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語文
記得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股票需要學習兩門課程,一門叫做“企業估值”,另一門就是“如何看待市場波動”。而企業估值的學問其實是常識。優秀的投資者,分析一家公司是否高估,更多的依賴于常識,比如企業的市盈率和市凈率,這就像判斷一個女生是否長得漂亮一樣,根本用不著計算器和標尺,更不用精確到小數點之后的兩位。
目前來看,A股市場仍處于估值低估的狀態,我們用兩個指標就可以支持這個結論。
1、從證券化率而言,截至2015年1月15日,按照證監會的計算標準來看,A股總市值為38.7萬億,以2014年預計的GDP規模63萬億來計算,目前證券化率為62%;若以wind的統計數據來計算,A股總市值44萬億,對應的證券化率為70%。而70%的證券化率僅屬于2013年的國際市場的平均水平。相比美國的137%的證券化率,A股仍然有上漲空間。更重要的是,目前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總量的比重仍然太低,仍不能有效對沖和化解銀行信貸融資過大的風險。所以,未來幾年,A股或中國直接融資的作用仍需要進一步的發揚光大,對應的市場市值仍將進一步擴張。
2、目前上證50的自由流通市值不過3.5萬億,對應的居民儲蓄存款是20萬億。如果居民財富的資產配置比例將2014年年初的股票占比僅為3%的比重上升至10%以上,則有更多的儲蓄存款將會流入股票市場,尤其是投資藍籌股的資金會更大。這既來自于財富效應的放大,也來自于市場效率的提升。牛市投資指數基金的收益,遠大于市場投資者的平均收益。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將隨著改革紅利的不斷釋放,企業經營和創新活力的不斷提升和增強,將會導致市場分化加大,競爭激烈過后,市場集中度會增強。以行業龍頭和具備壟斷優勢的藍籌股企業將獲得更大的市值增長,以這些企業為成份股指數會更好的體現經濟的效率和結果。而小市值的成長股,由于競爭激烈,將可能使更多的小企業存活率降低,投資風險更大。所以,投資者投資低估值的藍籌股指數基金的風險遠小于投資所謂高估值成長股的風險,前者的綜合收益也會遠大于成長股的收益。
所以,在上證50目前11倍市盈率、1.7倍的市凈率最多屬于估值中樞的下端位置,仍無須恐高。
而對于資源股而言,由于石油、銅、煤炭的大幅下跌,其實物資產已經處于低估值的狀態,對相關上市公司而言,股價也基本體現了市場預期到的相關資產大幅下跌的風險。所以,現在這些公司的股價基本上都屬于低估值的狀態。有人會擔憂,如果大宗商品價格的進一步下跌,會不會導致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下滑和股價下跌,我個人的看法是,股價基本上反映了市場預期到的風險,而未來商品價格即使進一步下跌,也應該是使得相關上市公司股價更加安全。因此,跌下來實際上是跌出了機會。就像去年券商股和銀行股一樣,在低估值的狀態下,股價遇到了利空消息之后,跌出來的都是機會。按照“價格優先”的原則來看,旱則資車,水則資舟。能夠著眼于長期投資來布局,將可以獲得更好的投資安全邊際。
隨著金融股的進一步上漲,最終都會帶來相關藍籌股公司的估值提升。石油石化和煤炭股等資源股的價格也會進一步提升。股市的繁榮最終會帶來消費的繁榮,下游的需求將會拉動上游資源品價格的上漲,最終還是會推升資源類上市公司的企業盈利。這就是市場底先于經濟底見底,而經濟底又會先于資源類企業業績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