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峰
6月中旬以來,上證等指數遭遇較大程度的波動,次新股指數也受到較大影響。盡管如此,次新股向上的邏輯并未受到實質性的改變。建議關注在這個過程中質地良好,成長性強的標的。
次新股存在“價值洼地”
2014年新股發行改革后,次新股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以Wind次新股指數為例,其相對上證綜指以及創業板指超額收益明顯。
以今年二月份為基點(1000點),次新股指數一度沖高至45418.56點,在Wind全部概念板塊中年內漲幅第一。我們認為,次新股深受投資者偏愛的原因有以下五方面:第一,現行定價機制導致次新股首發價格偏低,有較大價值空間;第二,市值一般比較小,特別是流通市值小,受市場偏好;第三,由于新股申購機制的原因,次新股首發時機構占比少,而散戶有明顯的惜售特征;第四,新興產業新股受資金偏好明顯,拉高整體價值中樞;最后,次新股破發幾率極小,據統計,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后,沒有任何新股首發七天內破發;一個月內價格有破發紀錄的也只有申萬宏源一支個股。
我們認為,根據現行的定價機制,次新股具備價值優勢的特征會一直存在,這是次新股上漲的核心動因。近期由于市場調整,風險偏好可能存在階段性下降的勢頭,但次新股的成長性高,有一定安全邊際。所以綜上可以說明,次新股被看好的邏輯短期內不會遭遇較大沖擊。
把握次新股超跌后的機會
6月中旬以來,上證等指數遭遇較大程度的波動,次新股指數也受到較大影響。我們認為,在當前市場波動加劇的情況下,前期上漲較快的次新股遭遇短期的“池魚之殃”是肯定的。但在大幅殺跌的背后,資金面和情緒上的因素居多,次新股向上的邏輯并未受到實質性的影響。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在這個過程中質地良好,成長性強的標的,而在遭遇市場波動調整過程中,就是收集籌碼的最佳時間。
此外,從估值上看,3月以來發行的次新股主要分布在50-150倍之間,主要行業以計算機等為主,結合板塊具體情況來看基本處于合理區間。
那么如何篩選次新股呢?我們認為,在各板塊估值中樞上行有限的假設下,可以關注前期受市場暴跌拖累的有一定成長性的次新股,具體給出五類標準:1)市值較小(市值100億以下,流通值30億以下;2)新興產業相關;3)目前估值較板塊平均估值有折價,有一定的估值優勢;4)前期跌幅較大,有超跌反彈可能的;5)高送轉預期,即一季度每股資本公積金3元以上,每股未分配利潤2元以上,且總股本在1億股一下,有高送轉預期的。
綜合上述提到的五類標準,建議投資者關注以下次新股標的:南興裝備(002757)、航新科技(300424)、田中精機(300461)以及誠益通(3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