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1、證監會融資融券新規短期內影響有限。
2、互聯網經濟業態催動國內券商行業轉型。
6 月12 日,證監會宣布就修訂后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我們認為新規旨在解決以下問題:1)提高零售客戶的門檻,同時鼓勵更多機構參與;2)集中控制風險,同時加大單筆交易處理的靈活性。因此,券商融資融券業務增速可能有所放緩,或許也會加劇業內對高凈值客戶的競爭,以及刺激更多國內券商通過發行股票/次級債的方式來籌集資金。
但短期內影響應該有限,因為自1月份起證監會一直持續強調對兩融業務的風險控制,同時兩融交易的滲透率已有所下降,兩融的監管較場外交易杠桿工具更加完善、透明;另從一季度券商板塊的凈資本數據(7730 億元)來看,估算兩融余額的理論上限為3.1 萬億元(現為2.2 萬億元)。單是一季度以來H 股券商籌集的150-200 億美元資金(已完成加上正在進行的)就可將券商兩融余額上限再提高4000-6000億元。
另一方面,國內券商行業轉型已是大勢所趨。2013年2月,“非現場開戶”放開是國內互聯網證券業務發展的起點,2015年4月的“一人多戶制”放行,使得券商行業競爭加劇,行業傭金率不斷下滑,政策利好互聯網券商。隨著互聯網經濟業態的不斷壯大,券商的更多業務甚至全部業務均會互聯網化,不僅體現在業務渠道上,更多的體現在盈利模式上,以數據為核心資源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或成為競相追逐的終極目標。
關注廣發證券、國金證券、華泰證券、海通證券、錦龍股份。