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建設時期,65589部隊走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之路。一茬茬官兵、一屆屆班子,不斷傳承紅色基因,不負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傳人稱號。
20世紀50年代,守島備戰,整編改裝。1955年部隊參加遼東半島抗登陸演習,受到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彭德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20世紀60年代參加入閩備戰,開展群眾性軍事技術大比武活動,團司令部首創參謀“六會”基本功,受到葉劍英元帥的充分肯定,并在全軍推廣;20世紀70年代,為阿爾巴尼亞軍事代表團示范進攻戰斗實戰演習,像全軍推廣夜訓經驗;20世紀80年代,部隊建設加速發展,不斷列裝新裝備,1989年,奉命赴京戒嚴,全體官兵始終堅決執行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決策指示,圓滿完成任務;20世紀90年代,最先叫響“科技大練兵,一切為打贏”的口號,率先掀起科技大練兵活動熱潮。進入新世紀,部隊先后完成鐵甲01渡海登島實兵演習、5013陸空聯合演習、鐵流071、鐵流111實兵演習等大規模演練任務。2009年,參加全軍首次跨區基地訓練——“跨越2009·青銅峽實兵演習”,萬人千車挺進賀蘭山,經受近似實戰檢驗,取得總平優秀成績。
參謀“六會”基本功
1960年,一一五師三四三團司令部以戰備訓練工作為中心,狠抓參謀業務訓練,在實踐中摸索總結了讀、記、算、寫、畫、傳的參謀“六會”基本功。1965年8月9日,葉劍英元帥親臨該團視察指導,對該團干部、司令部訓練給予高度評價,并向全軍推廣了該團的參謀“六會”經驗,“六會”基本功成為全軍參謀素質標準。
2000年,該團司令部瞄準打贏,苦練技能。在繼承參謀“六會”基本功的基礎上,貼近時代課題和實戰需要,加強研究,創新發展,擴展“六會”新技能,極大地提高了作戰指揮能力。2002年3月,該團被沈陽軍區樹為“學雷鋒學習成才先進單位”,并榮立集體一等功;2003年分別被軍區、集團軍評為“標兵司令部”、“先進司令部”。2004年在全軍首次探索確立了政工干部“六能”(能激發戰斗精神、能運用信息網絡、能進行參謀作業、能譯讀外文資料、能組織“三戰攻防”、能操作所屬裝備)素質標準,向軍委、總部首長做了匯報演示,受到高度評價。2006年、2008年團政治處兩次被軍區評為抓基層先進機關。
近年來,65589部隊繼承紅色基因,部隊建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先后被總參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全軍保密工作先進單位”,被總政授予“全軍青年工作先進單位”,被軍區選樹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雙擁工作先進單位”,2005年65589部隊某紅軍團被總部評為“先進團黨委”,2012年該團被四總部評為“全軍基層建設先進旅團級單位”,總政治部評為“全軍創先爭優先進團黨委”,其政治處先進事跡被13家中央媒體集中報道。涌現出一等功榮立者劉一龍、阿呷石布等一大批先進典型。
長期以來,65589部隊始終保持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廣大官兵牢記宗旨,努力為建設第二故鄉貢獻力量,先后參加營口、海城地區抗震救災,長白山國防光纜施工,大連至瓦房店石油管道爆裂搶險,遼南地區抗洪,長興島山林撲火,駐地綠化清淤等急難險重任務,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贊譽,先后被國家民政部、遼寧省評為“擁政愛民先進單位”。
回首征程,烽火硝煙,歲月崢嶸;展望未來,使命在肩,任重道遠。在強軍目標的統領和感召下,這個部隊官兵決心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振奮精神,緊抓快干,在傳承榮譽、矢志打贏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責任編輯 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