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日前,券商2014年12月業績出爐。從總體來看,表現十分靚麗,收入增近六成,利潤增近四成。不過,從單個上市券商的表現來看,業績分化的格局也較大,招商證券業績出現下滑,山西證券則同比出現大增。此外,從環比表現來看,一些小的券商收入和凈利潤環比增長較快,而中信、海通這樣的龍頭券商收入則顯得較為平穩。
興業證券指出,自2014年11月以來券商股出現大漲,但由于2015年行業利潤有望出現50%-60%的增長,PE約為25倍左右,預計券商股仍將維持震蕩上行的態勢。興業證券建議投資者關注華泰證券、海通證券、中信證券等。
券商業績靚麗背后分化明顯
統計顯示,2014年12月,20家上市券商母公司口徑合計營業收入210億元,除國信證券外,其余19家券商營收合計同比增長183.4%、環比增長57.9%;從利潤口徑來看,20家公司合計凈利潤為7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倍,環比增長36.3%,剔除招商證券計提的6.61億減值的影響,環比增長50.4%。12月券商業績普遍表現靚麗主要歸功于12月市場大漲帶來的交易放量、兩融進一步擴容和自營投資收益上漲。
雖然整體業績看似靚麗,但單個券商之間卻出現了業績分化較大的格局。山西證券、光大證券、國元證券等多家券商業績增幅超過100%。其中山西證券的營業收入2.9億元,凈利潤1.19億元,環比分別增長136.39%和168.84%。光大證券實現凈利潤8.1億元,環比增長156%。中信證券、興業證券和東吳證券分別實現凈利潤9.44億元、1.68億元和1.33億元。分別環比增長6.5%、57.7%和6%。
相比之下,招商證券由于計提博時基金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6.61億元,導致12月利潤跌至109.6萬元,出現銳減;此外,西部證券12月實現營業收入4.1億元,比11月增長95%,但是凈利潤僅為5954萬元,環比下滑近50%。
有分析人士指出,一些龍頭券商在收入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的背景下,因成本率上升導致凈利潤僅實現個位數的增長,而西部證券等中小券商因成本率大幅上升導致利潤環比下滑。
申銀萬國分析師何宗炎表示,A股成交額暴增將使得券商業績大幅超出預期。其中,去年12月交易額創歷史新高,單月交易額達18萬億元,為去年11月份的2.25倍。預計去年12月上市券商整體業績將達80億-90億元,環比增60%以上。2014年全年滬指成交額為37.43萬億元,比2013年增長了19.94%。加上融資融券以及自營業務收入,上市券商年報業績爆發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事實上,從券商發布的2014年業績預告來看,預喜也是常態。如,招商證券預計201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0%-70%;西南證券凈利潤預計增長80%-100%。而未公布業績快報的公司,根據月度數據計算出2014年凈利潤按同比增長率由高到低依次為:光大證券1158%;太平洋641%;興業證券162%;國金證券161%;東吳證券154%;西部證券148%;東北證券126%;國海證券123%;山西證券122%;中信證券112%;華泰證券102%;海通證券84%;方正證券83%。
券商股良好表現有望持續
分業務來看,經紀業務交易量環比有所上升。2014年12月日均股基交易額達到7843億元,交易活躍度強于11 月份,單月股基交易總量環比上升71%;交易量大幅增長推動券商經紀業務收入大幅增長。投行業務方面,12月份新股融資、再融資規模均環比有所上升,包括IPO、增發和配股在內的股權融資一共1336億,環比上升129%,同比上升117%,包括公司債、企業債和可轉債的核心債券發行了363 億,環比上升8%,同比上升26%。12月份上市券商共計完成3家新股發行承銷,廣發、東吳、太平洋各1家,承銷金額分別為69.96億元、4.5億元和3.74億元,完成增發項目20家,海通證券、西南證券分別新增5家和4家,位居前兩位;債券承銷方面,共計完成38家項目,承銷總金額為349.51億元,其中,中信證券以20個項目遙遙領先。自營業務方面,滬深300 指數上漲26%,中債綜合凈價指數與上月持平。此外,融資融券規模再創新高。12月底融資融券業務余額10287億,環比上升26%,受股市上升趨勢影響,融資融券規模11 月份快速增長;股權質押業務方面,12月券商所做的股權質押業務標的券的參考市值761億,環比上升2%。
興業證券認為,2015年券商行業依然是改革創新持續推進的一年,股票期權、注冊制、T+0等政策預期將陸續推出,持續推進市場活躍度和證券公司業務創新,因此證券行業將持續有政策刺激。
東吳證券認為,融資融券對于本輪券商股的強勢表現和利潤貢獻確實功不可沒,但是也并非將曇花一現,因為貨幣寬松政策不會是曇花一現的,新股發行的規模也將越來越大,注冊制實施以后,新股發行甚至可能出現爆發式的增長,同時新的交易機制,比如T+0交易制度、深港通及高頻交易手段的實現等也都將大幅度激發A股投資熱情,融資打新和融資交易的熱情都將支撐券商融資融券業務的長期增長。另外大幅度增加的新股上市和新三板掛牌上市、資產證券化、做市交易等都會為券商創造持續、甚至大幅增長的投行及投資業務收入,因此,券商未來幾年利潤的持續、甚至大幅增長是值得信賴的,券商股的良好市場表現也是可持續的,盡管可能免不了會有波折。
平安證券則建議投資者進行券商投資可以遵循以下四個邏輯:第一、綜合類的大型券商,比較典型的是中信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華泰證券;第二、中西部證券公司以及東部中小券商,如國元證券、西南證券、西部證券、東吳證券和興業證券等;第三是互聯網證券公司如國金證券和錦龍股份;第四是低估值的長線品種如光大證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