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支誕生鄂豫皖,孤軍長征到陜甘,為中國革命立下過特殊功勛的紅軍部隊;
這是一支首戰平型關,挺進冀魯豫,堅持蘇北抗戰整五年的八路軍、新四軍部隊;
這是一支縱橫大東北,馳騁下中南,把勝利的紅旗插上鎮南關的人民解放軍部隊;
這是一支跨過鴨綠江,連打五戰役,與美軍7個師交過手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部隊。
這就是65589部隊的前身一一五師。英勇紅軍團紅軍紀律歌 1930年初,鄂東紅一師一個連與黃麻起義后的光山縣八里區和東區的兩支游擊隊合編為“光山戰斗營”,同年9月擴編為“商光邊獨立團”,紅軍團從此誕生。
1932年11月,獨立團編入重建后的紅二十五軍序列,改編為紅二十五軍七十四師二二〇團,1934年4月改編為紅二十五軍二二三團。1935年9月,在吳煥先、徐海東、程子華等領導下,孤軍長征北上,惡戰獨樹鎮,奇襲紫荊關,激戰四坡村,最先到達陜北永坪鎮。部隊在這里與劉志丹領導的陜北紅軍合編。1936年4月改編為紅一方面軍第十五軍團七十三師,先后轉戰鄂、豫、皖、甘、晉等省,與兄弟部隊一起創建并鞏固鄂豫皖、鄂豫陜、陜甘寧等革命根據地。
歷經7年的浴血戰斗,長征萬里,這支部隊由幾百人,發展為有2000多人槍,特別能戰斗的紅軍團。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創造了“獨立堅持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斗爭,獨立自覺北上長征,獨立創建鄂豫陜革命根據地;部隊官兵平均年齡最小,長征最先到達陜北,最先唱響《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唯一一支經長征人員未減反增”的“三獨三最兩個一”功績,1935年部隊在毛主席直接指揮下,參加直羅鎮戰役并取得勝利,為鞏固和擴大陜甘革命根據地,做出卓越貢獻,也成為該部隊最厚重的篇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最先唱響
全軍乃至全國廣泛流傳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最早是由這支部隊的前身唱響的,歌詞編者為時任紅二十五軍秘書長程坦。他將“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內容,仿照流行于鄂豫皖蘇區的《紅軍紀律歌》和《土地革命歌》的歌詞寫法,編成通俗而又押韻的歌詞,配上曲調。
1934年11月,紅二十五軍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決定實行戰略轉移。為配合部隊的紀律教育,由時任紅二十五軍政治部宣傳科長的劉華清幫助把歌詞填入《土地革命歌》的曲調,刻成蠟板,印成歌片教部隊。就這樣,這支紅軍歌曲,伴隨著紅二十五軍的長征歷程,由陜南經隴東到陜北,后被全軍傳唱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