如銀行。
因此,有人認為,當前的A股市場只有博弈的價值。一般而言,對于金融資產定價,風險是第一維度,收益是第二維度,流動性是第三維度,籌碼是第四維度。如果現在市場主流投資者都把股票當作賭場的籌碼,熱衷于參與互為對手盤的博弈,那誰還管他市盈率是100倍或是虧損呢?這樣的市場如果都不關心投資價值,最終就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業績差的企業往往估值越來越高,業績好的企業反而估值越來越低。盡管業績好的企業的確有投資價值,但目前點位來看,安全邊際仍然不夠,所以,只能靠等待市場進一步下跌來提供下一次搶反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