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里里
參與過幾年的危機干預。自殺有抑郁性的自殺也有精神病性的自殺,細分的部分我們按下不談,我來說一些基本的常識。
有自殺念頭的人,相比被告知什么,最需要的是其他人“看見并承認TA的痛苦”。所以真正和一個有自殺念頭的人相處,有以下幾個需要做的事情:

初入行業的人常會擔心:萬一這個人本來沒想自殺,結果我問了TA,TA忽然意識到自己還可以自殺怎么辦?
不會的。因為對于一個活得很開心的人,TA只會覺得你問他這個問題是你有毛病(而相比你有可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被人誤認為有病是件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情?。?。
對于有自殺念頭的人,當TA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意味著,有人(有可能)看見了TA所經受的痛苦。這雖然不足夠,但是有了被理解的可能性。
沖動自殺的發生率并不高,因為自殺是一件需要體力、智力、周全計劃的一件事情。而很多重度抑郁癥發作的人沒有自殺行動,是因為生病期間體力和能力下降,使得他們無法實施自殺的行為。
所以絕多大數有自殺念頭的人,當真的開始有自殺行動之前,一定會詳細地考慮自殺計劃。
當TA告訴你TA的計劃的時候,請認真地聽。有時候因為我們自己太害怕了,或者太焦慮了,我們會急于去告訴他我們在想什么(e.g.千萬不要自殺啊,想想你的妻兒老小...上吊多疼啊,死得也很難看……)。
請認真地聽。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看起來是在跟你講他們的計劃,但其實他們想表達的是他們感受到的痛苦是如此之大,他們的絕望是如此之深刻,以至于常人所謂“應該關心”的事情都黯然失色。
你認真地聽,最好能夠向他們表達:我聽到你的痛苦,盡管不能感同身受,但是我知道你的痛苦已經讓你無法忍受。
在任何情況下,都請不要答應TA替TA保密,請告訴TA你會幫助TA聯系專業的求助機構(但不會到處八卦?。?。
我們在普通狀態下,面對一個痛苦的人的求助——“我去意已絕,請千萬不要告訴其他人,我不想他們擔心”,似乎很難拒絕。
但是,請一定(不含敵意地)拒絕TA:我理解你的痛苦,但我很擔心你的狀態,我面對這樣的狀況也很緊張。我想我們需要一些專業的幫助。關乎你的生命安全,我會照顧你的隱私,但是我會聯系你的家人,和專業機構。
你的拒絕,不一定足夠,但是有可能能夠為TA敞開一些求助的希望。
這里的專業機構,在不同的階段要尋找不同的人。
只是有自殺念頭的人,建議TA尋找專業的心理幫助??梢匀メt院的抑郁門診,也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有自殺計劃的人,請務必聯系學校、工作單位、家人24小時看護。尋找專業的心理幫助、醫院或者專業的心理咨詢師。
已經在自殺邊緣的(開始實施計劃),聯系家人(家人是最有可能知道線索的)、聯系公安局或者醫院。請專門做危機干預的人來做干預。日后再進行轉診和心理幫助。
以上是自殺危機干預基本的原則啦。希望你永遠都用不到以上的知識。
補充:咨詢師付林濤提醒我,青少年自殺有一半考慮時間少于10分鐘。
(本欄目與知乎網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